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全款,就是明天的首付款,最佳買房時機已成為歷史嗎?

90斤剛剛好呢


今天的全款就是明天的首付款,這個對比很形象,是對未來房價看跌的一種預期,的確最佳的買房時機成為了歷史。

出現這種現象有兩方面原因,一個是國家大的政策方針,大家可能不明白為什麼在過去炒房成為了一種時尚,而且宏觀政策上沒有出現對房價的抑制現象,在當前卻成了被管理的主要對象,這根我們的經濟結構調整有關,過去主要是靠基建和房地產拉拉動經濟增長,而如今的增長模式變了,從過去重工業時代、製造業為主轉變為清潔型經濟,開始注重質量了,所以靠房地產拉動的模式就告一段落了。

不讓房價上漲成為了重要的調控目標,關鍵是房價過度上漲不僅會帶來民生問題,還過度的佔用社會資金,使得實體經濟的資金脫節,這個時候就必須要降低房價上漲的預期,只有房價跌下來了或者不漲了,資本才會對房子的投資變冷,甚至部分資金會從房地產裡面流出,未來這種格局只會演變的更加劇烈。

也只有這樣資金從過去的投資房地產的模式轉變為實體經濟,這是一項長期的目標,也是國家希望看到的現象,從這點講未來房價的預期下跌是理可遵循的,最佳的買房時機成為了歷史無可厚非。


春意萌生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風水輪流轉,10年河東,10年河西。

如果說從2009年至2019年這10年間,是開發商發財交運的10年,那麼從現在開始起,未來的10年就是窮人翻身買房的10年。

或許有人會反駁我說:現在地價這麼高,人工費這麼貴,房價能下跌嗎?

我要說:彆著急,地價雖高,人工雖貴,你知道房子的利潤有多高嗎?

有一個開發商8年前在我的老家買了400畝地,一期蓋起了6層洋房,當時對外開盤價格3200一平。到了6年以前開了第二期,5000多一平。到了3年以前開了第三期,6000多一平。去年開了第四期7500一平。

同樣的地價,3200的時候掙錢,到了現在7500更是掙錢,你想想利潤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

放心吧,房子不會跌價,房子是最保值的商品。這句話肯定是大多數人的想法。

我說也是,在房子是稀缺商品的時候,它的確是最有保值潛力的,可是現在它在一些地方,偏偏就開始不是稀缺商品了。

君不見一片片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到了夜間,黑咕隆咚,陰森可怕,說它是鬼城不吉利,說它是空城一點不過分。

有一個同事是個賣房的,一個客戶和她說,真他媽叫你坑死了,當時你說這小區將來人氣會旺,結果現在一棟樓就住了兩戶人家,東單元6樓是我,西單元二樓是一個老太太。到了夜間嚇死個人。上去就不敢下來。

同事問他,你怎麼不叫你老婆和你一起來做伴?

客戶說:別提了,老婆剛來住兩天,第三天晚上,我下班晚,她一個人上樓,由於樓道里沒有電燈,一隻老鼠從樓道里竄了出來,把她嚇得一下子碰到了牆上,額頭上起了一個大包,她一氣之下,回鄉下去住了,堅決不回來了。

同事聽了,無言以對。

有知名專家說,中國現在建的房子夠44億人住,現在全國大人小孩算上14億人,30億人的空置房,而且現在開發商還在繼續拿地-蓋房-出售,再拿地-再蓋房-再出售,沒完沒了了。

現在的房地產形勢是,有房的好多套,住不了,沒房的,砸鍋賣鐵也買不起一套房。房價上漲?等著吧!

老祖宗說過,物極必反,盛極必衰。這可是恆古不變的真理!多少代人總結出來的經驗,不可能到了房子身上就不靈驗了吧。

大家想想,城市棚戶區改造,農村合併蓋樓房,將來那一家不得好幾套房,再加上未來房產稅的出臺,房子持有成本的增加,它有價格繼續上漲的動力嗎?答案是:沒有,即便是有,也是宛如一個要死的病人出現的迴光返照。

社會上任何一種事物的發展都是循環輪迴的,太平盛世,經濟形勢大好的時候,房子是增值的,經濟下滑的時候,房子多了甚至會放在手裡成了累贅,賣不好賣,租又租不出去,養又養不起。東北地區的一些城市就是例子。

風向變了,要學會拐彎,我不能說未來房價全是下跌的,但是肯定會慢慢的迴歸理性,最終回到與老百姓的收入相適用的軌道上來。

中央的決策者面對全國人民的承諾是守信的,房住不炒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現在很多的城市房價都開始了價格鬆動,晚降不如早降,早降早回款,早降多賣房。明智的開發商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死撐硬抗不降價,是和自己過不去。

青島的房地產行業,已經打響了降價促銷的第一槍,降價行動在路上……


京漂追夢人


這題竟然是個歷史題,難道真的以為最佳購房時機已成為歷史?我認為過去10年的房價上漲,並不代表未來沒有更好的買房機會了。未來房地產行業將會進入到一個漫長的蕭條時期,在這時期裡房價下跌是必然的。

通過最近看到很多大佬拋售房產,上市公司拋售房產,開發商在某些城市大降價出售商品房,還有很多炒房客寧願虧本也要賣掉房子。

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從2014年開始加速上漲,2015年速度進一步加快,然後2016年速度減慢,2017到2019年,房價基本漲不動了。有些小區最近兩三年房價不但不漲反而有些下跌了。比如我的所在的小區,2016年房價已經到達每平5.4萬元左右,可是現在賣出去的房子很多成交價就是每平5.1萬元左右。

三線以上城市,房價基本上是2017到2018,這兩年大幅上漲,漲幅遠超一二線城市。比如我老家貴港2018年房價漲幅30%左右,而深圳房價漲幅3.8%左右,是深圳的差不多9倍。 可是2019年,無論是一二線城市還是三線以上城市,大家的表現基本一致,就是漲不動了。

大家都在高位橫盤震盪,久盤必跌,對於即將到來的2020年,我認為房價就是以下跌為主。 那麼未來房價會下跌多少呢?這個不同城市不一樣,一二線城市幅度不會太大,估計就在5%左右。而三線以上城市,尤其是供過於求的城市,如果現在房價是當地收入水平3倍以上,那麼跌幅應該會比較大,預期是10%以上。

綜上所述,我個人預測未來,全國房價應該是普遍下跌的,既然下跌那麼當跌到一定程度,購房的好時機就會出現了。回想起2009年,深圳房價普遍下跌了30%多,然後很多人抄底都賺了。所以未來不排除會再次出現2009年的機會。


月牙亮投


房價不斷上漲的今天,相比之下大多數老百姓的收入確實顯得力不從心!稍微猶豫那麼手裡的全款就可能變成首付!

首先我們要明確買房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房價什麼時候會突然發力!一般來說,每當城市有重大利好消息放出時,房價就有可能出現上升! 以成都為例,2016年成都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當年房價就開始上升,很多剛需猶豫不定的時候,手裡的全款就變成了首付!所以,如果你所在的城市剛經歷過了大漲,價格又在橫盤期,自己又是剛需的話,那麼現在入手就是最佳時機!所以是不是買房最佳時機,要根據自身和所在城市發展情況而定哦!

其實現在買房子就屬於最佳時機,因為現在國家開始管控房價,現在的房價趨於平穩,但是我國畢竟是一個房產大國,所以房價不會降的特別的厲害,當你還在觀望的時候,可能以後的房價就會上升。

特別是對於炒房的人,現在國家對於手裡有很多的房子的人是有嚴格把控的,他們就需要繳納很多的房產稅,所以就急於出手,這個時候我們買的房子可能價格就會合理一點!




成都房接觸


用“今天”和“明天”來形容,我覺得過於標題黨了!沒這麼誇張。但是,如果用十年前和十年後,倒是的確如此。

15年,我全款買房,一共140萬,而如今房價漲了60%,也就是140萬房產目前價值220萬。如果說“全款”等於今天的首付,的確過於標題黨和扯淡!220萬就算首付30%也就是66萬,僅僅相當於15年房價的50%不到。

而之所以從“十年”的角度來看,是因為這“十年”是房價上漲最快的“十年”,而之後的十年是否和之前的“十年”一樣?應該說可能性不是太大。畢竟,十年前的經濟規模,房產數量規模,新增人口規模,以及城鎮化率都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

如果說對於未來十年房價影響最大的,應該不是房產供求關係本身,而是貨幣購買力貶值的風險。如果假設未來我國貨幣購買力沒有保持此前以及十年前後的貶值速度,那麼,未來,房產價格的漲幅能夠跑贏通脹年化水平,即每年6-7%就已經非常客觀了。難以再出現十年期間全國平均漲幅150-300%的水平。

假設,未來,果真房價繼續保持這個“十年”的漲幅速度,後果大家都可以物料得到,那就是經濟的垮塌和崩潰,應該說,誰也不希望這個結果出現,誰都想避免這個結果出現。

儘管,促使房價持續上漲的根本原因——貨幣超發和土地財政,至今尚未改善和徹底扭轉,但是,從國家經濟層面和社會的穩定層面來看,都不會允許這樣的結果再次出現!



屠龍刀fei0598


從過去10年與未來10年相比確實是最佳買房時機已經成為歷史了;未來10年之內不可能還會出現“今天的全款,就是明天的首付款, 首付款又變月供款”,最佳買房時代一去不復返。

(1)現實生活的情況

就拿我現在身邊與周邊的情況來看,買得起房的其實已經買了,而且手中都有一兩套,三四套房的現象,買不起房的始終買不起,就連首付款都沒有,現在的房價連買房想都不敢想,這就是當前一種普遍現象。

再來就是我周邊的小區,小區花園以及廣場看不到幾個人。就晚上來看,小區內的開燈的房子是非常少,看上去星星點火一樣,這裡一戶那裡一戶開燈的。一棟樓入住率有一半的都是算非常高的,其實很多都是一棟樓十戶八戶人在居住,這種現象相信也是非常普遍的。

(2)當前樓市的現象

從我現實生活當中看到的這兩種現象可以說明兩點:

其一:現在房價過高了,讓很多真正剛需的人可望不可即,想買買不起了。

其二:房子空置率太高了,入住率太低了,房子嚴重過剩,房子不住就是沒有價值的房子。

當然現實生活當中除了這兩種現象之外,充分說明房價過高,房子過剩之外,就連國家也是已經認可了現在樓市的嚴重性。

(3)房子的定位

現在國家已經給房子做出了明確定位“房子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房子定位出來,已經非常明確了,未來的房子不會再度出現瘋狂炒作的現象。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10月8日起施行新的房貸利率政策,實行以LPR利率為基準,進行在LPR利率基礎之上進行+某個基點。並且明確規定了首套房貸款利率不能低於4.85%,二套房不能低於5.45%,所以未來買房都是在這最低貸款利率之上。

貸款利率的增加,意味著購房成本再度加大,從而會讓更多炒房客知難而退,一旦炒房客退出炒房的話,必然會改變方向的供需關係,會讓樓市的房子出現供過於求,當方向出現供過於求的市場,房價想要再度大漲也是非常不現實。

(4)未來房價的分析與預測

所以從國家政策給房子定位之後,已經明顯讓樓市行情降溫了,不會向過去十幾年瘋狂大漲的現象,今天的全款就是明天的首付款了,未來的房子價格會變的理智,只會在一定的價格振幅之內波動為主,不會出現大幅上漲,也不會出現大幅下跌的現象。

過去十幾年房價如此的瘋狂上漲,完全是由於炒作,完全是有資金在背後推動房價不斷地上漲。而現在隨著地產大佬李嘉誠、王健林、潘石屹等抽離地產資金;另外各大地產商也是加速回籠資金,有些地產商開始轉型或者對外投資,這些種種跡象說明樓市資金會越來越少,炒作的力度越來越低,房價失去資金的炒作動力,房價必然會迴歸到價值之內。

當前樓市環境來看,房子嚴重過剩,居住面積足夠34億人居住,房產總市值超越美日歐總和的市值,這些數據都可以充分說明國內的房子足夠居住了,房價是虛高了,未來房價會更加理智,更加合理的波動。

彙總分析

綜合上面對於現實生活樓市的情況,樓市的現象,房子的定位,以及未來房價的分析等,從這些種種信號已經足以說明,未來樓市行情不會這麼瘋狂的漲價了,瘋狂大漲時代已經結束了,一去不復返了。

總之未來的房子一切都是以房子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未來房價都會以房子定位為基礎進行波動了。


老金財經


今天的全款就是明天的首付,這句話我回味下,才明白挺有道理,最佳買房時機已成為歷史。

中國樓市經過二十多年持繼繁榮,帶來房價每隔幾年都要翻一番,樓市行業景氣度始終旺盛,從中國找不到任何一個行業,能象地產行業,能歷久彌久,經久不衰。改革開放以來,從原材料有色,煤炭,石油曾經火紅幾年,已沉寂。工程建設,鋼鐵水泥建材,汽車等行業都步入週期性波動中。唯獨地產行業,多年來一枝獨秀,保持高速增長。物極必反,一個行業過度繁榮過後,必然帶來一定調整,沒有任何行業可經久不衰。

從國家城鎮化進程上來看,中國城鎮化率達到50-60%之間,距歐美髮達國家70-80%還有一段距離要走,但大部分城鎮化路程已走完。地區間有差異,個別地域房地產行業已成為當地支柱行業,成為經濟收入主要來源。城

從房價上來說,國家從2017年開始堅持房子只住不炒,重要的不以地產行業作為刺激經濟增長的工具,房地產調控成為國家政策,不會放鬆。城鎮化進程明顯放緩,個別地區,地產行業過度繁榮,庫存壓力比較大,可能基本告一段落。房價未來走勢以平穩過度為主。以前炒房模式,幻想今天全款就是明天首付款,想依靠房價增值炒房模式,已經行不通。

從房價上已經表現出與經濟規律,極度反常情況,房價與收入比剪刀差越來越大,租售比北上廣一線城市只有1.8%,已經不是好投資項目,存在銀行利息一年也有3% ,此時買房如果預期房價不上漲,說實話,加上各種購房稅費,得不償失。

所以國家城鎮化腳步放緩,讓高房價釋放出子彈,在高位飛幾年,平穩過渡。時週期上,人們收入上漲。此消彼長,消化房價上漲過快,對各行各業和人們生活帶來壓力。對炒房客來說最佳買房已成為歷史,對剛需族,購房滿足居家居住功能的,再貴也得買,買後也不會輕易轉手。


看透大市


“今天的全款,就是明天的首付款”顯然是有一些諷刺的味道,對於目前的房地產市場來說,炒作已經成為了過去式,投資只剩下一線和新一線,而剛需任何地方都是可以的。

所以,房價分化,調整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但是“今天的全款,就是明天的首付款”有些誇張。畢竟房地產的重要屬性和相關性都放在了這裡,也就預示著不允許暴跌,這樣來看的話,未來許多三四五線城市調整15%~20%的空間是合理,下跌30%的空間是極限。

那麼最佳買房是不是成為了歷史呢?這就要看你是如何看待買房這件事了。

正所謂短期房價上漲看金融,中期房價上漲看土地,長期房價上漲看人口。

對於短期來說,金融市場並沒有出現類似於07年和15年的大牛市,所以大家手裡根本沒有錢去炒房,買房。再加上國家已經開始調控,貫徹“住房不炒”,也就意味著短期房價不會出現大漲局面了,炒房自然不明智。

中期來看的話,許多地方的土地供給已經減緩,大批房產開放商倒閉,甚至不敢繼續瘋狂拿地,就拿2019年上半年來說吧,全國房產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降了29.4%。意味著大量的房企和開放商看到了未來的局面,如今一線和新一線高房價,三四線高庫存,在瘋狂拿的結果就是熬不過寒冬,拖死自己。所以,中期來看,房價想要繼續全面上漲已經不太可能。

長期來看的話,人口紅利已經見頂,在60和80年代的出生潮之後,中國的老齡化非常嚴重,但是出生率和結婚率卻在屢屢創新低。意味著未來大家根本不缺房子,甚至許多人手裡還積壓著許多的房源導致了一個較高的空置率。這是人性的貪婪,以及期待房價繼續上漲的情緒所致。

所以未來的房地產對於有人口紅利支撐,持續流入,甚至優勝劣汰的一線和新一線城市來說,還是有資格溫和上漲的,但是對於三四五線城市來說,人口紅利流逝,空置率過大,趨勢就是調整和滯漲。

那麼,這樣來看的話!

今天的全款,就是明天的首付款其實就是告訴我們,現在不要炒房了,中國的房產黃金週期已經結束。

如果你是剛需的,那麼等待回調充分是一個可以買房的時機;

如果是投資,只能選擇一線和新一線,而且是一個5-10年的長期規劃;

如果是炒房,那最慘的結果就是“進去,出不來”或者“進去,趴層皮”!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我的【專欄】裡有乾貨,歡迎“品嚐”。


琅琊榜首張大仙


往前倒算10年、20年,這句話或許會是金玉良言。但就現在的情況來說,房價暴漲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今天的全款、變成明天的首付、後天的月供”這種事情,是不可能再發生的!

房地產市場已經步入調整階段

無論是什麼行業,都是具有一定週期的!上漲之後、必然會面臨調整,房地產行業也是如此!國內的樓市,經過長達10年、20年的快速發展,現在明顯後勁不足!

無論是從政策面、還是市場現狀來說,房地產行業已經步入一個調整的階段!這個階段,並不意味著房價會暴跌,但肯定是不會再度暴漲的!

1、房企融資渠道受限,大量中小房企破產倒閉!截止到2019年10月27日,數據可查到的,已經宣告破產的房企高達408家。如果再加上停止營業、經營困難的房企,這一數據可能會遠遠超過1000家。連房企的日子,都非常難熬了,未來的房價還有可能會上漲麼!


2、房價上漲動力明顯不足!“金九銀十”一直是樓市成交的高峰期,可今年呢,房交會,看房子的人不少,真正下定金成交的卻沒有幾個!沒人買房,房價還會繼續上漲麼!

3、樓市促銷活動不斷,可成交量卻很低迷!這一段時間,可以明顯感覺到樓市促銷活動的力度,買房打折、送車、送裝修、抽獎返現!連恆大、碧桂園、萬科等一線房企,都在打折促銷、回籠資金,更何況是中小房企呢!

未來的房價會逐漸迴歸理性

從當前的形式來看,國內376個大中城市當中,房價還能持續上漲的寥寥無幾,大部分都處於小幅度波動的狀態!如果成交量持續低迷、炒房客又退出市場、且沒有新的資金“接盤”,房價必然會逐步迴歸理性!

總之,指望國內房價再次暴漲,那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而不再暴漲的房價,無論是剛需、還是投資客,此時才入場,並不合適!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財經者思】,記得多多點贊哦!!!


財經者思


我不知你怎樣得出的這個結論,可能按照你的思維,房價是一直上漲的。但真實情況不是這樣,恰恰相反,樓市有漲就會有跌,下跌的時候也不少,世界上沒有隻漲不跌的樓市。所以,買房時機什麼時候都會有的,在於自己的把握。

從長期來看,房價走勢是一條趨勢向上的波浪線

中國自結束福利分房,改為住房商品化以來,這20多年,房價總的趨勢確實是上漲的,而且漲幅巨大。

拿深圳來說,三十年前只是一片荒地,如今高樓林立,成了中國最有活力的城市。房價也從當年的幾百一平到現在的均價5萬多一平,高的達20多萬一平,最高的漲幅達50多倍。當初如果在深圳買了房子,現在財富就大大增值了。放眼全國,在深圳有房子,絕對算得上成功人士。

但是,不能就此說房價一直是上漲的,並不是一條向上的直線,而是一條趨勢向上的波浪線。有的年份,比如2008年,房子就跌幅巨大。還拿深圳來說,2008年深圳很多樓盤腰斬,|“關外4988元/平方米起”、“關內7380元/平方米起”的廣告隨處可見。但是,2009年,深圳的房價就強勢反彈了。所以,如果買房,2008年就是個絕佳的入手機會。

我有個北京的同學,2008年倉促就把海淀的唯一房子賣了,回武漢發展,用這筆錢,在武漢一口氣買了兩個房子。賣的時候單價2萬多,現在那房子已漲價到10萬一平了,談起這事,他後悔極了。武漢那兩個房子當年一直沒怎麼漲價,這兩年漲了不少,但還是比不上北京那個房子。所以,房價的事,漲漲跌跌的,變幻莫測,除非神仙才能預測準確,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耐心等待,把握機會。

那麼,現在是否是最佳買房時機呢?

我認為不是。因為現在的樓市雖然已經入冬,房子不好賣了,但是並沒有怎麼跌,好戲還在後頭呢。現在開發商的資金週轉壓力大,日子不好過,我個人認為,明年春天是個不錯的入手時機,當然,也要根據自己所在城市的情況來判斷,不能一概而論。

綜上所述,因為通貨膨脹的存在,房價雖然總的趨勢是上漲的,但是,並不是一條一直向上的直線,而是一條向上的波浪線,在哪個底部“抄底”都是比較合適的。當然,我們的期望也要適可而止,達到心理價位就出手,永遠不要指望抄在最底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