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一年的代餐,這是我的體會

8 月 7 日晚上,我從櫃子裡掏出最後一瓶 Soylent,解決了回國前最後一頓晚飯。

過去一年,我在美國上學。一人在外,飲食是一個不算簡單但又必須解決的現實問題。對於被烹調考究的中餐「慣壞」了的中國學生而言,美式食物的簡單粗暴更是為適應飲食環境增加了一份額外的阻力。結果,他們要麼走上大廚之路,自尋原料在異鄉發揚中華美食文化;要麼成為外賣常客,靠犧牲更多成本找回家的味道。

而我找到的答案是 Soylent。

喝了一年的代餐,這是我的體會

我買過的一些 Soylent

很多人可能已經對 Soylent 有所耳聞。簡而言之,這是一種以豆製成分為主要原料,人體所需的能量和營養素為模板,調配出的一種液體代餐。理論上,Soylent 可以完全代替傳統食物。如果這種理念在你聽來有些瘋狂和極端,這也正是為什麼 Soylent 能吸引廣泛的關注度;它也正是靠著這種看似「極端」的產品,在四五年內發展成了一家年銷售額千萬美元級別的公司。

過去一年中,Soylent 大約為我解決了近 1/3 的日常飲食需求。我對 Soylent 的認識,也從一個只在新聞裡聽說的概念產品,深化為了一種優缺點都很明顯、但仍不失有趣的新型食物。這裡,我想分享一些對 Soylent 的體驗和評價,供同樣對這類產品有興趣的人參考交流。

為什麼吃 Soylent

但凡說到選擇吃 Soylent 這樣的代餐,似乎總少不了一個解釋「為什麼」的環節:世界上好吃的東西千千萬萬,為什麼非要磕代餐呢?

一個最功利但也最務實的回答是成本考慮。這一點在飲食相對豐富且低廉的國內可能不顯著,但在美國則非常不同。美國一頓普通的午餐成本大約在 10 美元上下(因城市而異);即使選擇街邊餐車出售的廉價食物,至少也需要 5 到 8 美元。相比之下,Soylent 最貴的飲料版也只要(儘管這個「只」字或許需要打引號)3 美元略多;如果選擇粉末版自行沖泡,成本可以進一步降低到 2 美元以內,價格優勢非常明顯。

喝了一年的代餐,這是我的體會

費城一家路邊中國餐車的價目表,可以看到有葷菜的選項都在 6 美元以上

個人對飲食和生活的態度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很多人之所以難以接受 Soylent 這類代餐,是因為在他們的觀念裡,這種非經烹飪得來的產品不能被稱作「食物」。相比之下,我對於食物的定義則完全是實用主義的——只要能提供身體所需的能量,就不妨稱之為食物。至於口味、原料、外觀,固然是重要的加分項,但並不足以作為判定為食物與否的決定因素。相反,因為我對有計劃、可預測的事物有本能的偏好,Soylent 那種將成分和能量完全透明化的做法,某種程度上比「不知底細」的傳統食物更契合我的生活方式。

此外,Soylent 品牌形象所體現的「極客範」也讓我頗感興趣。早在兩三年前,我就已經從美國媒體的報道中瞭解了 Soylent,也第一次聽說了「開源食物」這個概念:將產品的成分和製作方法完全公開,接受社區用戶的評論和改進意見,並歡迎用戶探索和分享自己的食譜——像做軟件一樣做食物。這些概念固然有的是宣傳話術,但對於關注科技圈的我來說確實有一定的號召力。實際上,我在出發之前就把「嘗試 Soylent」列上了待辦清單;住定後,還沒摸清周圍餐館的位置,就先從 Amazon 上買回兩罐 Soylent 開始了「人體試驗」。

五花八門的版本

不過,實際食用 Soylent 的過程並沒有官方宣傳的那麼簡單直接。原因之一,就是 Soylent 經過幾年的發展,其業務早已不止是銷售代餐粉末,而是發展出了涵蓋粉末、飲料、固體能量棒三種形態,口味選擇超過兩位數的複雜產品線。要弄清這些選擇的區別並從中找到自己的喜好,著實需要一番研究。

Soylent Powder: 最經典的粉末版 Soylent,後來加入了 Cacao(可可)和 Cafe Mocha(摩卡咖啡,帶咖啡因)兩種口味。

喝了一年的代餐,這是我的體會

可可味的 Soylent 粉末版(來源:Soylent)

我最初接觸 Soylent 時買的就是可可味的粉末版。可能因為沒有對代餐的口味抱什麼期待,實際吃起來反而覺得超出預期。早期版本的 Soylent 據說還頗有些「作坊食品」的特徵,例如口感粗糙、氣味不自然等,但發展到我嘗試的 1.9 版時已經是比較成熟的配方了。沖泡以後,得到的基本可以看作一杯特濃版的巧克力奶昔。如果別人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把它遞到我嘴邊,我或許都不會意識到這是一頓「飯」,而不只是一杯飲料。

然而,粉末版 Soylent 最大的問題在於它並沒有很好地兌現代餐的核心競爭力——便捷省時。儘管 Soylent 描述的製作過程只有舀出兩勺—加水搖晃這麼簡單的兩步,但實際操作中,如何準確稱量和均勻攪拌始終是令人頭疼的問題。我就經常遇到辛辛苦苦搖了半天,打開杯子發現一大坨粉末沒有溶解的窘境。這還沒有算上事後清洗杯子和撒到桌上的粉末所需的時間——有時甚至長過喝完一杯的時間。使用廚房秤和攪拌機當然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決上述麻煩,但這就違背了粉末版隨衝隨吃的初衷。因此,我喝完兩罐存貨之後,就換到了更加快捷的即飲版。

Soylent Drink: 全稱為 Soylent Ready-To-Drink(RTD,即飲版),這也是 Soylent 口味選擇最多的產品線,除原味外,還有 Vanilla、Strawberry、Cacao 和含咖啡因的 Cafe Mocha、Cafe Vanilla、Cafe Chai 合計七種選項。

儘管飲料版看起來只是預先加水攪拌好的粉末版,但實際喝起來的區別還是比較明顯的。首先,自己沖泡的粉末版很難做到均勻溶解,因此飲料版在密度和順滑度上都要勝出一籌。其次,飲料版和粉末版具有不同的版本號,在配料和營養素比例上也有一定差異;我的感受是前者的甜度似乎比同名的粉末版更高一些。

飲料版的眾多口味選擇並不只是湊數的,而是都體現出很強的個性。因此在線上社區的反饋中,每種口味都有同等數量的擁躉和批判者。其中:

  • Original(原味)和豆奶比較類似,在口中駐留時能嚐出輕微的甜味,或許顯得有些寡淡,但也不會冒犯任何人。
  • Vanilla(香草)則像是原味的甜度升級版,開蓋就能聞到一股類似於奶油冰激凌的氣息,入口也更加濃稠。這是我自己喝得最多的一種,但也有不少用戶嫌它的香精味過重。
  • Cacao(可可)似乎是人氣最高的選項,在多次線上促銷活動中都是首先告罄的。我猜想這是因為它巧克力牛奶似的口味有比較大的群眾基礎,同時甜度上又比香草味收斂一些,不會顯得過於機械。
  • Strawberry(草莓)則是爭議最大的口味。一方面,作為 Soylent 唯一的果味選項,草莓味在初次嘗試時很容易讓大多數人感到驚豔。另一方面,草莓味在甜度上比香草味更為激進,以至於有時甚至能嚐出人工甜味劑的金屬味,連喝幾次後容易讓人厭倦。正是出於這個原因,草莓味是我在四種口味中購買較少的。
喝了一年的代餐,這是我的體會

即飲版 Soylent(來源:Soylent)

幾種含咖啡因的即飲版則都不太讓我感冒。這主要是因為我每天會另外喝咖啡,並不需要它們所主打的提神功能。此外,或許是為了給其他成分讓位,咖啡因版的口感明顯比普通版本稀薄,飽腹感也因此打了不少折扣。口味上:

  • Cafe Mocha 和 Cafe Vanilla(每份含 140 mg 咖啡因)都被一股濃烈的咖啡粉氣味佔據了主導,以至於我始終分不清它們之間的區別。
  • Cafe Chai 則是一種茶味版本,也是三者中咖啡因含量最低的(每份 30 mg)。不過,這裡的 Chai 與國人一般理解的「茶」味區別很大,更像是那種印式的含香料奶茶,因此能喝出隱約的生薑、胡椒和肉桂氣味,我個人也不是很喜歡。
喝了一年的代餐,這是我的體會

咖啡版 Soylent(來源:Soylent)

此外,Soylent 今年上半年還推出了一種稱為「Bridge」的飲料版,其宣傳點是作為正餐之間的「橋樑」。但人們很快發現這個 180 Cal/330 mL 的版本基本上就是摻水的可可味飲料,再加上性價比不高,Bridge 很快就被冷落了。我自己也沒有買過這種版本。

Soylent Squared: 這是 Soylent 第二次嘗試推出固體代餐。在 2016 年,Soylent 曾經上市過稱為 Soylent Bar 的能量棒產品,但沒過多久就因為引起多例噁心、嘔吐和腹瀉而召回該產品並停產(Soylent 調查後聲稱問題來自於第三方供應的海藻粉,並在後續生產中取消了這種原料)。Soylent 此後一直沒有推出新的能量棒,因此 Squared 的消息一傳出就收穫了很大的關注度。

Soylent Squared 最明顯的特徵在於它迷你的體積。市面上主流的能量棒/蛋白棒產品一般在 40–60 克左右,提供 200 Cal 左右的熱量。而 Soylent Squared 則是一個 4 釐米見方、重 25 克的小「方塊」,只提供 100 Cal 的熱量。Soylent 認為這種分量可以提供更靈活的組合,例如吃 1–2 塊當作零食,吃 3–4 塊當作正餐等。

喝了一年的代餐,這是我的體會

Soylent Squared(來源:Soylent)

然而,Soylent Squared 上市後的實際口碑似乎不符合它被寄予的較高期待。首先,Soylent 所宣傳的「靈活輕量」並沒有很強的說服力,反倒更像一種變相漲價的策略——Soylent Squared 的最小銷售單元是要價 30 美元的 30 根盒裝,換言之,每 100 Cal 的成本達到了 1 美元。這不僅遠高於傳統的 Soylent 產品,與同形態的其他品牌能量棒相比也不佔優勢。

其次,Soylent Squared 在口味上也沒有特別吸引人的地方。在目前推出的 Chocolate Brownie(巧克力布朗尼)、Salted Caramel(鹹味焦糖)和 Citrus Berry(橘味莓果)三種選項中,除了最後一種果味版比較平和,其他兩種都能吃出比較明顯的香精味,尤以焦糖味為甚。我買過不少 RXBAR、Lärabar 這類非人工原料能量棒,和它們相比,Soylent Squared 的味道明顯不夠自然。

Soylent Squared 倒也不是完全沒有出彩之處。例如,大多數黏性能量棒都非常粘牙,但 Squared 完全沒有這個問題;棒身中加入的脆片也起到了豐富口感的作用。然而,這些零星的優點並不足以彌補 Soylent Squared 性價比不高、飽腹功能弱的事實。因此,它在 Amazon 上的評分始終停留在不溫不火的 3.5 星上下;我也在吃完為了嚐鮮買來的幾盒後,迴歸到了其他性價比更高的能量棒。

怎麼吃和怎麼省

儘管在過去一年吃了不少 Soylent,但我並沒有激進地用它完全「代替」其他食物,而一般只當作三餐中的一餐。又因為我習慣早上和中午吃得比較多,所以這被代替的一餐往往是晚餐。

坦白地說,一瓶 Soylent 是不足以給我帶來足夠的飽腹感的。因此,我還慢慢摸索出了一些增強飽腹感的「奇技淫巧」。例如,雖然官方和不少社區用戶都建議冷藏後飲用(或許因為 Soylent 的主要受眾是習慣冷食的西方消費者),我卻一般反其道而行之,倒在碗裡用微波爐加熱三分鐘再喝。這一方面是照顧到無熱不成餐的中國胃,另一方面,加熱後的 Soylent 體積會有所膨脹,也會迫使自己喝得慢一些,心理上會感覺更飽。此外,即使某一餐用 Soylent 代替,只要有條件,我一般也會額外加大約 1 杯(236 mL)分量的蔬菜作為補充。這固然提供不了多少能量,但至少能帶來「吃了一些實在東西」的心裡暗示,不至於喝完沒多久又因為飢餓而被迫把手伸進冰箱。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成本問題。儘管 Soylent 與美國普通食物相比已經比較實惠,但在代餐品類中則算是高價產品:例如,12 瓶箱裝的混搭口味飲料版正價達到了 42 美元,已經遠遠超出了不眨眼就可以下單的範疇。好在 Soylent 的促銷活動並不罕見,如果算上 Amazon 不時發佈的閃購(lightning deals),基本上每個月都有機會以八折左右的價格買到;重大節假日和黑色星期五的活動力度則更大。另外,官網和 Amazon 都為連續訂購提供了 5% 的優惠,但都明確允許訂購後立刻取消自動續購的做法,因此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一種固定折扣。因此,只要稍微留意一下購買週期和方式,成本總體還是可控的。(可以從 LentCents 這家第三方站點查詢和訂閱實時的優惠信息,或者通過 CamelCamelCamel 追蹤 Amazon 上的價格變化。)

喝了一年的代餐,這是我的體會

Soylent 在 Amazon 上基本每一兩個月就會有一次促銷

國內的替代選擇

回到國內後,飲食的豐富性和質量都大大提高,成本也低了很多,按道理說不會再有很強的食用代餐的動機;Soylent 在國內也沒有海淘之外的獲取渠道。不過,維持一年的習慣一時還不易扭轉,加之對代餐在國內的發展情況也頗為好奇,我便開始尋找和嘗試 Soylent 的替代品。

一個比較明顯的答案是國產的 若飯(Ruffood)。與 Soylent 類似,若飯的產品線也包括粉末版、飲料版和固體版三種,但在前兩者在分量和熱量上稍低於 Soylent(飲料版若飯的分量為 350 mL 每瓶,熱量 350 Cal),固體版則做成了餅乾的形態,而不是更常見的能量棒。

我各買了一兩份即飲版和固體版若飯來嘗試。即飲版給我的第一印象不錯,是類似於原味 Soylent 的濃豆奶味。這肯定沒有那些刻意增甜的 Soylent 版本討好味蕾,但也不至於讓人喪失喝下去的動力。口感的把握在我看來則略輸一籌,沒有完全消除顆粒感;而且因為非常濃稠,如果一口喝的太多,會覺得水分過少而不易吞嚥。另外,雖然有咖啡口味可選,但與原味相比並不能嚐出太大的差別,30 mg 的咖啡因似乎提神作用也比較有限。

對固體版餅乾的印象則更復雜一些。一方面,若飯餅乾的調味總體來說比較容易接受,入口只有淡淡的奶味和甜味。這稱不上好吃,但至少很自然,沒有很多蛋白棒過度使用甜味劑導致的「人工味」「金屬味」。另一方面,採用餅乾的形態註定會導致口感乾燥的問題。儘管能感到若飯努力在把餅乾往柔軟的方向做,但結果似乎只是得到了一塊……像是受潮了的餅乾。此外,餅乾儘管吃起來乾淨利落,但(心裡上的)飽腹感卻也因此落後於需要更長時間咀嚼的黏性能量棒。

喝了一年的代餐,這是我的體會

除了若飯,我也嘗試了來自英國的 Huel。之前在吃 Soylent 時,就經常在 Reddit 上看到有人把它和 Soylent 對比。回來後有次翻閱 Huel 的網站,才發現銷售地區選項中有中國,並且選擇後會自動跳轉到京東海淘上的專營店。更令人意外的是,它在國內的售價竟然只要 100 元每袋(1.75 千克/17 餐),相當於原價的一半還不到。

買來嘗試後,發現這是一個和 Soylent 畫風截然不同的配方。如果說 Soylent 像是奶昔,那麼 Huel 更像是燕麥粥。與努力往順滑方向發展的 Soylent 相比,Huel 毫不掩飾、甚至有意強調著自己來自植物原料的身份:沖泡後能聞到明顯的穀物氣味,每一口都能喝到穀粒似的固體碎片;喝完後杯壁上附著的大量殘液也印證了其濃稠度之高。難怪網上不少因好奇前去嘗試的 Soylent 長期用戶會對 Huel 給出「難以下嚥」「黑暗料理」之類的評價了。

至於我,則在最初的不習慣之後對 Huel 頗有好感。比起 Soylent,Huel 固然顯得有點「不修邊幅」,喝起來也更加麻煩——我必須得用上勺子才能乾淨喝完一杯 Huel——但也因此更符合「代餐」的定位,也更容易產生飽腹感。Soylent 的「好喝」帶來的一個副作用,就是讓大腦以為自己在喝飲料而不是「吃飯」,因此反而在喝完一瓶後產生了更大的食慾。Huel 則完全不會產生這個問題。相反,我經常在低頭嚼巴半天以後感嘆「怎麼還剩這麼多」。

遺憾的是,正當我開始考慮將 Huel 作為長期食用的選擇時,卻發現它們已經決定終止在中國的官方銷售,之前的那波低價實際上是趕上了清倉甩賣的尾巴。在郵件諮詢中,Huel 不願透露具體原因和後續計劃,但指出過於麻煩的關稅問題是停止銷售的原因之一。這樣一來,我目前的選擇就只剩下了若飯,同時寄希望於他們後續能在口味和性價比上發展得更有競爭力。

喝了一年的代餐,這是我的體會

Huel 就停止在國內銷售問題給我的回覆

結語——作為互補品的代餐

自從 Soylent 推出以來,圍繞它以及其他代餐產品的爭議就沒有停息過。在我看來,這些爭論的發生,很大程度是因為人們把關注點不必要地放在了「代」(replacement)字上。這個「代」字似乎把 Soylent 擺上了和傳統食物對立的位置,進而招致了嘲諷和貶損。無獨有偶,今年美國很多州都開始討論起禁止植物原料仿肉產品(如 Beyond Meat、Impossible Burger 等)在品名中使用「肉」(meat)字的法案,其部分動因也是這類產品的宣傳口徑 激起了傳統肉商的對立情緒。

然而,廠商怎麼命名、宣傳,是廠商基於商業考量的選擇;消費者完全有理由形成自己的理解和判斷。對我而言,Soylent 的價值並不在於提供了一種食物的替代品,而更多是作為一種互補品。傳統食物一個既是優點也是缺點的特徵,是把提供營養的功能和提供愉悅的功能捆綁在了一起。大多數時候,這兩項功能是共同作用、相互增進的。但也有很多時候,我們只需要這兩者之一——例如沒有胃口但仍然需要補充營養,或時間有限需要用最高的效率恢復體力等。這時,傳統食物的身兼兩職就成為了束縛和負擔。

通過將營養功能和愉悅功能剝離,Soylent 這樣的代餐為上述矛盾場景提供了另一種選項。選擇 Soylent 並不意味著「苦行」「修仙」,或放棄美食;相反,通過用代餐解決一部分純粹功能性的飲食需求,你反而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成本和能量富餘投入用來自由享受傳統食物。

出遊的場景最能為代餐的這種互補作用提供例證。旅遊時,一個很頭疼的問題就是吃飯怎麼安排。我去年有次去紐約,到達大都會博物館時正值飯點,而附近的食物要麼是移動餐車賣的油炸食品,要麼是館內溢價很高的簡餐。這時,包裡揣著的 Soylent 就派上了用場——三分鐘喝完以後又是一條能爬樓的好漢。

將 Soylent 加入旅行食譜還可以優化分配預算。假設你為某天旅行的午餐和晚餐設定了 30 美元的預算。如果平均分配,那麼按照景區的標準,每頓 15 美元可能只能得到兩份很平庸的食物。而如果將其中一頓換成 Soylent,即使將它 3 美元的成本扣除,剩下的 27 美元也足以在很多餐廳吃到一盤不錯的主菜。

喝了一年的代餐,這是我的體會

海外生存戰友 Soylent

Soylent 爭議之處和有趣之處,都在於它提出了一個「忒修斯之船」1 式的問題:食物只是營養成分的加總嗎?用替代原料原樣復刻傳統食物的營養價值,所得的產品還能被稱作「食物」嗎?作為一個非營養或醫學專業人員,我當然沒有立場回答這個問題。即使我食用 Soylent 一年的體驗總體來說是積極的、也沒有造成什麼負面影響,這也不足以代表其他人的判斷。

但或許和「忒修斯之船」問題一樣,Soylent 問題的價值並不在於被回答。忒修斯之船促使著人們思考事物的質料、形式、目的與身份之間的關係;類似地,Soylent 也促使著人們重新審視食物的意義以及人與食物的關係。你可以像我一樣為之感到好奇而親自嘗試,也可以保持謹慎而在遠處旁觀;但既然人口、生態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已經讓食物的變革不再是遠在天邊的話題,如果說有什麼態度是不會出錯的,那大概就是給技術以機會和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