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島回覆交易所問詢:抽測數據彙總還在進行 具體影響尚難判斷

本報記者 李勇

獐子島扇貝再次受災引發市場一片譁然,交易所也在第一時間發出關注函,進行問詢。對此,獐子島11月13日晚間發佈回覆公告稱,抽測及數據彙總工作尚在進行,根據11月8日和11月9日抽測數據,初步判斷已構成重大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減值風險,且部分海域扇貝死亡情況可能還將持續,暫時無法判斷此次底播蝦夷扇貝死亡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及核銷的具體金額,以及該事件對公司2019年度經營業績的具體影響。

公告顯示,獐子島2019年共計劃採捕2017年度底播扇貝約20萬畝,其中四季度計劃採捕7.7萬畝。截至2019年10月末,公司實際採捕2017年底播扇貝面積14.7萬畝,11月、12月份計劃採捕面積共為5.6萬畝,預計產量為1530噸。

對於交易所關注的此前信息披露是否存在隱瞞減值跡象情況,獐子島回覆稱,截至10月末,公司今年共採捕底播蝦夷扇貝17.8萬畝,累計採捕量4558.66噸,平均畝產為25.61公斤。從截至10月末的採捕作業生產、產銷量數據以及產品狀態看,底播蝦夷扇貝並未出現異常情況和存貨減值跡象,公司此前信息披露真實、準確、完整,不存在隱瞞減值跡象的情況。

獐子島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在發現扇貝死亡情況後,提取了浮標及海底潛標等相關環境監測數據,水產專家到現場調取了水樣及死亡貝樣品,相關分析工作正在加緊進行中。截至目前,尚未獲知扇貝大規模自然死亡的具體原因。

公告顯示,獐子島貝類資源養護事業部在今年11月3日進行的拖網摸底調查中發現個別區域扇貝出現死亡現象,並履行了內部報告程序。根據相關管理及應急制度,公司於11月7日啟動了全域加密抽測工作。根據11月8日-9日已抽測點位的畝產數據彙總情況,公司初步判斷已構成重大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減值風險。

對於交易所關注的11月份才啟動抽測的問題,獐子島回覆稱,公司海域海底水溫最高值一般出現在9月中下旬,10月份屬於高溫期剛過,是扇貝體質相對較弱時期。為避免秋季抽測結果與年終盤點結果出現重大變化,公司決定將底播蝦夷扇貝存量抽測的時間調整為每年4月下旬到5月下旬以及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公司相關部門提起了對原抽測規定的修訂,於11月初進行的抽測符合實際管理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