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並沒有那麼“富有”!

貴州茅臺股價馬上到1200元一股了,行業具有龍頭效應,就是越是龍頭企業,業績越好,股價漲得越多,這是一個規律,白酒是、保險是、電商是,其他行業也是,不管是不是週期類企業,所以我一直倡導的投資理念是:先投資龍頭,多餘資金再佈局次龍頭和其他。

我們,並沒有那麼“富有”!

品牌這種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但就是有價值,品牌溢價是很強大的護城河。給大家說個事,前幾年因為一些商業活動的需要,我經常跟某地方相關部門的人打交道,每次都會被請吃飯,而且每次飯桌上放的都是茅臺酒,這些茅臺酒都不在吃飯的酒店買,而是他們自己帶來的,基本上是成箱成箱的從轎車後備箱往外搬。

我私下裡問過一個經常談合作的人,我說這也太奢侈了,每次都是茅臺,他說你不知道,有些客戶就認茅臺,覺得喝茅臺酒就是重視他,看得起他,而且我們領導也認為喝茅臺面子足,如果換成五糧液,放5瓶都不如放1瓶茅臺的面子大。

茅臺酒常年放在後備箱,需要的時候,拿出來,喝完了,就再放,從來不在酒店買,走的時候,也把喝完的空瓶子全部裝在箱子裡拿走,箱子上面印的是牛欄山二鍋頭的字樣,因為都是包間,外面也看不見到底喝了啥。

我們中國人特別愛面子,這一點是印在文化裡的。

這幾年,同學陸陸續續都開始結婚了,我也經常參加一些婚禮。現在農村人給孩子結婚,場面也要講究氣派。一個村上的兩家,如果家境差的不是非常大,富裕的家庭怎麼排場面,家境一般的家庭絕對不能比他差,你家結婚抽的是10元的煙,我家不能抽8元的,檔次也要是10元的煙,你家的鞭炮從村頭擺到村尾,我家的鞭炮怎麼著也得擺個800米。要不然就顯得我家窮,沒面子,花不起這錢怎麼辦,沒錢借錢也要這麼辦。這不是個別現象,在很多地方都是。

我家在農村,過年回家的時候,很多村裡的同齡孩子在縣城工作,基本上都買了車子,能買得起奧迪的,絕對不買大眾,能買得起大眾的,絕對不買眾泰。但其實手裡沒有多少錢,買車要麼靠貸款,要麼是借來的。

我過年回家的時候,經常會到農村轉轉,現在還在村裡種地的大部分都是40歲以上的老農民,在家裡種地基本上賺不了多少錢,一年下來累死累活,全家的毛收入也就6萬塊,買賣化肥、打打農藥,吃喝完,剩不下多少了。

我小的時候,我家地裡主要種的是小麥,屬於糧食作物,價格便宜,後來種了花椒,因為屬於經濟作物,價格高出不少,能多賣些錢。要不是種花椒,靠種小麥,是供不起我姐跟我讀大學的。

小麥雖然重要,但是不值錢,花椒可以不吃,但是值錢。這讓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價值是由稀缺性決定的,而不是重要性。

因為種地基本上沒有什麼利潤了,我們村沒考上大學的年輕人要麼外出打工,要麼在我們縣城的煤炭企業上班,煤炭屬於落後的產能,是要靠國家的補貼才能活下去的,所以效益也怎麼好。

而外出打工,一個苦力一天能賺200元左右,一年休息少的話,能賺7萬元上下,雖然也不多,但這比在農村種地強多了。

我們國家目前還有將近6億的農村人口,絕大部分農村人的一生都是省吃儉用,養家餬口。

這些年來北京,做的工作算是比較高端的行業,信息安全、互聯網、金融等。每天早上,能看到浩浩蕩蕩的IT民工行走在中關村軟件園,也可以看見波濤洶湧的金融民工穿梭在復興門金融街,也能看見長髮飄逸的菇涼盪漾在三里屯。這讓我想到了90年代的紡織工人,我們跟90年代的紡織工人一模一樣,都是大浪淘沙下的一顆螺絲釘,只是在不同的年代而已,在那個把輕工業做為國家重要產業的年代,紡織工人就是國家建設的主力軍,而在互聯網風起雲湧的年代,碼農站在了時代的前列。

相比於北京的高房價和高昂的生活成本,這些看起來收入不錯的高端職位從業者也力不從心。

我們國家,大多數還是窮人,中國有將近14億人口,但真正有消費能力的只有2億左右,其他的11到12億,有的只是人口,沒有消費能力。吃飯穿衣看病上學這些消費只能算是生存型被動消費。

生存之外的主動消費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消費。

私信留言送書,我免費送你三本電子書:

《巴菲特的護城河》、《世界上最簡單的會計書》、《戰勝華爾街 彼得林奇》,這三本書我都看了,內容通俗易懂,對投資賺錢很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