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要合理使用核心CPI來衡量全社會的通脹水平

中國網財經11月14日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9年11月14日上午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介紹2019年10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答記者問。

统计局:要合理使用核心CPI来衡量全社会的通胀水平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中國網 宗超 攝)

以下為文字實錄:

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還是想補充一下國家統計局核算GDP的問題,您剛剛提到,明年初會有全國統一核算,此前也有分析稱經濟普查其實已經很快就會用GDP統一核算的數據,這裡面怎麼體現?第二個問題,在這次公佈的CPI數據中,我們看到首次公佈了去除豬肉、能源以外的結構性數據的核心CPI,這樣的一種公佈是怎麼考慮的?是否跟此前CPI中食品的權重調整有關?這樣公佈核心CPI是否長期進行?

劉愛華: 第一個問題,經濟普查工作也是我們2019年統計部門的重點工作。經濟普查經過一年多認真的、緊鑼密鼓的往前推進,目前已經進入最後衝刺階段,我們所有數據的審核、彙總,都在進行最後的衝刺,近期我們就會擇機向社會進行公佈。

第二個問題,關於這個月公佈的CPI核心價格指數,實際上這不是第一次公佈,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價格指數也不是我們的首創。之所以會扣掉食品和能源價格,是因為從經濟發展經驗來看,食品和能源價格更容易受到一些季節性因素和非經濟因素的影響,所以從觀測經濟運行的角度來講,採用核心價格指數衡量全社會的價格水平是國際上通用的做法。國家統計局公佈這個指標已經很多年了,包括月度的和累計的數據,您可以繼續關注核心CPI,尤其是在目前食品價格漲幅較大的情況下,要合理使用核心CPI來衡量全社會的通脹水平。我們也是根據大家的需要,在分析時把受到供給衝擊的豬肉價格拿掉後的數據提供給大家參考,也給全社會判斷經濟形勢提供一個依據。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