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婚後不育,花光積蓄生了個試管嬰兒,7年後娃重病他陷入困境


11月12日凌晨,雙十一狂歡節完美收官,數千億成交額讓商家激動,接下來是數以億件包裹撲面而來,註定了這段時間快遞小哥將度過一個個難熬的日子。11月11日晚,北京西三路旁邊的人行道上,快遞小哥杜洪強地坐在馬路邊情緒很差,車上還堆著沒送完的快遞,他撥通妻子電話:“媳婦兒,我晚上要很晚回去了,不用等我了。”聽著妻子的聲音,想到躺在病床上的兒子和剛剛受到的責罵,眼淚再也控制不住。

雙十一對於常人來說也許是一次購物狂歡節,可對於杜洪強來說並非如此。從10月底開始,包裹就增加,他每天早上四點就蹬著三輪車去站點裝快遞,到了深夜9點還在樓宇林立間穿梭。就在剛才,杜洪強給一戶人家送快遞時,由於時間已經晚上9點,包裹主人覺得打擾到他休息,一打開門就被破口大罵,言語不堪入耳。因為害怕對方給自己差評,杜洪強只能默默承受這份委屈。圖為杜洪強在送快遞。

今年35歲的杜洪強,來自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市洪緒鎮農村。2007年11月經人介紹與小一歲的王宜景結婚,可是遺憾的是婚後兩人一直沒有孩子,後來檢查發現杜洪強患有不育症。儘管四處求醫,但始終沒能治好。圖為北京醫院裡,王宜景在陪著兒子。


2009年年底,小兩口花光家裡所有的積蓄,去做了試管嬰兒,次年9月17日,兒子小良呱呱墜地。新生命的到來給這個小家帶來無限歡樂,他們也鉚足了勁,要為孩子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圖為病床上的小良。

然而7年後,全家平靜的生活被打破。2017年9月6日,小良因發燒、持續嘔吐住進山東省立醫院,經過檢查後,被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一紙診斷書把杜洪強一家生活打入了無底深淵。在醫生的建議下,杜洪強立馬給兒子辦理了住院,然而化療了三次後,沒想到腫瘤沒有縮小反而變大了。夫妻倆商量後,當年12月中旬來到北京求醫。圖為王宜景抱著兒子,因為身體差,現在小良無法走路。

到達北京後,他們先後輾轉多家醫院。2018年底開始在同仁醫院做了13次化療和雙肺的腫瘤切除手術,隨後又在北京兒研所做了左側腎上腺腹膜後腫瘤切除手術,2019年轉入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先後做了四次化療和胸椎腰椎的腫瘤切除手術。一年多的時間裡,夫妻倆帶著孩子在三個醫院來來回回。如今杜洪強已經沒有錢了,只能在同仁醫院靠藥物維持小良的生命。圖為王宜景常常暗自落淚。


兒子患病後,杜洪強就辭掉了在老家的廚師工作,到北京之後一邊陪妻子照顧小良,一邊打工掙錢。他在出租屋附近找了份送快遞的工作。其中所經歷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扛著大堆快遞使用電梯遭人白眼是家常便飯,路上摔倒滿手是血還被人罵擋道,“習慣了,只要能掙錢給兒子看病就成。”圖為杜洪強在送快遞。

兩年來,小良前前後後已經花了90多萬,家裡欠下50多萬的外債。期間岳父岳母因為心疼女兒,勸王宜景離婚,那段時間夫妻倆的關係變得很冷淡。杜洪強說:“有一天兒子知道了我和他媽媽要離婚的事,他對我們說:我好難受,我整天不是打針就是吃藥,你們要是離婚的話,就不要管我了,讓我死了算了。”這句話讓王宜景徹底放下了離婚的念頭。此後的小良也變得格外懂事,從來不讓爸媽生氣。圖為王宜景在出租房裡陪著兒子。

由於沒有錢維持治療,如今小良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每天要喝18袋沖劑和若干大小藥丸,卻沒有錢再補充別的營養品。杜洪強每每看到骨瘦如柴的兒子,心裡就像針扎一樣痛。針對小良目前的狀況,醫生說還要口服靶向藥,接受免疫治療和左側肋間膈腫瘤切除手術,至少需要準備60萬的費用。杜洪強因為要照顧孩子,沒辦法每天跑快遞,一個月僅有4000多元收入,他都不知道怎麼辦。​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如果你想獻出一份愛心,直接掃描二維碼即可查看項目詳情,進行捐助。如果不能直接掃碼,可將二維碼保存至手機相冊,打開“掃一掃”,從相冊中選取二維碼進行識別。該項目由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小星欣新生命發起,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水滴公益”發起募捐,並負責項目的審核、執行及信息反饋。該項目最終解釋權歸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所有。監督電話:021-34689638

“感光計劃”為公益攝影師、慈善組織、募捐平臺搭橋,發佈困境家庭的圖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該計劃是由今日頭條攜手中國攝影家協會、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等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聯合發起的圖片項目聯合發起的公益項目 。如有困難,可私信“感光計劃”官方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