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1個月完成的工程 上海工匠7小時一舉成功

老外1個月完成的工程 上海工匠7小時一舉成功

  這世上有沒有百分之百的成功?對於汪強來說,有的!

  這位來自華東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的“上海工匠”,從業33年來,負責調試的變電站、換流站從110千伏到特高壓1000千伏有100多座,均一次投運成功,從未發生一起安全質量責任事故。

  在“一帶一路”上的巴西美麗山±800千伏欣古換流站的建設中,汪強帶領著團隊,僅用不到7個小時就完成了通常需要一個月的調試任務,這一“上海速度”,震驚了國際同行。

  外國人能幹的咱也能幹

  你是幹啥的?繼電保護調試。那麼,啥是繼電保護調試?

  或許,這是汪強遇到最多的提問。他通常的回答是,“你家裡為啥不會停電?我就是幹這個的。”

  “和電打了一輩子交道,但我卻不會換電燈泡。”汪強幽默地說道。其實,汪強的工作,被業內譽為“比繡花還難的細活”,所有設備全部到位後,他負責把其全部調校到最佳水平,從而保證開機正常發電不斷電。

  聽上去簡單,幹起來卻不知道有多難。就如同大廚一樣,面對形形色色各種調料配菜,能燒出色香味俱全的佳餚,堪稱“大師”者也寥寥無幾。

  汪強告訴記者,他沒有什麼秘密,只是從走上工作崗位第一天起,就不斷鞭策自己繼續學習、更新技能。

  1993年,汪強還是20多歲的小夥子,參與了上海地鐵1號線的調試工作。那時,他第一次見到成套德國進口裝備,調試過程中更是感受到德國技術的先進。但是外國專家的傲慢,讓工期一拖再拖。

  “我能上!”汪強主動請纓,承擔了對應的工作。他潛心研究外國圖紙幾個月,深刻領會了圖紙的邏輯性,提前2個月完成了電源動力調試,令海外專家刮目相看,也為中方贏得了榮譽。

  “上海速度”震驚同行

  2017年9月1日,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時任巴西總統特梅爾的共同見證下,巴西礦產和能源部向中國國家電網公司正式頒發巴西美麗山水電送出特高壓直流輸電二期項目開工許可證。

  2018年,汪強帶領同事,參與了巴西美麗山±800千伏欣古換流站建設。這是巴西曆史上最大的輸電項目,也是同電壓等級全球線路最長的輸電項目。

  巴西項目的調試異常複雜,同時面對數個的當地隊伍,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電工標準,且故障率奇高。他帶領團隊日以繼夜追趕工期、排除故障,不僅在今年6月交出了一次投運成功的完美答卷,更創下了令世界同行驚訝的“上海速度”。

  “第一次送電,巴西方面只給了我們7個小時的時間。”汪強回憶道。7個小時的“窗口期”代表著什麼呢?幾乎一模一樣的工程,當地足足用了一個多月。

  結果出來時,巴西國家電力調度中心的負責人簡直不敢相信眼睛,竟然只有6個多小時。為此,他不止一次在電話中反覆與中方確認,最終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奇蹟”。

  其實,哪有什麼所謂的奇蹟。這一切背後,暗藏著常人難以想象的付出。

  同事彭祥透露,汪強發現現場接線錯誤率太高,於是他提出了一個要求——查線!!

  “我們買了幾十盒熒光筆,一根根線測試、標記、修改。”彭祥如此說道。

  而在現場,有著上百萬根線!!每一根線,都標上了記號。

  “一根線不查,那在我看來,它就是錯的。”汪強告訴記者,“不厭其煩完善每一個細節,這就是工作。”

  每次送電一次成功

  先後參建過上海地鐵1號、2號線主站、上海世博會配電站工程、國網首個特高壓±800千伏奉賢換流站、多座國網重點工程特高壓1000千伏變電站……

  汪強給自己提出一個工作要求——爭取每次送電一次成功。這樣的目標和要求,磨礪出他嫻熟的技藝、嚴謹的態度,還有不斷創新,他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多年來,他所負責調試的100多座變電站、換流站工程全部一次性成功送電。

  他主持研發的“特高壓變電站主變加壓核驗方法”,是保證特高壓變電站一次投運成功的絕招之一,該成果推廣到1000千伏泰州站、蘇州站等特高壓工程,每站節約150個人工、縮短工期10天,取得國家級、省部級5個獎項,獲得4項專利。

  不僅如此,汪強尤其關注青年員工成長,培養了10餘位技師、高級技師,培養出1名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名上海市技術能手、1名上海市重點工程立功競賽建設功臣。

  什麼是工匠精神?汪強說道,“工匠精神”就是30多年來對於調試崗位的堅守,對這份職業的敬畏。

  被採訪者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