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攝影,追求大光圈是錯還是對?

攝影微談


在日常的人像攝影中,大光圈的使用極其普遍。對於這種現象,個人感覺是非常認同的。下面談談我的理由:

1,略有一點攝影常識的人都知道大光圈的虛化效果非常明顯,在日常的人像拍攝中,為了突出主體,往往需要淡化背景。因此大光圈便可以充分發揮它的這種優勢。

2,有些時候,我們構圖的背景難免會出現雜亂無序的情況,而追求大光圈便能夠極好的消除與主題無關的元素,呈現簡潔的畫面,保證人像的唯美效果。

3,大光圈由於能夠保證儘可能多的光線攝入。特別是弱光的環境下,更有助於表現人物的清晰度與細膩感。

以上就是我對人像攝影追求大光圈的明確態度。事實上在我日常拍攝人物時,也對大光圈情有獨鍾。歡迎大家留言或指導!我是行攝日月,每天都會更新攝影旅遊的相關圖文,期待你的關注與鼓勵。很希望能夠與你一起分享生活裡的點點滴滴。


行攝日月


攝影圈有很多鄙視鏈,不僅機身,題材,連鏡頭都有鄙視鏈,這個簡單來說跟鏡頭的光圈有關係,一般來說鄙視鏈底層的就是一般入門級變焦狗頭,光圈不恆定,畫質一般,然後就是變焦大三元,恆定2.8光圈,畫質直逼普通定焦鏡頭,再有就是一般定焦鏡頭,光圈可以到F1.4畫質比變焦鏡頭優秀。最後就是在鄙視鏈頂端的牛定,不僅畫質極致,還擁有F1.2甚至更大光圈。

大光圈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大光圈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更大的進光量,暗光下拍攝可以壓住感光度獲得更加純淨的畫面。更淺的景深,意味著可以拍出背景更虛化的照片,對於人像來說更能凸顯人物。一般大光圈牛頭光學素質很高,意味著你可以輕鬆獲得更高的畫質。



攝影圈流行著大光圈鏡頭拍攝糖水人像,為什麼吸引人呢?因為糖水人像就是非常漂亮的人像,而且背景虛化的人像照片有著非常強的陌生感,非常吸引人。但是糖水嘛,喝多了就膩了不是。




這時候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新的鄙視鏈,底層的肯定就是糖水人像了,因為技術門檻低,沒有營養嘛,上面可能是紀實人文了,因為不僅要考慮主體,還要考慮背景還有環境故事性等因素。糖水之所以容易被鄙視因為拍好糖水只需要器材好模特漂亮就可以,攝影師只是快門工。

追求大光圈不好說對與錯,攝影是一種內心的表達,光圈大小隻是攝影技術的一個曝光參數僅此而已,任何人都可以表達,用任何形式任何光圈去表達,沒有對與錯。只有你表達什麼內容。

感謝您的點贊轉發,更多攻略,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分享優秀攝影作品,學習實用攝影知識。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歡迎關注和留言。

浩影映像


拍攝人像追求大光圈沒有對錯之說,根據你的需要而定吧!

先說大光圈吧,虛化雜亂的背景,突出人物形象,這個很有用。





大光圈可以把夜景燈光變得更加漂亮的,

有時候需要人景交融的場面,




但是擁有一隻大光圈鏡頭是我的夢想。


靦腆的狼2


這個問題不能用錯和對來解答,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大光圈景深淺,小光圈景深深。由於大光圈的清晰範圍小,所以大光圈的選擇性比小光圈好。那麼一般情況下,拍人像用大光圈就會弱化背景,讓被攝主體人得到突出,所以多數情況下,拍人像追求大光圈是對的。但拍剪影人像,一般用天空做背景,被攝主體人與背景之間距離非常遠,就用不著用大光圈突出主體了,這時候人體的輪廓清晰是最重要的,所以應該用光圈8這樣成像效果最好的光圈,即使用光圈16也是合適的。


老井攝影


這要根據實際拍攝的人像而定!

拍攝人像寫真,背景簡潔,與人物的服裝膚色能形成反襯的,就可以使用小光圈,把背景也清晰的拍攝下來;如果背景比較雜,會讓視覺產生其他焦點,則選擇大光圈將背景虛化,讓人物突出;

拍攝旅行人像,具有紀錄意義的照片,需要紀錄下大環境的人像照片,選用小光圈,讓人物與背景都清晰體現!






漢源風光


人像攝影主要看背景是否與主題相關或者背景是否乾淨整潔。如果背景雜亂無章與主題無關或者干擾主體,那就用大光圈虛化背景突出主體,反之,如果背景有趣有諸多攝影語言(光影,線條,幾何圖形,色彩)等和主題相互襯托,則應該用小光圈更好的交代環境,使人物主題溶於背景和環境來拍攝環境人像。記住一點光圈是控制景深的一大要素,光圈大景深小有助於描繪主體,光圈小景深大則能更好的記錄空間交代環境。


扎卡映像


由於大光圈景深淺,易於把主體從環境中分離出來。拍攝人像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突出主體,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大光圈把人體從環境中分離出來,所以拍攝人像追求大光圈一般情況下是正確的。


青竹視界


沒有絕對的答案,看在什麼情況下用。如果背景雜亂,大光圈合適。如果拍攝旅遊人像,理所應當要把背景環境拍清楚。這時,大光圈就不適合了。


樂紅人像


不用定焦鏡頭,拍人像題材也可以選擇變焦鏡頭,其實並沒有任何規定拍人像必須用定焦鏡頭,只不過大光圈定焦鏡頭比較適合人像題材而已,不過只要符合拍人像的需求,變焦鏡頭也是非常不錯的,很多工作用頭都是變焦鏡頭,變焦鏡頭拍人像也是更方便的一種選擇。

個人認為拍人像的鏡頭選擇要符合這麼幾點特徵:

1、在焦段方面最好選擇中長焦段。中長焦段的鏡頭更適合人像拍攝,因為畫面的畸變更小,50mm以上的焦距照片邊緣基本已沒有畸變,這樣拍出的人像還原更真實,不會把人拍變形。

2、具有較大光圈。光圈多少算大?個人覺得如果使用全畫幅相機,光圈在f2.8或更大就夠大,也沒必要非得追求牛定那樣f1.2之類的極端大光圈。大光圈的好處一是可以製造淺景深效果,突出人像主體,二是可以增大進光量讓畫面更通透純淨。拍人像大光圈還是很有必要的。

3、方便手持拍攝。拍人像大多情況下手持拍攝更方便,如果鏡頭無比碩大顯然不利於拍攝掌控,體積重量適當還是有必要的。中長焦鏡頭體積重量都偏大,所以還要考慮持握問題,個人覺得70-200mm的個頭是手持很好拍攝的極限了,如果再大最好要上架用了。

4、加分選項是防抖。鏡頭如果有防抖那是再好不過的了,在拍攝時更方便,特別是光線稍暗的情況下出片率更高。

結合上述這幾個人像鏡頭的特點,我們在沒有定焦鏡頭的情況下,也可以考慮這麼兩支變焦鏡頭用來拍人像:

1、70-200mm f2.8是最佳人像變焦之選。很多專門拍人像的攝影師對於70-200mm f2.8是必備的選擇。因為這個焦段對於人像攝影來說是非常合適的,包含了85mm、100mm、135mm、200mm這幾個經典的人像焦距,還具有恆定f2.8的大光圈,更有防抖版本可選,對於人像來說妥妥足夠用,是標準人像攝影工作用鏡頭之一。

2、24-70mm f2.8是環境人像的好選擇。環境人像這種題材要求不能單純追求背景虛化,在有一定淺景深的基礎上還要交代人物所處的環境元素,那麼24-70mm焦段正好包含了經典的35mm、50mm、70mm人文紀實焦段,結合恆定f2.8的光圈,拍攝這類連人帶景的片子很合適。

個人認為上面兩支鏡頭拍人像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而且很多攝影師都在這麼用,沒有定焦鏡頭,這兩支鏡頭也完全可以拍出很好地人像作品。


芳華攝影


關注視覺照片,瞭解更多攝影樂趣!
  1. 大光圈淺景深帶來的虛化效果,確實在塑造人物以及營造氛圍方面有獨特的魅力。但是也要根據表達的主題而言,如果一味的使用大光圈追求極度虛化的效果,那麼你慢慢就會陷入“糖水片”的泥潭裡無法自拔。所謂的“糖水片”,其實就是指那些看起來好看,但是沒有內涵和深度的人像片子,就像喝糖水一樣,嚐起來甜甜的很好喝,但是一點營養也沒有。而我們日常拍攝的很多大光圈的人像片子就屬於這個類型。


  2. 當然有的時候,在特殊場景下我們也會利用大光圈的特性而進行人像拍攝。比如在低照度環境下或者拍攝夜景人像時,我們為了不讓過高的ISO值給畫面帶來噪點,我們也會使用大光圈進行拍攝。

  3. 其實在人像攝影中很多時候我們反而會使用小光圈進行拍攝。比如在影棚裡的人像拍攝,我們就經常使用小光圈。在影棚裡面由於所有的光線都可控,而且背景,場景的佈置也可以根據主題而設定,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經常會利用鏡頭的小光圈大景深來表現出人物以及產品的整體造型。

  4. 除了室內影棚拍攝以外,我們在拍攝很多外景人像時,也經常會使用到小光圈。比如我們在旅遊景區或者一些大場景拍攝環境人像時,為了讓人物主體和環境都能清晰的呈現出來,這時候我們就會用小光圈進行拍攝。

  5. 總之,不管用大光圈還是小光圈,我們都要根據拍攝的主題以及現場情況而定。不同的光圈大小,會有不同的效果,所以我們要合理利用光圈,讓畫面恰到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