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努力,成績卻提不上去,解決“低效率”是關鍵問題,你懂麼

朋友給我聊天說,她家小孩最近很焦躁,學習總是學不進心心理去,也不是說不愛學習,我也和她小孩接觸過,是一個跟聽話懂事的女孩子,朋友對孩子的學習挺上心的,孩子也知道父母對自己的期望,也很爭氣的努力學習。

各種補習班還有練習冊​都是必備的,孩子也不多抱怨什麼,每天按時上學認真聽講,回家按時保質保量的完成作業,週末去參加補習輔導班和興趣班,這樣的學習安排按照常理來說,還是是很努力的了,作為家長的朋友也很欣慰。

孩子很努力,成績卻提不上去,解決“低效率”是關鍵問題,你懂麼

​可不知道怎麼,明明孩子都很努力了,學習成績卻提不上去,面對成績單上分數,孩子很沮喪的把自己關在屋子裡,這讓做父母的也不再關心成績如何,更加的心疼孩子,擔心孩子會因此抑鬱沮喪。

“我也很無奈,孩子明明已經很努力了,成績卻上不去,孩子慢慢的也對學習沒那麼動力滿滿了。”​

這也不難理解,作為學生學習是很重要的,但如果自己付出努力的去花時間和精力,卻無法取得相對應的回報,一次的失敗孩子可能還能覺得是自己發揮不好,但這種情況長時間的存在,就會導致孩子逐漸失去奮進的動力。

​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很多孩子在學習時都會遇到這個問題,:學習很努力,成績卻提不上去。

其這個情況的產生,很有可能是因為孩子只是做了重複勞動,導致孩子學習“低效率”,所以取不到良好的效果。

孩子很努力,成績卻提不上去,解決“低效率”是關鍵問題,你懂麼

“重複勞動“和“低效率”掩藏的本質是什麼?

1.沒有注重到知識的汲取

有的時候孩子完成學習作業和老師佈置的任務,那就只是單純的為了完成任務而花費時間,關於自己花費時間所得到的是什麼,並沒有一個很清楚的大概,就比如孩子花了一個小時,把老師佈置的抄寫文章段落的作業完成了,你再問他剛才抄寫的內容大概是什麼,他是一臉茫然的,只知道自己辛辛苦寫了很多字,寫的手都酸了,是很辛苦,但是什麼都沒有學到,這是沒有重視對知識的汲取。

2.沒有做到深刻記憶

大家或多或少應該都是有了解到“遺忘曲線”的原理,這是由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的,描述了人類大腦對新事物遺忘的規律。研究表明:“遺忘是學習之後立即開始的,而且遺忘的進程並不是很勻速,最初的遺忘速度很快,以後逐漸緩慢。”

有的孩子學習,就比如背單詞,很認真的拿著單詞書去讀去背,慷慨激昂的看起來很是勤奮努力,一開始孩子確實是記住了,可以很順口的背誦和拼寫出來單詞還有含義,可如果你不再今後的一天之內,哪怕是晚上睡覺之前抽幾分鐘再把這幾個單詞拿出來看一下,第二天肯定會忘掉大半。

3.沒有進行及時的總結

老師一半在下課後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課後大家把課堂上這幾個問題摸清摸透,認真總結,及時複習。”可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幾個呢,有多少孩子不是一聽到下課鈴聲直接就把書本合上扔到一遍,心已經飄出去了,哪還想著去總結反思?然而,往往總結是最能發現問題的,但一個人不論是經歷了一件事情,還是學習到了一門新的知識技能,通過總結反思,把過程都在捋一遍,總會發現自己是否有缺漏或者沒掌握清楚的地方,很多孩子課堂上看似很認真的聽著老師講話,其實心裡是雲裡霧裡的一團糟,下課了卻不再想著花時間去解決,慢慢的就耽擱下了。

不單是以上三個問題,很多時候孩子看似已經很努力,但其實都是“假努力”,是一種“低效率”的努力,並沒有對知識達到掌握。

孩子很努力,成績卻提不上去,解決“低效率”是關鍵問題,你懂麼

孩子學習“低效率”有什麼連貫後果?

1.學習成績沒有提升

就例如開頭分享的事例,孩子學習很努力,成績卻提不上去,這是因為“低效率”的原因在作祟。即使孩子每天都花費時間去完成作業,參加很多補習輔導班,相比較於其他小孩,放棄了很多可以自由玩耍的空閒時間,但是“低效率”的學習方式,造成孩子可能還沒有那些按照正常工作量來學習的孩子成績分數高,因為那些孩子學習到了100%的知識,最後掌握住了其中的70%,但由於你的孩子學習“低效率”,就只掌握了其中的40%。

2.孩子學習動力大大減弱

我們家長和老師鼓勵孩子努力學習最常說的一個理由是什麼?無非就是:“好好學習,努力就會有回報!”“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但是如果孩子努力的學習了,風吹雨打也經歷了,卻沒有達到預想期的回報,沒有看到美麗炫彩的彩虹,那麼他們心裡會是怎麼想的?沮喪失望是一定的,還有就是覺得家長和老師騙了自己,家長和老師說的話也不都是正確的,逐漸的,孩子不再想這麼努力了,學習動力大大減弱。

3.一系列不好的反應

​家長對孩子的學習肯定是很關心的,但當孩子不再努力學習,學習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成績肯定會出現波動下降,家長也就會對孩子產生失望,開始埋怨孩子為什麼不努力學習,但是孩子心裡也很委屈,因為不是他不努力,而是努力了也沒效果,所以就不想再努力了。慢慢的,親子之間就出現隔閡,孩子覺得家長不理解自己,家長覺得孩子不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一系列連鎖不好的反應就隨之而來。

所以說,孩子學習“低效率”所帶來的影響絕對是非常值得人注意的,家長們也不要總是埋怨孩子,要了解和分析問題,多和孩子談心交流,明白孩子所面臨的問題,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就比如本文中,關於孩子學習“低效率”的問題,我們在這裡給廣大家長推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孩子很努力,成績卻提不上去,解決“低效率”是關鍵問題,你懂麼

如何解決孩子學習“低效率”的問題?

1.培養和堅持良好的學習習慣

首先,先要保證的是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上課認真聽講,放學認真完成作業,有良好的自律學習意識。這些都是培養孩子“高效率”學習的基礎和前提,是必不可少的,家長們要儘早的有意識培養孩子這方面的習慣。

2.學會預習和複習,夯實基礎知識

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是很重要的,很多孩子覺得這些都無所謂,但是到了課堂上老師突然講起一個新的知識點就會很懵神,有了問題沒弄懂下課卻也不及時解決,這樣怎麼能對知識進行掌握?所以,培養孩子學會預習和複習的好習慣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可以讓孩子更好的接受新知識的傳授和對問題的分析,能及時的發現自己對哪些知識沒有掌握牢固,多複習也能增強對知識的記憶。

3.更加註重知識內容

不論是哪一門學科,在學習時都要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和探索,比如數學,當你拿到一個數學題,你要做的不是的得出這個答案是多少,而是去探索有多少種方式可以得出這個結果;當你欣賞一篇優秀的文章時,需要做的是仔細去揣摩作者想要表達什麼思想內涵,學習其中的寫作技巧和手法,不要把學習任務只當做是任務,更要注重知識的內容。

而作為家長,在整個過程中需要做的就是陪伴和支持鼓勵,不要太過於注重孩子成績多少,更重要的是每一次的進步,多發現孩子身上存在的閃光點。

孩子很努力,成績卻提不上去,解決“低效率”是關鍵問題,你懂麼

我是小鹿媽咪,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每天記錄和分享不同的育兒知識及經驗,喜歡文章請關注我。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