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有不少房子建好後,卻遲遲不裝修,這是為何呢?

小馬話三農


在農村有不少房子建好之後,卻遲遲不裝修,這是為什麼?其實這種現象在農村很常見,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建房不是為了不久後居住,而是為了佔地或是其他目的而蓋房,這類房子一般建好以後就放在那。一是有人聽說要修路或是村裡可能要拆遷了,他們就會蓋房,蓋好後也不裝修就放在那等著拆遷拿賠償款。二是是有些長期在外打工的人,他們賺到錢後也會在老家建房子,由於暫時不居住,所以蓋好一般也是不裝修。三是家裡有男孩的,有些父母也會提前給孩子蓋婚房,由於孩子還小,房子蓋好後也是不裝修。

其次,建好房就沒錢裝修了。在農村地區,有些家庭本來就不富裕,但是要面子,他們蓋房時就耗盡了家財,等到房子蓋好了由於沒有裝修錢,所以會一直放著了。

最後,我認為房子是用來居住的,如果有需求就蓋,沒有需求可以不蓋。我老家那也有賭新修的路會從他們家穿過,加蓋了好多房,結果路也沒修,賠了好多錢(圖片來源於網絡)。



首都農業人


在農村有不少房子建好後,卻遲遲不裝修,這是為何呢?

都說人生有三大喜事: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他鄉遇故知,但是對於農村人而言,一定要加上一句,建造新房時。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農村人建新房,都是耗費體力、腦力和財力的時候,所以從選址、選材、選人都是慎之又慎的事情。但是,我們發現農村建造的房子,有些建好了很長時間,就是不裝修,甚至門前雜草已經半腿深,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不說其他人,在十幾年前,家裡建造新房的時候,也是過了兩年再逐步裝修,樓上兩個房間在前幾年結婚之前才裝修。之所以蓋了新房,不立馬裝修入住的原因,就是沒錢,資金不足以蓋房、裝修一起完成。這個理由是很多農村家庭,蓋房而又不裝修的原因。馬路對面的兩位表哥也是如此。


有的人可能會問,既然沒錢,為什麼不等有錢了再蓋房呢?這個問題,很好回答,為什麼要按揭買房呢,有錢了一次性購買不好嗎。有時候是因為老房子破舊不堪,有時候是宅基地審批政策限制,有時候是因為原材料問題,有時候是因為隨大流,等等,這些原因導致,即使暫時沒有充足資金,算上親戚借款,勉強將房子框架搭起來,待以後有錢了再慢慢裝修。


當然,除了資金問題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在於,蓋房的目的是子女結婚,如果裝修過早就過時了,對於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而言,無異於增加了開支。前幾年,我們準備結婚,才將樓上房間簡單裝修了一下。我的姑姑,前年也是花了好幾萬,將樓上一層全部推倒重新設計,目的就是改變原來傳統的格局,好讓孩子結婚的時候可以入住。


因為結婚的問題,給子女蓋新房,在農村非常普遍,也都是在政策允許的時候,提前將房子造好。至於裝修,可上可下,設計空間也非常大,有需要再裝更符合現代人的需求。當然,現在農村結婚,僅僅是農村房子已經不夠了,很多都會在縣城買房,老家未裝修的房子,可能將會“永遠”不會裝修了。有個堂哥,孩子今年剛考上軍校,家裡的房子估計永遠不會裝了。

綜上所述,農村蓋新房又不裝修,甚至都不入住的情況,非常正常,有些是暫時不裝修,有些可能十來年都不會裝修。短期不裝修的原因,可能在於資金不足;長期不裝修可能是由於暫時沒有需要,而且農村蓋新房,絕大多數考慮的都是樓房,這也就造成樓上不裝修成為正常現象。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發表你的看法。


指尖三農


在農村有不少房子建好後,卻遲遲不裝修,這是為何呢?還有一種現象就是建的特別好裝修的特別好的別墅,同樣沒有人住。別墅在南方的農村是比較多………

但是對於普通農民朋友來說,當有錢了之後,絕大多數人都是想著建房子。因為在農村裡,建房子是大事情,有些家庭省吃儉用、辛辛苦苦大半輩子,就是為了能建一棟新房子,畢竟在農村裡有棟房子才有家,臉上也才有面子。近些年,農村大量人員外出打工,而在外面打拼幾年之後,當手頭稍微富裕了,很多人就會想著要會農村老家蓋新房子了。在前幾年,農村裡到處都能看到農民忙碌著建新房子的畫面,一棟又一棟的民房是拔地而起。可是幾年過去了,在農村卻出現了一種怪現象:有很多的房子蓋以後,卻一直沒有裝修也不住人,農民這到底圖啥呢。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很多農村人也相繼到城裡買房,而自己子女也在城裡就業,很多人集體都搬遷到城裡生活了。在城裡也購買了商品房,但是現在城裡房價很高,很多人都是首付進行的,而且每個月還要還貸經濟壓力很大。

因此作為父母同時也希望在自己家鄉也有一個可以安家的地方,最終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簡單的蓋起了新樓房,留著平時有事回村裡可以居住,以及以後以後養老所用,農村人都講究落葉歸根。

隨著現在物價、建築材料價格的上漲,在農村建一棟三四層的房子,單單主體就要花費二三十萬,這還不包括裝修。而二三十萬對於農村人來說是一比不小的開支,很多人辛辛苦苦在外打拼很多年都不一定攢得這麼多錢。因此逼不得已,只能先建設一個整體以後有錢了再慢慢完善。

除此以外就是農民在建房子時土地和鄰居存在糾紛,一直沒協商好。房子因此也被擱置了下來,很多建設到一半就停工的也不在少數。總之農村蓋新房沒有裝修的現象很多,而原因主要也是這幾種。希望隨著時間的發展,以後這種現象越來越少。


半島鄉村行


這種現象在我們南方還是比較普遍的,像農夫的家鄉湖南衡陽這邊,就有不少這種現象。有些房子建好都已經五六年了,但是卻一直沒有裝修。農夫的鄰居家就是這樣的,他家的房子和我哥的房子是同一年建的,都是在2012年動工的。當時速度也挺快的,都在第二年的夏天就完工了。

但是建好之後,他家就沒有下文了。而我哥當時就立馬開始裝修了,緊鑼密鼓幾個月搞定了,在2014的春節就喬遷了。如今六七年過去了,這個鄰居家房子屋前屋後都長了不少雜草,有些甚至比人還要高了。但是他卻一直並沒有打算裝修的意思,之前也和他聊過這個話題,他當時說現在還有房子住,並且手頭也沒有錢,所以就暫時沒有裝修的打算。

在農村裡有一部分人房子建好了,但是卻不急著裝修,原因就和農夫的這個鄰居一樣,是因為老家還有房子可住,並且建房子的時候花了不少錢,有些甚至還有外債了,手頭資金比較緊張,所以暫時就不裝修房子,打算等到有錢了在裝修。

還有一部分人,則是因為有著更長遠的打算。首先把房子建好,這是因為現在之前建房子政策比較松,並且人工、材料要便宜一些,越早建房子越划算。其次是房子建好了,暫時並不住,因為要外出打工,在農村裡根本沒有“謀生之路”。只有外出打工,才能養活一家老少。即便是房子裝修了,也沒人住。與其這樣還不如等到以後回到農村了以後在裝修,因為裝修的潮流每年都在變,現在裝修好了過幾年就過時了。這樣到時候還得重新裝修,這就是多花了冤枉錢。

最後有些人,則是建房以後又變主意了,在城裡面買房子了。近些年在農村興起了進城買房的浪潮,有錢的買房,沒錢的也想著法子買房。有些是為了享受更好的生活,有些則是為了子女考慮,比如兒子結婚、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等等。當房子建好之後,卻發現建房子、裝修太麻煩了,於是就改變主意去城裡買房了。既然城裡有新房子了,也不常在農村住,所以就不裝修了。

也是因為以上幾種原因,在農村有一部分人把房子建好了之後,並不會急著裝修,而是一直拖著。其實近些年在農村建新房子的是不少,並且一棟比一棟漂亮、高大,但是多數都是都是空著的,因為多數農民都已經外出打工了。就像網友說的那樣:“故鄉留不住肉身,他鄉留不住靈魂”,在農村裡留有一套房,哪怕是現在建了不裝修,也是為自己留一條後路!在你村裡有這種現象嗎?你認為還有哪些原因,歡迎大家補充!

農夫也瘋狂


題主說的這種情況我所在的農村沒有。蓋了房子涼幹半年就裝修入住了。前年我和我叔父同時修蓋了家裡的老房子,改革開放剛開始的土磚混合房為磚混結構住房。都是年初蓋房年底入住的。我們村有30%的空房子,主家在外打工,如果沒有在外打工也不可能蓋新房。我也是在外奔波三十多年才蓋的,母親晚年一直想修蓋老房子可惜經濟條件不允許。

是有那麼一些人在城市買了房,我也買了,現在留給兒子在城市要打拼生存的。我是老了幹不動了也是跟不上經濟發展節奏了,所以我才回鄉了。


喜歡電影的人


在村裡蓋好了房子,但是不貼瓷磚、不刷大白、也不裝修,更不進去住,這種情況不知道各位的家鄉有沒有,但在本人的家這邊還是存在的,當然這並不是那種大面上的表現,一個大點的村子能有這麼10戶8戶的吧。


可能有的人不理解,蓋好了房子卻不裝修,不裝修肯定是沒法住啊,既然不為了住,那蓋房子幹嘛呢?我只能說,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有的房子蓋了可能並不是為了立即入住的。

在我們這邊批准宅基地之後,蓋房子是有時間限制的,如果在一年之內最多可以延長至兩年,房子沒有起蓋,那麼村委會就有權利將宅基地收回,重新劃分給旁人,這樣的話,宅基地不就白申請了嗎?但是隻要你把房子起了大的框架,那就算是蓋上了房子,就不需要把宅基地倒出來了。因此有的人在分得宅基地之後,就先只是著手建造了第一步,蓋大的框架。


正常在村裡居住的人一般不會只蓋框架不裝修的,因為蓋房子就是為了居住,有誰不想早早蓋起大房子,住到新房裡去呢。所以對於這種只蓋房不裝修的,多數是在外務工或者在城市居住的,只是有了錢之後想回農村把房子拾掇拾掇。但是對於農房來說,即使裝修的再氣派再豪華,一年沒有人居住,沒有了人氣房子也容易開裂或者坍塌,所以大家就選擇在不著急住的時候就暫時先不裝修。

還有一種情況可能是因為蓋起房子來之後就沒有錢裝修了,這也是有可能的。畢竟現在在農村蓋房子,各種水泥、磚瓦價格還有工錢都漲了,蓋個普通的農房,花個30萬20萬這太正常了。有的人就先蓋房子框架,後期再裝修,有的也可能選擇先把正屋蓋起來裝修好,至於那些不著急住的南屋、東西廂房,後期有了錢之後再慢慢蓋。


靈子


你好,我是小農夫。這種情況在我們當地農村非常多。有些剛把地基做好了,就已經停工了,也有些就蓋好了整棟大樓的框架就停工的,還有些框架做好了裝了門窗就已經住人了。這種現象真的見怪不怪。

農村有不少人房子建好後,卻遲遲不裝修,這是為何呢?

1.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沒錢。

如果錢足夠的誰都想一次性完工,可以省去很多麻煩事,再說你工程不大人家都不想幫你做。歸根到底還是錢不夠,所以才一年推一年。

2.把自己的土地佔了。

現在農村的土地越來越值錢了,如果你沒人在農村住,肯定有人想打你那塊地的主意。或者變相佔用你家的土地面積,好比一條過道一年比一年窄。所以我們當地很多人都會建圍牆,或者把地基做了先,起碼以後不會有爭議先。

3.養老房。

部分在外打拼的人,在城市已有家,但都會回農村蓋房子,等著退休那天回去養老,畢竟哪裡才是根。所以只做了基本框架結構,反正就不裝修,不然回來住也舊了。


現在生活壓力大,什麼都是錢,不管你在農村還是城市都一樣。人畢竟那麼辛苦的工作無非就是為2餐溫飽,和一個安穩又舒適的家,無奈就是樣樣都是錢。

分享一個真實記錄。

我同學蓋一個房子足足蓋了6年。開始種楊桃掙到錢蓋好2層半的框架。第二年想賣完楊桃就裝修來過年的,誰知道價格不好,還要找人借錢才把一樓的內部裝修了,先住進去。又第三年了價格還是不好,勉強夠生活。第四年才把一.二層的裝修搞好,買了傢俬電器,外牆還是沒裝修。第五年楊桃爛價了勉強夠家庭的開支。第六年行情不錯,才把外牆貼瓷磚了,把院子的搞好了,還買了車。


所以不是遲遲不裝修,而是錢沒到位。

我是農夫分享農村身邊事,

關注食品安全!


小小的農夫


農村有很多空殼的農房,就是把房子建起來之後不粉刷外牆,也不裝修,只有一個磚體農房,這個現象在南方北方都比較常見,為什麼會有很多人在村裡蓋了房子,但是卻不裝修呢,這樣難道不會影響居住嗎?


擔心不裝修房子會影響居住的這類人,就真的有點兒是瞎操心了,蓋這些房子的人,本來就沒有打算在短期內進來住,所以才不會裝修。一般都有哪些人會在村裡只蓋農房大框架不裝修呢?多數是在外工作,不回村裡居住的人。

不著急裝修,一方面是因為不著急進來住,只是想佔著這塊宅基地,宅基地即使審批下來,但只要沒有蓋房子,或者說幾年之內蓋不起來,那麼從法律角度上來講,村裡就有權力將宅基地收回另做分配。而蓋上農房就不一樣了,雖然沒有裝修,但是物權已經有所歸屬。


但是如果只是為了佔下宅基地,或者說為了日後居住,早早的裝修下之後有可能房屋會有開裂、損壞等情況,那時候怎麼辦?難道把所有的裝修都拆了,重新修理房屋再裝修嗎,這樣就太浪費錢了。所以很多人就學聰明瞭,先把大架子起起來,這樣宅基地佔下了,房屋也起來了,等到想住的時候臨時裝修就可以了。

還有一種只蓋房子不裝修的原因,可能是資金週轉不暢,就是說好不容易湊夠了錢蓋房子,但是沒有多餘的錢來裝修了,畢竟現在蓋個房子也得幾十萬,所以就先緩緩不裝修,等到再掙兩年錢攢足了之後再裝修,不過前提都是不著急住的才可以。


不知道大家村裡那些只蓋了農房,不裝修的都是些什麼人,是否為本村村民。我們這邊也有許多這樣的農房,大多數都是在外工作,有錢了之後想回村居住,把房子蓋得很高很好很漂亮的那些人。所以他們不存在沒有錢來裝修房子,只是想先放一放,等到老了之後想回來住的時候再裝修。


一品小十六


當下的農村到處都能看的見樓房林立,可是就是看不到他們準備裝修樓房的情況,這是為何呢?

主要是因為在農村經濟總收入低,就算是把樓房建築起來那麼也是債臺高築的現象,沒有幾個人在農村建房能一次性完成的。

1、農民收入低

農村的農民有很多都是靠自己種一些糧食以及其它的農作物來生活,就算是建築新房那也是迫不得已的,因為現在有很多老房子已經不適合居住環境,沒有辦法就算借錢也要把新房建起來。

2、建築材料價格上漲

近幾年建築材料價格在不斷的上漲,嚴重影響了目前農村農民想要實施建房以及裝修房子的計劃,就只能像現在這樣用毛胚房先住著先了。

3、建築工人工價上漲

現在一名普通的建築工人一天的工錢就要150-200左右,而建築師傅的工價大概是在300-350元左右一天,如此昂貴的工人價錢面前農民怎麼可能會消受得起呢?

現在的農村農民有很多不是不想把房子裝修起來,而是一下子拿不出那麼多的錢來搞裝修,就算普通裝修一下一般都要大概十幾萬的費用才能解決,你想農民的經濟收入那麼低哪來的錢來一下子一步到位的把房子搞好呢?





阿鋒視界


我是後超人,我為你解答原因。

為什麼,因為審批的建房手續是有期限的,兩年你必須把房建起來!

而貧窮卻是沒有期限的,什麼時候有錢再裝修吧!

農村裡建房都是要審批的,而這個上審批是有時間期限的,從審批完成到房子建成只有兩年的期限!

所以基本上農民拿到審批就會想方設法把房建起來!不然到期限還沒建成,審批會回收,房子的產權證明什麼就辦不下來了!

那為什麼不錢湊好了再開建呢?

你問我,我問誰去。反正東家開始建了,西家不管有沒有錢,借都要借來開建了。

結果東家建了停了,西家也就理所當然的停了。

(感慨於農村的攀比行為,建房這塊也好多是攀比行為。)

我老家離馬路大約有1200米左右,遠不遠,走路十來分鐘就好了。

可是有一家人在馬路旁申請到一塊地,建了房。

一年後,老家村裡就只留了一戶實在是無錢的人家沒動,其餘的全在村口馬路邊建了房。

我過年回去問,都在馬路邊建房幹嘛?

回答說:別人都建了,我就不能建呀?!

更好笑的是面對馬路這一面基本上都是貼了瓷磚裝了玻璃、裝了鋁合金大門的,都洋氣得不得了。

不靠馬路這面,十家裡有七 八家連後陽臺的護欄都沒有裝。

(春節期間我老家一個嫂嫂就半夜從沒有護欄的二樓陽臺掉來了,摔斷了手臂,還好不是太嚴重。)

一般農村房子到封頂後會自然通風幾個月,這樣是屬於曬房,正常的事。

可是一空就是一兩年或好幾年就不正常了。

還有現在大部分年青人都在外面打工,家裡修的房子說真的,就是春節回來住幾天。

平時都沒有人住,這樣的房子也基本上是不裝修的。

為什麼,問了問他們。

都說以後想回農村了再重新裝修下,現在裝修是浪費個錢。

原來一部分建了不裝不住的房子屬於:先佔個地,後面再用!


基本上就是這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