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是如何把員工管理做到極致的?

對於很多公司來說,對千禧一代員工的管理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然而Facebook卻採取“放縱”的策略,關注這一代的優勢,忽略他們的劣勢。

Facebook是如何把員工管理做到極致的?

《華爾街日報》網絡版發表分析文章稱,對於很多公司來說,對千禧一代員工的管理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因為這些年輕人天馬行空,不受約束。然而,Facebook卻採取“放縱”的策略,關注這一代的優勢,忽略他們的劣勢,弱化了上下級的區分。

對於許多美國公司來說,千禧一代是“刺兒頭”般的人群。但是到了Facebook,他們就成為了“香餑餑”。

出生在1980年以後的千禧一代,常常無拘無束,並抱有一種幻想——工作應該是一件有趣的事情。Facebook 8000名員工中,他們佔據了大多數。薪酬調研公司PayScale本月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Facebook員工的中值年齡為28歲。相比之下,谷歌為30歲,蘋果為31歲。

Facebook是如何把員工管理做到極致的?

Facebook年輕的員工

強調發現員工優勢

Facebook非但沒有墨守成規,還接受了這群年輕人的特點,併為他們精心制定了管理方法。Facebook告知經理,在對千禧一代進行業績評估時有80%應該專注於他們的優勢。員工們不是要聽命於誰,而是擁有“強烈的主人翁精神”。他們在選擇、調整任務方面被賦予了不同尋常的自由,甚至超出了他們的專業領域。與平行的職業發展軌跡相比,任職管理層甚至都不算“晉升”。

Facebook的企業文化受到了馬庫斯·白金漢(Marcus Buckingham)的影響。白金漢是一名出生在英國的研究人員,也是管理專家。他呼籲人們“揚長避短”,建議經理們在分配員工職務時要迎合他們的優勢。

Facebook COO謝麗爾·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在2008年將白金漢招致公司麾下。白金漢負責對Facebook多位頂級高管進行StrengthsFinder 2.0(優勢發現)測試,包括桑德伯格和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Facebook接受了這種企業哲學。馬庫斯-白金漢公司現在負責培訓Facebook所有經理的優勢發現能力。Facebook負責員工學習的斯圖亞特·克萊布(Stuart Crabb)以前曾在白金漢的公司工作過。

鼓勵“以下犯上”

Facebook甚至鼓勵低級別員工質疑和批評經理。丹·福爾(Don Faul)在2008年從谷歌跳槽至Facebook在線運營團隊擔任負責人後不久,計劃與員工在早上8點開會。結果,員工們對此**,這讓福爾這位前海軍陸戰隊特種部隊指揮官十分惱火。

“上任伊始,我就如履薄冰,”福爾說。員工最後還是服從了福爾的決定,原因是他表示,為了讓員工適應即將在愛爾蘭投入運營的辦事處,提前開會是有必要的。

福爾表示,谷歌的管理結構更為森嚴,成為一名“經理”意味著擁有更大的權力。而在Facebook,“職稱毫無用處,”他說,“大家只看你的工作質量、信念的力量以及影響其他人的能力。”

硅谷研究員、顧問阿妮卡·斯泰博(Annika Steiber)曾寫過一本關於谷歌的書。她表示,谷歌和Facebook的企業文化之所以不同,部分原因是Facebook更年輕、規模更小。“谷歌在組織結構發展道路上走的更為長遠 她說,“Facebook還沒有這種正規化或嚴格的管理層結構。”

Facebook人力資源副總裁羅莉·格勒爾(Lori Goler)表示:“公司的關注點在於確保所有員工能夠在一個包容和具有挑戰性的環境裡工作,使得他們可以在人生任何一個階段出色工作。對於能夠創造一個適合所有人的企業文化,我們感到自豪。”

變換工作崗位

在Facebook供職意味著你可以經常變換工作崗位。今年28歲的帕蒂·安德伍德(Paddy Underwood)在2011年以律師的身份加盟Facebook隱私團隊。兩年後,安德伍德決定去開發產品,不再做律師。安德伍德將他的主管約到了會議室,並提出了變換工作的想法。兩週後,安德伍德被任命為隱私和信任分部的產品經理。安德伍德非常喜歡他的新職務,他說:“需要我幹多少小時的工作我也十分高興。”

Facebook的很多管理方法已經在其它地方嘗試過,其高管也承認借鑑了顧問和管理專家的建議來創造他們自己的企業文化。比如,桑德伯格就曾表示,她受到了Netflix的影響。Netflix在員工中強調創新,會力勸表現不佳的員工離職。

但是,不管是Facebook的現員工還是前員工,他們都認為,即便是在硅谷,Facebook的企業文化也是獨一無二的。“這是《財富》500強中首家由千禧一代創建的公司,”Facebook前人力資源和產品經理莫里·格雷厄姆(Molly Graham)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