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整理控小编喜欢的整理师蚂小蚁也出书啦!这本书里不只讲述了收纳心法,还全面展示了她的家,这应该是家里暴露最彻底的中国整理师了吧,哈哈。


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参观一下被称为“杂货铺老板娘”的整理师蚂小蚁的,热气腾腾而又井井有条的家。


蚂小蚁的家原来是一个“老破小”学区房,蚂小蚁在书里是这样描述它的:

打开大门,正对着敞开的洗手间,水管在滴滴答答地漏水,瓷砖破了好几块,角落里的台盆也发了霉。餐桌上堆满了水杯、零食、各种瓶瓶罐罐,没有一点儿空隙...地面堆满了还没有拆开的纸箱、杂物、甚至还有用过了的纸巾,几乎无处下脚。阳台上,一堆无法分辨的东西把窗户挡住了大半,加上阴雨天本来就不充足的光线,屋子里不得不点起了灯。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但作为一名整理师的蚂小蚁却从这个“老破小”房子的“骨相”上看到了自己的理想生活。


你不信?来看看这个家现在的样子,有图有真相!

客厅:白天是办公室,晚上是家人厅。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阳台:没有杂物,没有一堆滴着水的衣服,只有阳光,绿植,和一个舒服的单人躺椅。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14平米的小卧室,却有一个步入式衣橱,放下了蚂小蚁和先生所有的衣物,这还是一个容纳新衣服、脏衣服、次净衣、晾晒衣的“衣服管理系统”。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开放式厨房,没有孤单的做饭者,而是有一群抢着做饭的人。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能收纳、好清洁,颜值也不错的“二分离卫浴”。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想知道蚂小蚁是怎样做到的?接下来我们就来细说,改造后的户型图先来一张。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玄关:要收纳也要颜值


进门左手是一个大柜子,收纳了全家人的鞋子、雨伞和各种旅行用品。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这个接近70cm的深度,设计师原本想做两扇推拉门,把所有的东西都关在里面。


这样做可能当时看起来很美,但蚂小蚁知道,这样设计的结果一定是:没有谁会每天回家“推开门,拿下衣架,把衣服挂上挂衣杆,把鞋子放进柜子里”,最后一定会变成“干脆就都随便扔在门口吧”。

生活习惯将会是秒杀一切设计的存在,所以,与其为了好看而采用封闭式收纳,结果却因为大家都嫌麻烦变得更乱,不如直接就设计成半开放式收纳。


事实证明,蚂小蚁这样的做法也是对的。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客厅:不,我要的是家人厅


客厅,顾名思义是招待客人的空间,但实际上,我们一年当中也没有多少天是在招待客人的。所以,蚂小蚁认为,客厅这个宝贵的区域,一定要是围绕着每天生活在其中的家人来规划。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于是,蚂小蚁放弃了大沙发、茶几这些碍事的大件家具,将客厅最完整的一面四米多长的墙壁,除了预留给钢琴的位置,其余的空间都留给了一个收纳了书籍和公共物品的顶天立地收纳柜。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收纳柜对面的电视柜承载了收纳家中所有电子产品的功能,左侧的推门柜刚好收纳了蚂小蚁的包包。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舍弃了需要正襟端坐的大沙发,蚂小蚁为孩子打造了一个“猪圈”。

一个矮矮的圆几,一把靠背椅,再加上几个蒲团,一家三口在这里各自工作、阅读,或是一起做游戏,度过愉快的亲子时光;客人来了,舒服地围坐在一起聊天、喝茶。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蚂小蚁是一名全职整理师,需要在家里办公,所以她在书柜的角落靠近窗户的位置,摆上办公桌,打造了一个家庭办公区。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椅子上铺着温暖的羊毛毯子,放着用来保护腰部的靠枕,桌子上只有笔记本电脑、台灯、蓝牙音箱、茶杯和一瓶花。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蚂小蚁随时要用到的本子、笔、书,还有其他琐碎的小工具,都在旁边的书柜格子里,一伸手就可以拿到,用完也能顺手就归位。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抬头看到的是只有阳光和绿植的阳台。

那么,要晾的衣服到哪里去了?家务工具去哪里了?

它们躲在这里。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家务区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晾衣区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中间只见岁月静好。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洗手间:干湿分离,好清洁


还记得一进门对着的那个卫生间吧,蚂小蚁用屏风做了一个隔断。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为了早晨的时间能够更高效,蚂小蚁毫不犹豫地把洗脸和上厕所这两件事情从格局上分开了。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蚂小蚁卫生间改造前后对比图

洗手池区域作为干区,便于清洁的秘诀就是,能上墙的就上墙,所有东西都必须“离开”台面,哪怕只有5厘米。这样不论脏了还是湿了,都只需要轻轻一擦,再简单不过!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左面低处的牙刷和杯子是给小朋友准备的,让他可以独立地完成洗漱。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湿区的物品尽量都选择了白色的,所有的东西都不怕水。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马桶上方利用管道空间做了一个壁龛。台面一侧是洗浴用品,用白色替换瓶来收纳;另一侧是润肤露、一次性浴帽、香薰等需要避开水流的东西,用竹盒子和竹托盘收纳。

最上方,用三根伸缩杆配合收纳盒打造的高处的储物空间,放的是和洗浴有关的备用品,例如备用的洗发水,沐浴露,旅行用的小样等等。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厨房:让每个人爱上做饭


蚂小蚁说,以前住过的家,都是关起门来做饭的厨房。听到客厅里的欢声笑语,在里面做饭的人都会觉得自己又辛苦又寂寞。想要大家来帮忙,又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拉到厨房里来。

“做饭”这件事其实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活动,不是吗?它是和吃饭、喝水、饮茶、切水果、吃零食……这些事情融为一体的,是我们生活当中被统称为“饮食”的场景。既然生活本身就不是那么界限分明,那厨房为什么必须是一个关着门的、与其他一切都无关的地方呢?

于是蚂小蚁把墙拆掉一半,做了一个开放式的,中西分离的厨房。

炒菜的中厨在半开放的阳台;

备菜、洗菜的西厨和客厅相通;

餐区占用一半厨房和一半客厅的位置。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结构改造之后,再进一步进行功能区的细分

上层功能区,以操作台+常用收纳为主: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下层功能区,以工具+备用收纳为主: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锅碗瓢盆,瓶瓶罐罐,围裙手套......包括小家电,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蚂小蚁的这本书还详细介绍了她家里的收纳细节,比如,她用挂钩和竹筐DIY了一个收纳纸袋和帆布袋的空间,即上图隔板下的白色收纳筐,最妙的是,这个收纳筐还可以“打开”和“关闭”。

整理师是如何把老破小改造成理想中的家的

好啦,整理师蚂小蚁的家小编就介绍到这里,感兴趣的小伙伴,尤其是喜欢“杂货铺”风格的亲,可以考虑去读这本书哦。

相关链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