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莲花池“四会一集”的历史由来

莲花池原有真武庙会、七星庙会,近年又成立了集市、秋季抵羊会,加上 2018 年开始举办的河灯会,莲花池已经形成了“四会一集”的文化、商贸格局。莲花池真武庙和七星庙已经不存,但真武庙会和七星庙会传承至今。

七星庙庙会

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六日,是七星庙庙会,也是周边地区每年开春第一个庙会。古庙址在莲花池七村东超市西北角,古会址以莲花池三村、七村交界处的东西大街为主。现会址扩大,以在花三、花七村的南北大道为主,南至金堤以上,北至莲花池老中学校门口,大约一公里余。

真武庙庙会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日,是真武庙庙会,古庙址在莲花池四村金堤马路下面的西侧,古会址以庙东南北大街为主。现会址在莲花池六村东西大街约 1.5 公里,隅首南北大街 600 米,莲花池六村东侧从北端至莲花池四村、莲花池五村交界处的金堤道口一公里,声势浩大,人山人海,远近闻名。

因真武庙中有泰山奶奶(碧霞元君)楼,所以真武庙会又被称为娘娘庙会。信众认为碧霞元君掌管生育,常有妇女挑着香火和贡品,口中念念有词,来求子或还愿,后逐渐演化为一种文艺形式——担经曲。用窄长的竹片、木片挑着绢或者纸做的鲤鱼、莲花座、花盆、花篮、金元宝等,挑担人一边舞蹈,一边唱曲。曲子有宗教经典、乡土民谣、戏曲、儒家经典等,寓意都是劝人行善、祈祷人寿年丰等。奉祀生杨奇珊的继妻刘氏就是担经曲的组织者。

抵羊会

2002 年农历十月初四,莲花池成立抵羊会,抵羊会由杨兆菊、杨兆京、任常代发起并组织。斗羊场地安排在莲花池村金堤南树林空地,抵羊大会由杨兆菊主持。山东省聊城市阳谷、东阿县、莘县、冠县,菏泽市郓城县、鄄城县,济宁市汶上县、梁山县;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魏县、馆陶县;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台前县、清丰县、南乐县等周边三省五市十多个县都有代表参加,影响很大。

此后,每年的农历十月初四已演变成规模较大的传统抵羊节。

河灯会

2018 年 8 月 25 日,农历中元节,莲花池村举办首届河灯会,在金堤河中施放河灯,河灯种类多样,系用芦苇、竹片、纸张等为材料精心扎制而成。活动准备了文艺节目,“坠子大师”郭永章(菏泽市牡丹区人)献唱《报母恩》《老来难》等经典曲目,还有精彩纷呈的京剧、歌曲、杂技表演,吸引了周边数万群众参加。

2019 年,除延续上述节目,将会期延长为三天( 8 月 15 至 17 日)。观众过十万人次,商贩摊位数百,整个金堤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尤其8 月 17 日傍晚施放河灯时,金堤河两岸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水中河灯流光溢彩、缥缈若梦。文艺活动主要有梆子剧团、郭永章坠子、杨晓琼莲花落等。附近的梅花拳、跆拳道、山东琴书、秧歌队等演出队伍等纷纷支持。莲花池本村组织了秧歌队、女子舞龙队,还邀请了阳谷的舞狮队等。

莲花池村作为主办方,村民热情高涨,捐款捐物,出工出力。第一届捐款 2 千元,第二届捐款 3 万余元。差额由杨士武、杨福圣、杨新雪、杨历印、杨庆美、杨庆贺、杨庆师等 8 位发起人补齐。并得到众多村民在物力上的支持,尤其是杨新芳赞助了舞台和节目演出。村民组成义工团队,负责疏导交通、清扫卫生、出船放灯、维持现场秩序、舞台主持、厨房做饭等。金斗营镇党委、政府以及镇派出所调配人力,维护现场秩序,给予了大力支持,保障了河灯会的圆满安全结束。

虽然只举办了两届,莲花池河灯会已经成为周边较为知名的文化活动。它有三个特点:一是观众人数多,根据无人机测算,最高峰时候达到数万人;二是夜间观众数量多,夜间观众几乎占到了全天观众的一半,人潮持续到晚十点后才散;三是年轻人比例高,不同于周边庙会主要为中老年人,年轻人自发参加莲花池河灯会的较多。

集市

2002 年,经莲花池六村村两委会及红白事理事会研究决定,以时任支部书记杨兆霞为主任,杨新辙、杨桂涛、杨根重、杨根据、杨福贵为委员,组成起集委员会,村民积极响应,义务出工平整街道、建设摊位、捐款捐物,定每月逢二、四、七、九日为集日,于农历 2002 年十月初四日成立,唱戏七天。

集市成立后,商贾云集,贸易兴旺。大街十字大街四角各扩长 50 米,用作安排摊位,小吃、熟食、烧鸡、糟鱼、小菜、油条、煎包、肉合、烧饼、猪羊肉架子等应有尽有。各类蔬菜、大堆小车;水果香瓜四季果蔬荟萃;衣服鞋帽、化妆品、日杂、五金琳琅满目;生产农具、炉锅灶具、洁具、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等样样齐全。

集市的成立也带来了其它产业的发展。四条街固定的商业网点,有四个理发馆,六个超市,一个聊城利民大药店、一个化肥农药门市部,一个日杂门市部,两家饭店、两处馍馍房、一家电气焊自行车维修铺等。

昔日冷清的街道,今日变成了繁华的闹市,便利了附近群众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