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市邵府街曾經發生的事,老邵陽人,你知道嗎?

邵府街

是邵陽城裡一個很有名氣的地方

上世紀70年代

邵陽在這裡建了一家冰廠

邵陽土著吃到的第一支冰棒

就出自這個地方

邵陽市邵府街曾經發生的事,老邵陽人,你知道嗎?

冰棒在當時還算個稀罕物,除了那些父母在大型廠礦工作的孩子,到了夏天企業自己製冰棒作為職工防暑降溫福利外,外人是很少有這個口福的。

小編此生吃到的第一支冰棒,就出自邵府街冰廠。當年姨媽家就住在東門口,下樓穿過一條巷子就是邵府街。

冰廠的冰棒品種單一,最貴的是牛奶雪糕,剩下就是白糖冰棒和鹽水冰棒。

這座城市的60後,有不少當年就上街賣過冰棒。那年月的孩子比現在賤,打小自立能力強,放學之後回家賣冰棒,或拾廢鐵、撿玻璃渣,拿到鐵爐巷口的廢品店賣了,然後買來新本子、削筆刀,那心裡別提有多高興。

現在的孩子全讓家長給寵壞了,動不動就跳樓投河。前不久還聽說一孩子在家裡看電視,看的時間太長了,父母一生氣就把電視關掉,結果他一怒就從家裡跑了出去。最後家長在資江河邊尋到了屍首。

這是一個真實的事件,就發生在今年不久之前。

邵府街除了冰廠,還有一家豆腐廠,當年全市各大菜場的香乾子豆腐,也都是這裡生產的。

邵陽市邵府街曾經發生的事,老邵陽人,你知道嗎?

“豆腐票”在當年很重要,不僅是城鎮戶的標配,而且是區分城裡人和鄉里人的標誌。

有城市戶口的居民,每個月可以拿戶口簿、糧本,到居委會領取豆腐票。哥當年是鄉里人,只有每次到城裡姨媽家,才能吃上一回香乾子。心裡那個美、那個羨慕,至今依然念念難忘。

邵府街裡當年還有個煤棧,小編結婚後自己開伙的第一車藕煤,是借了一輛腳踏三輪,請單位一個同事從那裡拉回來的。那時候的藕煤也是計劃物資,要憑煤建公司發的本本才能購買,否則你根本就買不到。

從邵府街往裡走,有個小地名好像叫做田家灣,那兒有一家圓珠筆廠。當年一個哥們就在那兒上班,曾跟他去廠裡玩過幾次,但他具體是在廠裡幹什麼的現在忘了。

那哥們是90年代初下崗的,自從買了個單反學攝影,那腦袋上的頭髮不知是長得太快,還是他沒時間去剪,反正老長老長,都披到了肩上。

但那小子學藝還是蠻成功,照片拍得那是相當的好,後來在南門口勞動局租個門面,開了間照相館,估計賺了不少錢。

不久,隨著計劃經濟的取消,邵府街冰廠、豆腐廠也全都關門大吉。

邵陽市邵府街曾經發生的事,老邵陽人,你知道嗎?

忽如一夜春風來,邵府街前面的“三資夜總會”終於火爆開張。

當年的“三資夜總會”,可是邵陽體面人才能玩得起的。裡面暨可以吃飯也可以跳舞,阿腮、打牌、泡妞,一句話只要你想玩,裡面應有盡有。

當然,除了這些刺激痛快的項目,也有讓人驚心動魄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讓人不明不白捱上一冷拳。

其實,任何城市的此類場所,危險係數都比較高。好幾次,有人竟然被人從三資樓上追到樓下馬路上火拼。馬葉子、雙筒、短火一齊上,只差沒把那些從那經過的路人嚇得半死。

1994年11月16日,一場突然竄起的大火,把三資夜總會燒了個卵打精光。

自此,三資每況愈下,要死不活,最終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三資當年火爆那陣,邵府街其實也並沒有閒著。錢多的闊佬進包廂,錢少的遊民入民房。

邵府街茶館那叫一個火爆。輸光了旁邊坐著有放賬的,只要你點個頭,立馬就有人將錢送到手上。有人上午輸光,下午扳本。也有人上午手氣差,下午手氣還是差,到了晚上輸紅眼接著借、接著幹。等到打爆箍要是還贏不回來,那就只有回家揹著婆娘把房產證拿出來,乖乖交人手上。

或者當場找個藉口溜出來,趕緊跑路。

若期限一到還是還不了錢,踩賬的小弟們自然不得放過你。

想當年,偌大一個邵陽城裡,大坪的窯子,邵府街的槽子,幾乎是盡人皆知。多少人在這裡一夜暴富,多少自打從邵府街走出去,好長時間都不敢歸家。

牌桌上不會有真正的贏家,真正的贏家只守在牌桌邊放賬,自己似乎從來就不怎麼上場。反倒是那些坐在牌桌上的人,最後基本上是爛人一個,爛命一條。

其實對於邵府街,公安曾不止一次打擊過。但往往打一次關幾天門,過後又立馬滿血復活。

在參賭的人當中,除了打牌的、買碼的、放賬的,當然也有釣子摻雜在其中。

從而得知,打牌賭博害了不少邵陽人啊。

沒有人知道,究竟是邵府街的地頭太惡,還是人到了邵府街就變得邪性了,乃至那些年,連搶賭場,跟警察對陣之類的詭異之事,都曾在此發生過。

人這一生,有兩樣東西是千萬沾不得的:一是爛賭,二是染毒。

放眼上下五千年,有幾個是靠爛賭發家的?大凡借債豪賭者,又有幾人活得不是象過街的老鼠,以至於皇天白日出個門,都顯得心神不定,生怕一不留神碰上踩賬的東家。

至於毒品那玩意,自然就更加不用說了。一人染毒害三代,死到臨頭不如狗。

當年人歡馬叫的邵府街,不知的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平靜了下來了。

至今,江湖上仍流傳著關於它曾經的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