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詩婆婆找到新快樂,從江邊撿回百餘枚石頭——取名字

寫詩婆婆找到新快樂 精美的石頭會唱歌 從江邊撿回百餘枚石頭一一取名字

寫詩婆婆找到新快樂,從江邊撿回百餘枚石頭——取名字

寫詩婆婆找到新快樂,從江邊撿回百餘枚石頭——取名字

朱婆婆家中擺滿了精美的石頭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滿達)新洲陽邏70歲的朱甫生婆婆愛上寫詩,三年間創作了2000多首詩歌(本報1月16日A10版報道)。如今,朱婆婆又有了一個新的愛好,那就是收集石頭。昨日,在陽邏東城明珠小區的家中,朱婆婆指著鋪滿書桌的石頭說,這一百多枚石頭各有特色,她逐一編號還起了名字。

70歲的朱甫生年輕時曾在一家建築公司上班,退休後和老伴住在東城明珠小區。四年前,她因看電視時常被老伴搶走遙控器,便回到房間去讀《唐詩三百首》,從此愛上詩歌,並在三年間創作了2000多首詩歌,將生活中的所見所思一一寫進詩裡。

朱婆婆說,她後來在老年大學報了一個詩歌班,想進一步學寫詩歌。“老師說我的詩寫得不錯,如果能注意格律,那就更好了。”朱婆婆決定沉澱一段時間,暫時停止創作。

今年9月,朱婆婆來到小區附近的長江邊,撿到了一枚像娃娃魚的石頭,便將它帶回了家。此後,她只要有空就會去江邊撿石頭,每次精挑細選後帶回家的石頭少則一兩枚,多則五六枚。在朱婆婆眼裡,這些石頭的形狀、花紋都各有特點,她洗淨後襬放在書房的書桌、水櫃等處,家裡來了客人,她都會帶他們參觀這些石頭。

“你看,這個石頭的形狀像不像一個蛇頭?中間那個橢圓形的黑點就是它的眼睛。”朱婆婆指著一枚石頭說,好幾個鄰居都說像蛇頭,她便給它取名為“蟒蛇頭”。

朱婆婆還在其他石頭的紋路中找到了各種動物的影子。覺得一枚石頭像一對鴛鴦在接吻,便取名為“恩恩愛愛”;一枚石頭上的花紋像猴子,便取名為“石猴”。“這枚石頭形狀很特殊,但又說不出像什麼,我就叫它怪獸。”朱婆婆說,她已撿到一百多枚石頭,目前已給其中110枚編號並取名字。

朱婆婆說,收集石頭已經成為自己的一大愛好,她將來想展出這些石頭,供更多人欣賞。

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湖北省老年心理學專業委員會主任鄭曉邊認為,老年人不僅僅需要康養結合的保健關懷,也需要心理上的關懷,獲得幸福感。朱婆婆無論是寫詩,還是收集石頭,都是為了追求幸福獲得感,這是值得鼓勵的。除了收集石頭等個人行動,鄭曉邊教授也鼓勵老年人放開視野,多參加老年大學、社區活動,和更多的老年朋友進行互動,擁抱幸福的老年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