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倆孩你媽一分錢沒給,你妹生給2萬”“分期和全款的區別”

本文故事內容為網友“皮特皮特芳”的生活經歷,她一開始理解不了婆婆表面對自己很好,卻把錢給了小姑子的行為,認為婆婆太過偏心了,難道孫子還不如外孫嗎?以下內容已隱去真實姓名,網友們認為這個婆婆做的對嗎?

“我生倆孩你媽一分錢沒給,你妹生給2萬”“分期和全款的區別”

我第一胎生了個女兒,婆婆沒有表現出明顯的重男輕女,只是把我女兒用過的嬰幼兒用品全部存了起來,包括尿布,都重新洗了煮過就放了起來。我問她存那些東西幹什麼,婆婆說存著以後生二胎能用到。當時剛出月子的我心裡很不舒服,婆婆肯定是嫌棄我生了個女兒,才唸叨要我生二胎的。

這絕不是我無風起浪的猜測,首先,婆婆在我生孩子之後,一分錢也沒有給孩子,我們這邊是孩子出生,孩子的爺爺奶奶要給紅包的,不拘多少,是個心意和好彩頭;其次,婆婆也沒有給我女兒準備任何月子裡用的小棉衣,都是我媽做好送過來的;還有,婆婆一直沒有對我生孩子表現得太過開心,就很順其自然地住了過來照顧孩子。

我不想計較婆婆的那些小動作,不管是念叨我生二胎,還是經常跟我老公說悄悄話,我只想裝看不到,好好的坐月子,養好身體以後再說。好在婆婆對孩子很用心,我過了產假就順利工作,孩子8個月斷奶後一直是婆婆帶著睡覺,有時候我加班回來得晚,婆婆已經把孩子哄睡了。

“我生倆孩你媽一分錢沒給,你妹生給2萬”“分期和全款的區別”

小姑子結婚後很快懷了孩子,聽說她懷孕,我開車和婆婆一起去她婆家看望她,其實兩家就是城市的兩邊,不算遠。小姑子孕吐很厲害,我懷孕的時候幾乎沒反應,經驗方面幫不上她,婆婆看了乾著急。回來的那個月我也查出了懷孕,我女兒才兩歲半,這個孩子是意外,我不想要。

但是婆婆說孩子來了就是緣分,全家一起養,沒有養不起。我老公也同意婆婆的說法,再加上我第二次懷孕依然沒有難受反應,所以就這麼糊里糊塗的到了孕晚期。小姑子比我預產期早一個月,老公帶著全家去產房看小姑子,婆婆當著我的面給了小姑子2萬塊錢,說:“這是我和你嫂子的一點心意,這會兒不給你買東西了,缺啥自己買吧。”

小姑子生了個兒子,婆婆給了2萬,我心裡有不小波動,既羨慕又有期待,我馬上就生二胎了,總不能婆婆剛給了小姑子,不給我吧?結果說啥來啥,我二胎生了兒子,也沒見婆婆多麼高興,仍然是很平淡的照顧我和孩子,也仍然沒有說給錢的事。

“我生倆孩你媽一分錢沒給,你妹生給2萬”“分期和全款的區別”

直到孩子馬上出滿月了,我婆婆依然無所表示,趁著晚上睡覺,我就問我老公:“我生倆孩子你媽一分錢沒給,你妹生孩子你媽給2萬,是不是太偏心了?別忘了咱老二可是個兒子,怎麼還比不上外孫啊?”我老公很無所謂的說:“你是不是算不過賬來?你賺便宜了都不知道?”

我一臉懵,啥意思啊?我老公跟我說:“這就好比是分期和全款的區別。對你,我媽是仁至義盡吧,雖說住在咱這裡,但是買菜買米用過你出錢嗎?老太太帶著孩子出錢養著你,還不算給孩子買這買那的花銷。再說了,我媽對孩子可是無怨無悔的付出,倆孩子不用你說就伺候月子,照顧孩子,你憑良心說,咱女兒用你操心了嗎?”

這話說得有點道理,可這也不是把錢全給小姑子的理由啊。我老公繼續說:“我妹妹雖說嫁出去了,但也是我媽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啊,那時候我媽為了生我妹妹東躲西藏。現在我妹坐月子,我媽不能去照顧她,因為咱們家大人孩子都離不開她,我媽除了給我妹點錢,還做什麼?再說了,那錢可是以你的名義給的,咱可一分錢沒花。”

“我生倆孩你媽一分錢沒給,你妹生給2萬”“分期和全款的區別”

聽完這些話我才恍然大悟,婆婆這些年跟著我住,從來沒有抱怨過我懶,對我女兒更是盡心盡力,如今我第二次坐月子,婆婆從沒有把我舍在家裡自己出去,而是讓我老公接送我女兒上幼兒園,當然她也沒能去看看小姑子,但是婆婆肯定也很惦記小姑子的。想到我女兒以後長大了,我不可能為了兒媳婦就不管她,瞬間就理解了婆婆。

想到第二天就是週末,我跟老公說好了,讓他開車帶婆婆去看看小姑子,我自己在家照顧孩子一天,這樣婆婆舒心,小姑子心裡也能好受點。我囑咐老公買些營養品給小姑子帶著,自己以前太自私,光想著自己沒考慮婆婆的心情,想到自己以後也會面對這一幕,我也相信婆婆確實是更偏心我們了。

“我生倆孩你媽一分錢沒給,你妹生給2萬”“分期和全款的區別”

​事事兒有話說:婆婆不知道攢了多久,才攢夠了2萬塊錢,給閨女坐月子用,還捎帶著給兒媳婦買好名聲,這樣的婆婆必須給一個大大的贊。從小夫妻的談話中我們可知,這個婆婆雖然沒有大數額的給兒媳婦錢,但是時時刻刻在補貼他們的生活,而正是這些幫助都在無聲處,所以兒媳婦忽略了,以為自己婆婆偏心。

矛盾最怕易地而處,比如在這個案例中,一旦她設身處地的考慮婆婆的處境,就完全明白了婆婆的用心:兒子女兒都是親生的,但是對於女兒,她只能出一點錢,因為兒子兒媳離不開自己,女兒有自己的婆婆,她作為母親,只能力所能及的幫助,而且還要擔心兒媳婦不理解,時刻想著維護兒媳婦的名聲。

最重要的是家裡要有一個明事理的人,當然這個人是男人就最好了。如果男人明事理,不會偏心母親,告訴老婆“我媽不容易”,不會告訴母親“我媳婦都對”,而是真的去分析這件事情的對錯、利弊和立場,只要有情可原,就算是立場有些許自私,也會被理解的,因為婆婆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