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老區村莊”沈塘後山村

走進“老區村莊”沈塘後山村

宗祠的展覽室,村幹部給人們講解後山村革命歷史。

後山村位於雷州市沈塘鎮東邊,現有村民1000多人,村民以種水稻、番薯為生,民風淳樸。日前,記者來到後山村,村幹部、村民向記者介紹後山村光榮的革命傳承,他們自豪地帶領記者參觀村口的陳氏宗祠。

原為“中共雷州地委機關舊址的陳氏宗祠。

陳氏宗祠背靠後山40畝原始森林,始建於明代,該宗祠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都是當地中共黨組織的重要活動場所。現在的陳氏宗祠,一進門的左右兩旁的耳房,分別是革命鬥爭陳列室,將該村從20世紀三四十年代開始湧現的抗日救亡運動和革命鬥爭英雄事蹟、英雄人物一一記載、陳列。

走进“老区村庄”沈塘后山村

後山村的老祠堂,為當年的革命活動舊址。

1939-1949年,後山村曾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雷州地區革命鬥爭的重要活動據點和指揮場所。在白色恐怖時期,中共雷州地委書記沈斌撤到原始森林茂盛、革命熱情高漲的後山村繼續指揮革命鬥爭,4年間都住在後山村。

後山村的村民們在榕樹下有說有笑,氣氛和諧。

後山村老村民小組長陳家源、現任村民小組長陳學權介紹,沈斌都曾住過他們家。陳家源父母1942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僅有300人的後山村,有40多名優秀兒女參加革命,堅定跟黨走,拋頭顱、灑熱血在所不辭。

走进“老区村庄”沈塘后山村

當年的一些設施遺蹟現在已經被茂密的植被覆蓋。

村幹部和村民們自豪地告訴記者,後山村還是革命戰爭時期重要的地下交通聯絡站。現年93歲的陳慶譚老爺爺,他在當年的舊址前,自豪地回憶那段崢嶸歲月。 從抗日戰爭時期到解放戰爭時期,後山人民為抗日救國和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1957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確認並批准,後山村成為廣東省第一批“抗日戰爭老區村莊”。

走进“老区村庄”沈塘后山村

93歲的陳慶譚老人當年曾經參與負責運送軍備。

現在,後山人民秉承紅色基因,凝聚力量,放眼未來,通過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希望依託原始森林和革命老區村莊的優勢,重建一批“紅色景點”,爭取發展紅色旅遊,助力鄉村振興,讓後山村民過上美好富裕的新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