疍民的祖籍地在什麼地方?他們講什麼方言?

嶺南人士葉生


“蛋民”題目已出錯了,蛋只是福建、江西人的“陳”或田的發音,應該叫“陳家”。

“陳家”亦有百家姓,主要人口分佈在珠江水系的西江流域,解放前官府、民俗有四不準,不準購置田地、不準與陸居民通婚、不準上陸居住、不準讀書考試(有說不準葬於岸上)。“陳家”在解放前是一個十分悲慘的群體,只能靠打漁、船運貨物為生,西江的肇慶峽等常見這些纖天的身影,什麼“縴夫的愛”的愛就是扯蛋。解放後較少人稱陳(蛋)家了,政府在廣州、佛山、江門等地建了一批水上新村或叫譚民新村,真正是翻身做了主人,“陳家”人非常愛國,出了很多著名人士如霍英東等。

“陳家”的四不準來歷,史學家也未有說清楚,零三年,本人上江西廬山等地知道零星典故,“陳家四不準”是明初朱元璋的一道口諭,元未,農民起義軍的重要分支陳支諒大軍建立了小朝庭,自封為王,一直與朱元璋分庭抗禮,靠著強大的水軍在以播陽湖為中心的長江流域與朱元璋惡鬥十幾年,後朱元璋堅壁清野,封鎖湖岸,“陳家”軍終於歸順投降。朱元璋口諭:過去是兄弟,一個不能殺,全部遷去兩廣,並有了後來的“四不準”,這就是“陳家”蛋民的簡單歷史。據民間流傳,陳有諒的後人至今在洞庭湖區的益陽市繁衍,這是正宗的“蛋家”。


陳老闆30997525


70年代那會兒,常聽村裡老人說:叩犁穿靴蠻拔(蠻拔是福州話-“悶得難受,想扒掉”);意思指生活在漁船上的那些疍民平時都打赤腳,讓他穿上鞋反而不習慣。那時見到的疍民都是穿藍色粗布衣斜拉胸布紐扣那種,光著赤腳(冬天也是哦),戴個斗笠(女的有盤髮髻),腰裡別個小竹簍(裝螺、蜆子、蟶子),手裡端個盆或桶(裡面裝魚蝦鱉或河鰻),肩上挑根3~4米長的竹杆(杆端頭是個竹子編成的三角形狀耙簍,用來耙河底的貝類,這是他們討生活的重要工具);老疍民不論男女,都是全身又黑又亮滿臉褶子,他們起早摸黑日常起居生活全靠在河裡的船上,富裕疍民家中都是有大船的,可以幫人走水路運輸收入會多些,普通疍民就用小船從河裡捕撈的魚蝦貝類來到岸上的集市路邊售賣後換取茶米油鹽肉,疍民上岸後通常不願也不敢長時間呆在集市裡,換玩就急匆匆地走,特徵很明顯,主要怕被岸上人嫌棄和欺負。疍民在解放前一直沒有社會地位,不能參與政治活動,解放後感謝共產黨萬歲,允許沿河兩岸的土地分配給疍民,鼓勵他們上岸搭建屋子種菜生活,人們對疍民才友好和尊重起來,我的好幾個小學同學都是疍民後裔,關係相處都很好,還在他們家的船上吃過飯。


陳鵬86734380


疍民,古代也稱他們為船民、遊艇子等,生活於中國福建閩江中下游及福州沿海一帶,傳統上他們終生漂泊於水上,以船為家,他們雖然是漢族一部分,但又有別於當地的福州本土居民,有許多獨特的習俗,是個相對獨立的族群。


現在普遍認為疍民主要源於古代的百越地區。福建疍民至華南沿海及浙江的疍民有著同源的關係,一些福州沿海的疍民是來自南下的浙江疍民。


如今的福州疍民普遍使用福州話作為母語。在歷史上,疍民也曾有自己獨特的語言,不過隨著與漢族社會接觸的深入,他們逐漸被漢化,並轉而使用漢語,到了明代,大部分福州疍民已經能說福州話,但其中仍夾雜有早期疍民語言語法和詞彙的痕跡。新中國成立後,由於政府在疍民中推廣義務教育,不少疍民也會使用普通話。


歷史冷笑話


疍民的歷史,現在廈門大學設立了晝民問題的專題學術討論。疍民在古代分佈較廣,要說祖籍在哪裡?真還無法確定他們倒底是從什麼地方起源的。但從文史記載,疍民最早的起源應該在廣東沿海和海南一帶,由於這裡水域遼闊,晝民族群便重視漁獵的職業。語言為粵語。

但由於這個族群重視的是遊漁職業,相對職業的性質,受到了當地其他族群的歧視,或在明代官府漁稅苛徵的迫使下,古晝民於是向四處輻射;晝民逐步向福建沿海分散漁獵,而浙江的廈門也被晝民們選擇為宜漁的產地。



此後又向桂州的西江輻射,該地後來被晝民特別重視的淡水魚港。

西江漁歸。

晝民的生息特徵也是籍以漁業生產。


星空89831416


在福州長樂區潭頭鎮的疍民岸上民居。







無限江山


疍戶的歷史估計可以追溯到漢代的採珠人。唐代的戶籍制度中就已經有蜑戶了。宋范成大巜桂海虞衡志》就有一段文字記載蜑民採珍珠的。宋以後史籍中關於蜑戶的記載很多,但多數關於蜑戶的解釋都引用範氏的說法。明代也有專門的蜑戶用於採珠的。蜑戶中也可能有一些逃民,因不敢陸居,就以船為生了。這類人戶,追尋祖籍確實很難,因為地位卑賤,科舉時代是不允許參加考試的,所以世系資料是很難弄到的。但明清時代因這類人口增多,也採取了陸居政策,估計這類陸居的家庭還能找到一些資料。


了不了齋主人


小時候聽爺爺奶奶說疍家佬是元蒙時,蒙漢的混血兒女(原因是當時每個鄉都有元蒙韃子駐留,監視和欺壓漢人。所屬鄉里年輕人結婚,新娘都必須和他先同房,鄉人要麼摔死頭胎,要麼送給河裡疍民養。)


津水劍合



小草地方1


疍民的來源是否與明朝陳友諒有關?疍民是沒有發源地的,在廣東,疍民語言是疍家活,例如洗腳,讀成洗角,香讀康音,康讀香音,林讀能音等等。


小草二世


疍人是元朝蒙古人、色目人、及一些和朱元璋爭天下失敗的部眾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