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高考報名人數創新低?飛機限飛也無法改變高學歷貶值的現實

韓國高考亦即大學修學能力考試將於11月14日舉行,而作為東亞儒家文化圈的一員,尤其是在經歷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韓國人也成為了“一考定終身”堅定擁躉。為了保障大學修能考的順利進行,韓國應考學子們的父母不僅會去寺廟祈福,韓國政府甚至規定了在進行英語聽力測試時,限制韓國境內的飛機飛行。

然而重視高考的韓國卻在今年迎來高考報名人數的史上新低,僅為54.8萬人,相對2018年的59.4萬人,減少了近五萬人,而在更早的2010-2017年之間,韓國高考報名人數一直維持在60-70萬之間。

韓國高考報名人數創新低?飛機限飛也無法改變高學歷貶值的現實

正如大學修能考之名,韓國應考學子為的是上大學,而報名人數的減少既是韓國老齡化現狀的凸現,同時也是因為韓國人陡然之間發現,在97年金融危機後被韓國社會譽為“階級保障”的大學文憑,尤其是名校文憑似乎只是徒有虛名。

2018年韓國生育率正式破一,僅為OECD國家平均生育率的一半,相對人口正常更替率2.1,更是隻有一半不到。而當最後一波嬰兒潮人口效應過去,韓國適齡生源萎縮是必然之事。

但韓國高考報名人數的減少,人口結構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更關鍵的在於近年以來韓國高校應屆生就業形勢極為嚴峻,教育投入和產出的性價比已經到了極低的境況。

自2018年以來,韓國經濟持續萎靡不振,這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韓國青年就業率長期維持在10%以上,甚至今年一度上升到12%。而哪怕韓國就業形勢有所好轉,可仍然沒能改變韓國青年的就業率。

韓國高考報名人數創新低?飛機限飛也無法改變高學歷貶值的現實

如9月韓國新增就業35萬,可老齡人口的同期就業上漲就達到了38萬,雖然無法從此說明韓國青年就業形勢反而下降,但韓國老齡人口的上漲過大,也至少說明了韓國青年在9月新增就業中的情況不容樂觀——具體是增是減韓國方面沒披露,但多少也可稍窺端倪了。

值得一提的是,韓國老齡人口就業崗位多是低端勞動力崗位,韓國青年多不願為。

而在韓國青年失業率為10%左右,但韓國普通高校應屆生的就業率卻只有62.6%,如SKY級的名校畢業生就業率也只有68.7%,也就是說至少有30%的高校應屆生畢業就等於失業。

韓國高考報名人數創新低?飛機限飛也無法改變高學歷貶值的現實

可韓國人為了培養子女成為大學生甚至名校生,不僅學生的人均上課補習時間超過了以超長加班而著名的韓國職員人均工作時間,同時韓國中學生的人均課外教育費用亦佔到了家庭年收入的12.6%。

在此之外,學生父母還需要儘可能的利用人脈為子女提供學習上的幫助,甚至於有些韓國女性捨棄工作幹起了全職太太,就是為了更好的照顧子女學業。

但如此付出,得來的卻是三個高校生就至少有一個失業的現狀,甚至有畢業多年的高麗大學女學生長期無業,只能在父親炸雞打工的新聞。

在人口老齡化和青年就業慘淡的現狀下,也就無怪乎韓國高考報名創新低了。

- END -

看見我們,發現世界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真實星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