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誤挖鼠洞贏得了一場著名的戰爭

大清乾隆23年,定邊將軍兆惠奉旨平定天山南路大小和卓叛亂,金庸先生的《書劍恩仇錄》就是以此為背景的。

清軍誤挖鼠洞贏得了一場著名的戰爭

小和卓名叫霍集佔,控制了整個天山南路,手下叛軍有20多萬,大和卓是霍集佔的哥哥,實力比弟弟稍遜。

葉爾羌(今莎車)是霍集佔的大本營,兆惠輕敵冒進,帶著四千精兵強攻葉爾羌,沒料到城裡的叛軍有將近兩萬人,不但沒有攻克葉爾羌,反而被包圍在蔥嶺南河。

當地稱這條河為黑水河,因為兆惠在河邊紮營,因此這次戰役又稱“黑水營之戰”。

雖然被叛軍包圍的清兵只有三四千人,但其中有指揮平叛的定邊將軍兆惠,如果他出了閃失,清軍平叛的決心將大受挫折。

清軍誤挖鼠洞贏得了一場著名的戰爭

不久前靖逆將軍雅爾哈善因為作戰不力,被乾隆殺掉了。兆惠是當地最高將領,也是武力解決叛亂最堅定的支持者。當時以勞師襲遠,補給難續為名,建議乾隆與大小和卓和談的大臣不在少數。

兆惠的大營紮在黑水河畔,水源不是問題。叛軍使用火藥槍射擊的鉛子鑲嵌進木柵欄後,也可以挖出來再利用。

真正給被困清軍造成威脅的就是糧食問題。

清軍誤挖鼠洞贏得了一場著名的戰爭

由於是孤軍深入,攜帶的糧草就不多。被困幾天後,攜帶的糧草就消耗殆盡。清軍開始宰殺駱駝,後來又把馬也殺光了。

吃光了駱駝和馬匹,清軍又把目光盯在叛軍身上,並在黑水營之戰留下很不光彩的一頁。

清軍經常選擇夜間偷襲,卻沒有從叛軍手中繳獲糧食的打算,而是大量的抓俘虜,繼而把這些戰俘作為充飢的口糧。

叛軍遭受巨大損失,加上了戒備,讓清軍不再容易抓到俘虜。清軍也因缺糧再次陷入絕境陷入絕境。

清軍誤挖鼠洞贏得了一場著名的戰爭

最後兆惠不得不下令,讓清軍將士去挖掘田鼠充飢,結果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在一個地窖中,發現了500多石小麥,正是靠這些糧食,清軍挺過了最困難的階段,被困一百多天後,終於等來了援軍。

清軍誤挖鼠洞贏得了一場著名的戰爭

黑水營之戰後清軍經過短暫的休整再次出擊,大小和卓兵敗逃入帕米爾高原地區,窮追不捨的清軍三戰三捷,把整個帕米爾高原納入中國版圖。

大小和卓一路損兵折將,最後逃到帕米爾高原西側的巴達克山(在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境內,1895年被俄羅斯和英國劃分)。

清軍追蹤而至,迫於壓力,巴達克山擒獲並斬殺大小和卓,把人頭獻給清軍,併成為清朝藩屬。

兆惠在巴達克山刻述勝碑,碑文用滿漢文字。

清軍誤挖鼠洞贏得了一場著名的戰爭

時至今日這塊平定大小和卓之亂的述勝碑尚存於阿富汗境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