與繽智、冠道西行三千公里,我看到了一個別樣的內蒙古


與繽智、冠道西行三千公里,我看到了一個別樣的內蒙古


接上回:草原、戈壁、火人節…與繽智、冠道的3000公里西遊記(中)

DAY 5:“萬馬奔騰”

由於第四天的行程並不十分漫長(但也有500多公里),頭條君在第五天的路上才真正坐上了冠道的駕駛位,親身體驗一把開冠道的快樂。


與繽智、冠道西行三千公里,我看到了一個別樣的內蒙古


首先,一坐在駕駛位置上,眼前明晃晃的HUD抬頭顯示功能就立刻讓我感受到了與繽智的不同,再看一排密密麻麻的主動安全系統按鈕,以及檔位後部實用性max的Break Hold功能,猶如得到了一件功能拓展數倍的新武器,除了愛不釋手還是愛不釋手。

然鵝,當頭條君真正將冠道開起來的時候,才發現這輛車的加速感受竟不如前三天的全新繽智那麼直接。直白來說,就是它有點兒肉。


與繽智、冠道西行三千公里,我看到了一個別樣的內蒙古


其實,這樣的駕駛感受也不難理解,畢竟冠道是一個比繽智大上不少的“大塊頭”,無論是車身重量還是偏於舒適性的調校,都讓它的駕駛體驗註定不如乘坐體驗那樣優秀。

用同車小哥的話來說,全新繽智是一款適合年輕人玩的車,它有足夠的空間卻不顯笨重,也有足以讓年輕人滿意的操控體驗,至於舒適度嘛——又不是老胳膊老腿的,誰在乎那個!


與繽智、冠道西行三千公里,我看到了一個別樣的內蒙古


而與之相對的,冠道則是為保溫杯裡泡枸杞的青年到中年人士所設計(當然,注重舒適和養生以及有錢的年輕人選擇它也無可厚非),它更加註重令人在車內獲得起居室般的寬適和享受,而在駕駛方面也以周全為主。


與繽智、冠道西行三千公里,我看到了一個別樣的內蒙古


在去往大草原感受萬馬奔騰之前,我們順路造訪了當地聞名的英雄片警——寶音德力格爾事蹟館。正是有了這樣默默奉獻的基層景觀,這片曾經的蠻夷之地才會變得開放、文明與包容。


與繽智、冠道西行三千公里,我看到了一個別樣的內蒙古


(與其說是溫馴,不如說這裡的馬兒沒有感受過太多惡意)


與繽智、冠道西行三千公里,我看到了一個別樣的內蒙古


說著,我們就到了今天行程的主要目的地——烏蘭察布的某處大草原上。在這裡,我們首先拜訪了一處牧馬的營地,不得不說,生於內蒙古草原上的馬與平日在城市動物園中所看到的那些用來拍照攝像的馬匹完全不同,這股精氣神的名字可能就叫做自由吧。


與繽智、冠道西行三千公里,我看到了一個別樣的內蒙古


與繽智、冠道西行三千公里,我看到了一個別樣的內蒙古


雖然僅僅是幾匹“寶馬”已經把我們迷的七葷八素了,但今天的重頭戲才剛剛開始。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傳說中“套馬杆的漢子”們齊齊出場。不多時,遠處由數百隻馬匹組成的馬群浩浩蕩蕩地掠過我們面前。


與繽智、冠道西行三千公里,我看到了一個別樣的內蒙古


經牧民提醒,我們才發現,在馬群之中,還有昨天剛剛出生的小馬駒,伸著四隻細長的腿努力跟著媽媽的步伐奔跑。當馬群靜止下來,小馬駒的身影就在它的各種叔叔阿姨的包圍保護下隱沒不見了。


與繽智、冠道西行三千公里,我看到了一個別樣的內蒙古


隨後,在國家一級套馬杆大師——一位70歲的蒙古族爺爺的配合下,我們的車隊也加入了這場“萬馬奔騰”的盛況表演,並留下了難忘的照片和回憶。


與繽智、冠道西行三千公里,我看到了一個別樣的內蒙古


與繽智、冠道西行三千公里,我看到了一個別樣的內蒙古


回程的路上,草原又下起了一陣大雨,內蒙古的雨似乎總是來得毫無預兆,走得也十分瀟灑。

DAY 6:回京!

時間過得飛快,不知不覺中,六天的深度體驗已經進入了尾聲,我們也該收拾行李踏上回京的路程。


與繽智、冠道西行三千公里,我看到了一個別樣的內蒙古


在收拾行裝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自己的行李比來時多出了不少東西,有河套平原上的大米,有戈壁中長出的西瓜與蜜瓜,還有當地特色的燻雞……


與繽智、冠道西行三千公里,我看到了一個別樣的內蒙古


(當地普通飯店的一碗普通羊雜湯,滋味卻一點都不普通)

事實上,在內蒙古的這些天中,從第一頓的蒙餐開始,我們就一直不斷地品嚐著當地各色美食,同時暗中羨慕這裡的水煮羊肉也能這麼好吃。


與繽智、冠道西行三千公里,我看到了一個別樣的內蒙古


在烏特拉後旗的宴席上,頭條君甚至解鎖了一道新餐食——駱駝肉。不過,鑑於對駱駝的認知還在交通工具和野生動物層面,這塊駱駝肉吃得我十分有負罪感,並不建議大家嘗試這道美食。


與繽智、冠道西行三千公里,我看到了一個別樣的內蒙古


除此之外,在這些天中,另一道絕對無法忽略的美食就是傳說中的內蒙古燒麥——曾經,頭條君以為燒麥是一種只存在於南方早茶的精緻餐點,而在品嚐了內蒙古的燒麥後,我才發現從前唱過的燒麥都是過往雲煙……


與繽智、冠道西行三千公里,我看到了一個別樣的內蒙古


不用猜,在內蒙古的燒麥中裹著的一定是羊肉,只不過這樣的羊肉餡卻並非我們傳統的“肉餡”製成,而是實實在在顆粒飽滿的羊肉塊,配以蔥料的清香中和,入口湯汁飽滿,口感豐盈,實在是人間美味。

更加奇葩的是,這裡的燒麥是以其薄薄的一層皮面計算價格的,因此,我們三個女孩子只要二兩燒麥,都陷入了吃不完的困境。不得不說,內蒙古人真是相當實在。


與繽智、冠道西行三千公里,我看到了一個別樣的內蒙古


由於回去的路程不像來時那麼趕,我們又抽空前去位於烏蘭察布的黃旗海自然保護區。這裡是內蒙古西部地區的三大內陸湖之一,也是進行溼地鳥類生態學研究和溼地生態系統演變規律研究的天然實驗室。

從資料來看,黃旗海自然保護區的物種極其豐富,僅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就有4種。然而,在現場的我們卻沒有在空中看到太多飛翔的身影,卻在岸邊發現了一些小鳥的屍體。


與繽智、冠道西行三千公里,我看到了一個別樣的內蒙古


看著乾涸的河床,我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小學課本上就學到過的那句話:每個人都有義務保護這顆藍色的星球,因為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


與繽智、冠道西行三千公里,我看到了一個別樣的內蒙古


眼看即將回到鋼筋水泥築成的城市森林中,一直隨隊的教練也忍不住最後秀了一把車技。看,只要在對的人手中,全新繽智漂移起來也是毫不含糊。


與繽智、冠道西行三千公里,我看到了一個別樣的內蒙古


晚上七點多鐘,我們終於回到了闊別近一週的北京。迎接我們的是北五環淅淅瀝瀝的中雨,不多時便沖刷掉了幾日行路給車上帶來的泥濘。然而,在我們一行人的心中,與全新繽智、冠道走過的這六天卻不會被輕易沖刷抹去。

坐在辦公室中,抬頭看向窗外北京雨水洗刷後難得的藍天,就又想到內蒙古草原、戈壁與沙漠上空的那抹碧藍。不同的是,在同樣的藍天下,已經沒有了奔跑的馬群、可愛的羊羔以及佇立的胡楊林。


與繽智、冠道西行三千公里,我看到了一個別樣的內蒙古


不過,好在內蒙古雖遠,全新繽智和冠道卻很近。經過這六天的朝夕相處,頭條君認為,這兩輛車雖然環肥燕瘦各有不同,但都是居家旅行的靠譜之選,值得在文末再次推薦一番。如果一定讓頭條君來選一個的話——對不起,還是選擇十代雅閣混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