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牦牛圈:一个石头村庄的故事

暮秋的一天下午,我不经意间和一位摄友驱车来到了景泰县红水镇的一个搬迁后的古村落---牦牛圈村。一般的古村落见得多了,都各有各的故事,多数没有什么稀奇的。但是,第一次见到牦牛圈村确实惊到我了:不是因为见到牦牛了,而是见到石头了。其实,大西北石头到处都有,本没有什么奇怪的,可如果石头抱成了团、形成了一面墙就稀奇了。

我们来到古村落的中央,满眼所见,皆为残垣断壁,偶有几户院落完整的,都是常年长住在这里牧羊的人的居所。然而不论是残垣断壁,还是完整院落,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用一块块的石头,纹路或线条整齐地砌成一面面石头墙壁,高的有5、6米。房屋的后墙、院落的院墙,甚至是库房、厕所,到处是这样的石墙,犹如景泰索桥堡遗址上的石头房子。但这里与索桥石头房子不同,这里石墙的里层紧紧依附着土块砌成的土墙,当然这种二层结构仅仅限于房屋的墙壁,其它均为纯石墙或纯土墙。

那么,为什么要用石头建造房屋呢?带着好奇和疑问,我们边拍摄、边思索…….。这时,洁净的天空中,西边的太阳眼看着就要落山了,西北风飕飕的,仿佛要穿透我们的衣裳。夕阳正好是我们摄影者追求的光线,我们边拍边走,不知不觉间,来到了村西头的一家牧羊者的门前,看到洁白的山羊陆陆续续往回走,牧羊人的脸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古铜色的光。门前的一颗老杏树被风吹成了“火炬”的艺术造型。随后,我们与牧羊者攀喧了起来。当问到石头房子的时候,他们得意的笑着说这是本地人民群众就地取材,独创的一种建房方式,为的是阻挡这里强劲的西北风和雨雪侵蚀,更兼具保暖作用。

原来,牦牛圈村位于昌林山下的景泰县红水镇的最西头,比邻甘肃武威市的古浪县,北面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接壤,属于高海拔二阴山区,有着漫长的冬季。因此,抗风雨保温取暖就成了当地群众的头等大事。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发现外墙用石头、内墙用土块砌成的的墙体更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于是整个村子就陆续建成了这个模样。

在回县城的路上,我在想:不得不说,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虽然由于引黄灌区的发展最终使得牦牛圈村整体搬迁了,但她留给我们的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是永存的,更何况还有那些如今依然站立并坚守的石头墙。最后再啰嗦一句:那里真是影视拍摄取景或拍摄人像的好地方。

景泰牦牛圈:一个石头村庄的故事

老街旧巷

景泰牦牛圈:一个石头村庄的故事

昌林山下的牦牛圈村

景泰牦牛圈:一个石头村庄的故事

房屋的石头后墙

景泰牦牛圈:一个石头村庄的故事

房屋的石头后墙

景泰牦牛圈:一个石头村庄的故事

树与石墙

景泰牦牛圈:一个石头村庄的故事

石头墙体的房子与 树

景泰牦牛圈:一个石头村庄的故事

树与房子

景泰牦牛圈:一个石头村庄的故事

老树与羊群

景泰牦牛圈:一个石头村庄的故事

牦牛圈村航拍

景泰牦牛圈:一个石头村庄的故事

牦牛圈村航拍

景泰牦牛圈:一个石头村庄的故事

牧羊者

景泰牦牛圈:一个石头村庄的故事

拍摄

景泰牦牛圈:一个石头村庄的故事

石墙

景泰牦牛圈:一个石头村庄的故事

石墙

景泰牦牛圈:一个石头村庄的故事

石墙与土墙相结合

寇明灿 摄影并文

2019.1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