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理工男下厨房:做六年核工程师不如用十年时间做一碗好面


江小鱼,清华大学核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研究生,祖上八代农民,从来没有出过一个像样的知识分子,他是家族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然而当了六年的核电工程师之后,他一封邮件打碎了自己的铁饭碗,走上了卖面的不归路。如今的理想是,用十年的时间做好一碗面。

“大学是个好理想”,江小鱼自小就从父亲口中听说了“理想”二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并非纸面格言,对农村后生而言,没有其他出路。然而直到从中国最高学府毕业,江小鱼发现自己并没有改变命运。在工作单位里,他每天都在低水平重复已有的研究,刚毕业时候会画的图纸,工作几年后就未必画得出来了,在三平米的工位上,他越做越心慌。

15年春节,江小鱼带外国朋友回湖北咸宁老家,招待他们咸宁当地特色小吃鱼糕。朋友吃得合不拢嘴、赞不绝口。春节过后,江小鱼带着鱼糕回单位,分给同事吃,大家也是好评如潮,这让江小鱼更加确信:鱼糕有搞头。江小鱼轰轰烈烈地开始了清华理工男的鱼糕创业之路。


2016年3月份,没做过任何市场调查的江小鱼,根本不知道鱼糕的市场接受程度,毅然辞职创业了。他信不过家乡人制作鱼糕的技术,“什么祖传秘方,每一次做出来的味道都不一样,不能标准化”。他查英文、日文资料,买来了绞肉机和各种设备,天天晚上做实验。

一个清华的学长就直言不讳地“训斥”江小鱼,“我觉得你是个人才,但不能浪费在卖鱼糕这种小事上,简直是不务正业,丢清华的脸”。 除了妻子,所有亲人都觉得丢脸,“他们觉得我应该要当大官的,一个清华毕业生怎么能做这么下贱的工作”。

轰轰烈烈的创业很快露出了严酷的本相,开始时江小鱼还能通过自媒体转发带来了1000多个订单,拉到100万投资,但是鱼糕作为一种地域性小吃,大众知晓度低,市场需求量少。到了2017年8月,店铺无单可做,他最终只能关门大吉。

窝在家里也不是办法。此时,家附近新开了一家盒马鲜生,他每天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一连半个月,就在盒马超市里蹲点做市场调查,最终发现像葱油拌面、咖喱牛肉面等半成品卖得最好。江小鱼就想,为什么不试一下呢?把鱼糕加点面、加一个高汤包、加一个蔬菜包,不就是鱼糕面吗?面是主食,而且全国各地的接受程度都很高,也是高频消费品。这一次,他成功了。

江小鱼的店铺的每一款产品都自带清华理工男的严谨。八角、桂皮、香叶、花椒、豆蔻……做一款卤肉需要的香料少说有十几种,多的甚至有二三十种,还要加酱油、盐等佐料。江小鱼认为所谓的祖传秘方是“瞎搞”,在他看来,这数十种香料佐料的配比是一个包含几十个未知数的矩阵方程。

做到极致,是江小鱼一直以来的执拗。在当初接到1000单鱼糕订单的时候,他因为闻到了桶里有洗洁精的味道,想也没想就把桶里鱼肉、猪肉、淀粉和鸡蛋打碎搅拌在一起的鱼浆倒掉了。在一旁帮忙的岳母和他大吵了一架,鱼糕还没卖出去100份,就一下子倒出去了300份的原料,光成本价就一万块。


正因为在产品上“求真”,江小鱼刻意不在包装上下功夫,他希望客户煮出来的面,比包装上还要好。有人就在评论里写道“从此图片不再仅供参考,我终于吃到了方便面包装上的方便面”。这正是江小鱼努力的终点。他想做的就是让一个没有任何厨房经验的人都可以煮出很好吃的面,慰藉他们忙碌的日常生活,他要用十年的时间做好一碗面,做一个专业的速食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