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植物園勞動期間的溥儀

愛新覺羅•溥儀特赦後,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指示,安排到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園進行勞動鍛鍊,時間為一年。

1960年2月初,植物園黨總支書記、園副主任田裕民(大家稱他“田老”)在一次會上宣佈:上級指示,溥儀來我園勞動鍛鍊,我們要做好安排,把工作做好,確保他的人身安全,對外不要去宣傳。

2月16日,溥儀來到植物園,大家真的見到了從前的皇上:一位個兒稍高,長臉稍瘦,帶著高度近視眼鏡的老頭兒。2月18日,正式安排溥儀到溫室組勞動。中央統戰部長平傑三轉達了幾點意見:下放勞動一年,半天勞動,半天學習,禮拜天可以休息,每兩星期回城一次,可以自由活動。生活有困難另行補助。年紀太大,學習多點兒,勞動時間短點兒……

在植物園勞動期間的溥儀

▲溥儀(右)在植物園

對他的思想教育工作由田老、胡老(胡維魯,由部隊下來的一位大校級老同志,任園總支委員,大家稱他為“胡老”)負責。溥儀很欽佩田老,認為他是老革命,兩人不僅脾氣相投,愛好也一致,都喜歡古董、古籍和醫書,他有什麼問題就去找田老彙報思想,徵得幫助。田老也是一位健談的政治工作者,很快他們成了知心朋友。對胡老,剛開始有點怕,因胡老是軍人風度。後來跟胡老學太極劍,一個虛心學,一個耐心教,時間一長,覺得胡老也是一位平易可親的人,有事也常找胡老請教。還有一位部隊轉業的王力行將軍,也是園總支成員,王老也平易近人,他對溥儀生活體貼入微,問寒問暖,使溥儀很受感動,感到在這樣的環境裡生活、勞動,很溫暖、親切。

溥儀每天上午勞動,下午學習。勞動安排讓他幹些力所能及的活兒。生活上,安排住在園集體宿舍二排東頭一間平房,由劉保善、劉保安陪住(兩位都是黨員),在生活上給予照顧,用車由武寶印負責。當時在園裡流傳這樣的玩笑話:“皇帝”最安全,有“三保”(保安、保善和寶印),絕對沒問題。

溥儀在園勞動一年中,開始與人保持點距離,說話謹慎,時間一長,關係逐漸融洽,和大家有說有笑,特別是與住在集體宿舍的青年無所不談,青年人對他在故宮裡做皇帝的生活很感興趣,問這問那,他也如實給大家講,有時說得大家捧腹大笑,他自己也哈哈直笑,說我是皇帝,其實我乾的事讓人笑話。

在植物園勞動期間的溥儀

▲溥儀在植物園勞動

在勞動中大家儘量照顧他乾點輕活兒,可他對自己要求很嚴格,不讓別人照顧,說照顧他對自己改造不利。他在溫室裡參加日常花木栽培管理工作,還參加副業生產,插紅薯秧、收玉米、種秋菜、收紅薯和蘿蔔等農活,以及突擊拔草、打豬草、挖蛹、打掃衛生等。從不會到會,在基本技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當然也出了不少笑話,幹活往往不得要領。但他十分認真,工人說怎麼幹,他都記在本子上,幹不好就責怪自己笨。大家常鼓勵他說“溥先生幹得不錯”。一次他插苗子,削插條,不太會使用切接刀,用力過猛,刀子削了手,鮮血直流。大家帶他去醫務室包紮,勸他回去休息,他卻說:“只怪我太笨了。”仍堅持幹活。

溥儀自幼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雖然在東北勞改所有所改變,但生活常識很缺乏。溥儀不知食堂是什麼。他到植物園勞動,去食堂還得排隊買飯。因當時糧食定量,食堂售各種票證如粗細糧票、肉票、菜票和錢票,每次買飯他算不清,就從口袋裡抓出一大把內部糧票放在售飯窗口上,讓賣飯的炊事員自己拿。後來協商,由陪住的劉保善、劉保安幫忙,在吃飯前先問他:“溥先生今天你吃幾個饅頭、窩頭或幾兩米飯?吃素菜還是葷菜(因為那時菜較簡單)?”先幫他點好拿在手裡,買完後就能及時算清。因為勞動強度較大,他飯量也就大,有時見到他一餐吃三個窩頭(一兩一個),在飯桌上大家偷偷議論,這個皇上真能吃。

溥儀在日常生活裡常常是丟三落四,衣著也不檢點。一次他要去人民大會堂會見外賓,穿了一套較好的中山裝,但褲釦也不扣,一個褲筒捲起來,還洋洋得意地對在場的人說:“你們看怎麼樣,行不行?”大家笑著說:“溥先生,你就這樣去見外賓,褲子前邊還開著口呢!褲腳卷著是要下地幹活?這哪能去見外賓。”他自己低頭一看也大笑起來。有一次,他金殼表丟了,因為這是伴隨他大半生的懷錶,不僅是他坎坷經歷的紀念,也是從皇帝到公民的歷史見證。他心裡很不安,給保安說了,大家都很著急,問他去哪裡了,他說去了一趟香山,保安和溫室組一些年輕人在到香山的路上找到了,他很感動。另一次下地幹活把眼鏡丟了,沒有眼鏡他什麼也看不清,弄得好多人在地頭幫他找,才找了回來。他不好意思地說:“我這人太馬虎。”

在周總理招待蒙哥馬利元帥的宴會上,有這樣一段對話,周總理向蒙哥馬利元帥介紹說:“這是過去的宣統、‘康德’皇帝,現在我們都在一起了。”蒙哥馬利隨口說:“宣統、‘康德’皇帝……”溥儀說:“過去的宣統、‘康德’皇帝都已死了,現在我是新的溥儀,黨和人民給了我新生。”蒙問:“現在做什麼工作?很有興趣嗎?”溥儀說:“在植物園,很有興趣。”蒙問:“現在身體好嗎?”溥儀說:“過去有病,現在很好。”溥儀對參加這次會議感到非常高興,他回來說:“做夢也沒有想到有今天。但是,高興是高興,這種場合見到這麼多人,雖然自己是新人了,也不能忘掉過去的罪惡,所以有時感到難過慚愧。”

溥儀在10月1日登上天安門,在觀禮臺上,看到了毛主席,他說:“這時刻我感到是我平生最光榮、最愉快、最幸福的時刻,同時也給我以極大的鼓舞和不斷改造、不斷前進的力量。”

從皇帝到公民,他在1960年11月26日拿到“愛新覺羅•溥儀”的選民證,覺得比什麼都貴重。

在植物園勞動期間的溥儀

▲溥儀的選民證

溥儀通過在植物園的勞動鍛鍊,思想認識上有很大收穫,組裡對他各方面的進步給予了充分肯定。

1961年3月,溥儀要離開植物園調到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任職。3月6日,園裡召開了歡送溥儀的座談會,下午政協來車將他接走,結束了他在植物園的工作。

(本文選編自全國政協《文史資料選輯》第131輯。文/范增興。作者范增興為北京植物園職工)

版權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公眾號聯繫(0596-2595655),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