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冰淇淋大哭大鬧,讓爸媽尷尬、心累,3招告訴你化解難題

小侄女露露放學後,媽媽來接她回家。由於媽媽來晚了,來不及做飯,於是媽媽帶著露露在附近的一家快餐店吃晚餐。就在媽媽埋頭吃菜的時候,5歲的露露吃了點飯就不動筷了,跑來跑去,每隔幾秒鐘就來纏著媽媽。

她大聲地對媽媽說:"你的飯真難吃,好像是從馬桶裡撈出來的一樣。"媽媽十分尷尬,但還是低頭吃飯。但是露露還沒有達到糾纏母親的目的,繼續說:"媽媽,快給我買冰淇淋!"

孩子要冰淇淋大哭大鬧,讓爸媽尷尬、心累,3招告訴你化解難題

媽媽很生氣,自然沒有搭理她。於是露露小火山就爆發了,又哭又鬧,叫喊道:"你真是全世界最糟糕的媽媽了!"媽媽威脅道:"你再這樣,這周就不能出去玩了!"露露還是不為所動。媽媽無可奈何,只想趕快結束這場鬧劇,灰溜溜地走出快餐店,用微信付款了一支冰淇淋。

表嫂後來在講述這個故事的時候告訴我,那時她的心比冰淇淋還要涼。接著,她問我,是不是每個小孩子都是這樣?總是變著法兒地給爸媽難堪來達到他們的目的呢?

(文末有思維導圖可供參考)

孩子要冰淇淋大哭大鬧,讓爸媽尷尬、心累,3招告訴你化解難題

為什麼孩子會想盡方法來打擾父母呢?

首先,兒童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兒童的首要目標是獲得歸屬感和地位感。

如何才能獲得歸屬感呢?這說來也簡單,也就是讓孩子能夠感覺到與家人之間的情感聯繫。這樣一來,他才能瞭解到自己在家裡的地位並適應家庭環境。

一個人怎樣才會意識到自己是有地位的呢?答案是當他發現自己有能力並且已經在一定領域作出貢獻的時候。如果孩子認識到自己能夠貢獻個人力量時,就會獲得地位感。

孩子要冰淇淋大哭大鬧,讓爸媽尷尬、心累,3招告訴你化解難題

大部分孩子耍性子的時候,不是因為想要一根棒棒糖而發脾氣。所有的行為都植根於特定的目標。他自己都意識不到,自己是在爭取歸屬感或地位感而努力,他往往不會直接說希望自己的地位得到提升,而是以打擾的方式來索求一種歸屬感。

其次,露露為什麼會在最糟糕的時間打擾父母呢?這不全是露露的錯,也不全是媽媽的錯。真正的問題是,懲罰孩子的手段失去了效力。

孩子已經清楚了爸媽的容忍度,因此即使父母對她採取一定的懲罰,也是治標不治本。幾個回合下來,露露就基本知道自己要採用什麼方法應對才能達到自己的慾望。

孩子要冰淇淋大哭大鬧,讓爸媽尷尬、心累,3招告訴你化解難題

如果露露的媽媽不去順從她,而是嚴厲地指責和懲罰露露的惡劣行為,反而會讓事態變得更加嚴重。懲罰只會讓孩子想方設法地報復家長,用恐嚇逼迫孩子配合父母。這並不能讓孩子學乖,明白場合的分寸感,他唯一能夠學到的就是做壞事的時候如何逃避以免讓父母抓到。

第三,露露在經歷過一天的學習和趕路的疲憊之後,歸屬感和地位感都處在一天的低谷。孩子不能很好地控制和表達情緒,有點小脾氣是正常的。這並不是為壞行為開罪,但也沒有誰能夠在排了很久的隊後還心平氣和。因此,露露只是選擇了一種方式來表達情緒,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夠妥善。

孩子要冰淇淋大哭大鬧,讓爸媽尷尬、心累,3招告訴你化解難題

究竟要如何改掉孩子的不良行為呢?接下來,我將會介紹依據阿德勒歸納的基本心理原則和教育學博士D.H.史蒂芬的訓導術總結出來的3點育兒竅門,幫助解決孩子讓爸爸媽媽頭疼的問題。

改掉孩子的不良行為可以採用3個方法:

  • 第一個:"身心靈時間"

這是最為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這個方法能夠極大地滿足孩子對歸屬感和地位感的需求,並使父子、母子之間的親密關係升溫。

那麼什麼叫"身心靈時間"呢?也就是父母要把工作瑣事、家庭雜務等擱置一邊,每天分別要預留一個時間段與每個孩子單獨相處,具體的時間為10分鐘左右,將意念集中於自己的身、心、靈,和孩子一起做他喜歡的事情,只要事情是合理的。

孩子要冰淇淋大哭大鬧,讓爸媽尷尬、心累,3招告訴你化解難題

在我們日程滿滿、忙忙碌碌、被媒體包圍的生活中,願意花時間真正瞭解一個人是愛的終極表現。——瑞秋·瑪茜·斯坦福,《媽媽有空》

家長與孩子可以共同命名這個屬於你們的時間,例如"歡聚時刻"等。重點是放下手機,聽孩子講述他的故事,或者陪他慢跑,早上起來玩一個搶枕頭遊戲等。

當活動結束時,溫柔地對孩子說:"今天和你一起玩真開心!明天我們還會進更多的球,我已經迫不及待了!"小小的褒獎和期盼,能夠給孩子需要的關注和地位,也體現了家長的威嚴。

孩子要冰淇淋大哭大鬧,讓爸媽尷尬、心累,3招告訴你化解難題

  • 第二個:忽略不必要的關注

中國式的家長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是"孩子大過天",什麼事情都第一個考慮孩子,當然也不是不行,只是我們不能讓孩子將它變相理解為"孩子是父母生命中的唯一"。

要解決孩子的哭鬧問題,首先要讓孩子把這個想法擺正了——他沒有權利得到我們的全部關注,因此我們就必須忽視他們想要的但是不必要的關注。

孩子要冰淇淋大哭大鬧,讓爸媽尷尬、心累,3招告訴你化解難題

這個方法實施的前提是,家長嚴格執行了"身心靈時間",孩子的心理需求得到基本滿足,良好行為顯著增加。

第二步呢,就是幫助孩子養成你期待的行為模式。例如你在打電話的時候,可以先明確地告訴孩子:"當媽媽在和別人談話的時候,你不能來打攪我。即使你來了,我也不會理你。等我放下電話,才會認真地聽你說。"

第三步,可以利用動作來提醒孩子。平時可以跟孩子玩一些手勢遊戲,讓孩子猜猜哪些手勢代表了什麼含義,這能夠幫助他更好地適應新方法。

孩子要冰淇淋大哭大鬧,讓爸媽尷尬、心累,3招告訴你化解難題

比如說用手比個"1",放到嘴邊,意思是"不要在我身邊說話"。當你再打電話的時候,若你的孩子想要吸引你的注意,看到手勢後,便會乖乖離開。

  • 第三個:駛出颶風區,平等尊重地談話

跟孩子激烈爭執是一件讓人很苦惱的事情,不論誰贏誰輸,雙方對自己、對親子關係都會很失望和沮喪。父母總是在思考"孩子怎麼會有這麼多脾氣",既然改變不了,那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孩子的脾氣。

孩子的身上有兩種脾氣,一種是漸漸積累的脾氣,一種是由理所應當的心理引發的脾氣。不同的脾氣又有不同的應對方法。

孩子要冰淇淋大哭大鬧,讓爸媽尷尬、心累,3招告訴你化解難題

漸漸積累的脾氣

就像開頭的露露一樣,孩子在學校裡學了一天,到了晚上還不能回家玩自己心愛的玩具,當然有怨言。但是你的孩子不可能告訴你:"這已經超過我的忍耐極限了,我不知道如何應對。"但這種哭鬧不得的行為確實令人難為情,但事實上,他已經忍耐了許久了。

要應對這種漸漸積累的脾氣,最好的辦法就是儘量讓孩子舒適一些,並且及時調整你要辦理事情的順序。一方面要滿足孩子的需求,另一方面幫助他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說,露露媽媽可以早點來學校接露露,這就需要家長調整自己的時間安排。

孩子要冰淇淋大哭大鬧,讓爸媽尷尬、心累,3招告訴你化解難題

由理所應當的心理引發的脾氣

孩子因為理所應當的心理發脾氣的時候,無非就是想要特殊對待,認為自己的需求大過一切。大部分家長都會選擇在火山爆發之前,為了阻止它,而盡力滿足孩子想要的。

但在兒童心理學家德瑞克斯看來,最聰明的做法是,趕快到更安全的區域,也就是離開孩子的視線。前面也提到了,你的孩子想得到自己期望的東西,不過是想得到你的關注的具象表現而已。

孩子要冰淇淋大哭大鬧,讓爸媽尷尬、心累,3招告訴你化解難題

所以當你運用這個方法的時候,要先找個雙方都冷靜的時間給孩子一個警告:"我希望你用冷靜和尊重的方式向我表達意見,因為我也是這麼對你的。如果你不夠尊重,那麼我也不會搭理你。"

注意!一定要做到對孩子毫不理會,除非他遇到了生命危險或者做出了對他人有威脅的行為。如果你對他還有不時的偷瞄,這個方法無疑是失敗的。

最初的風暴過去之後,爸爸媽媽就要用尊重的方式與孩子來談談你們之間的矛盾。但別忘記,你要消除的是孩子身上的惡劣行為,而不是孩子本身,他有能力表達成熟的看法。我們要教會孩子用尊重的表達方式來表達意見,這與哭鬧、糾纏天差地別。

孩子要冰淇淋大哭大鬧,讓爸媽尷尬、心累,3招告訴你化解難題

如果他能夠提出一些看上去還不錯的信息,並且讓你回心轉意的話,你也要向他再次申明:"寶貝,你的想法很不錯,而且媽媽在談話過程中感受到了你的尊重與理解,我感覺很舒服,於是媽媽決定採用你的辦法。"

總之,尊重與被尊重才能讓親子關係更加密切,讓尷尬問題早日得以解決,文末有思維導圖幫助寶爸寶媽們掌握育兒小竅門,希望家庭和睦,孩子茁壯成長!

孩子要冰淇淋大哭大鬧,讓爸媽尷尬、心累,3招告訴你化解難題

文 | 小實

參考資料:《正面管教魔法書:0-12歲正面管教育兒理念實踐版》

孩子要冰淇淋大哭大鬧,讓爸媽尷尬、心累,3招告訴你化解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