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神奇的木橋,不用一釘一鉚屹立百年不倒被譽為“康巴第一橋”

甘孜州位於四川省西部,康藏高原東南,是我國的第二大藏區,千百年來,這裡的人們創造了燦爛多彩、底蘊深厚的康巴文化。在甘孜州新龍縣樂安鄉境內,有一座木橋,整座橋沒有用一顆釘、一塊鐵,屹立幾百年不倒,被譽為“康巴第一橋”。

一座神奇的木橋,不用一釘一鉚屹立百年不倒被譽為“康巴第一橋”

這座木橋叫做波日橋,橫跨雅礱江上,看著是非一般的感覺,橋雖然不是很長,但也很壯觀。波日橋始建於清朝,由傑出的藏族建築大師唐通吉布承擔設計,他指揮工人在峽谷深澗、江水湍急的雅礱江上風餐露宿幾個月才完成。

一座神奇的木橋,不用一釘一鉚屹立百年不倒被譽為“康巴第一橋”

波日橋堪稱橋樑史上的奇蹟,被譽為“康巴第一橋”,位於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龍縣樂安鄉境內,橫跨雅礱江

從側面看,波日橋有著粗獷的圓弧橋墩,整齊美觀的橋臺,木榫完美契合的橋身,這座鬼斧神工、名副其實的“飛橋”,體現了神秘的雪域文化。

一座神奇的木橋,不用一釘一鉚屹立百年不倒被譽為“康巴第一橋”

一座神奇的木橋,不用一釘一鉚屹立百年不倒被譽為“康巴第一橋”

歷史上雅礱江邊的人過河是靠坐羊皮船,但是水流湍急,羊皮船往往經常翻船,造成了傷亡事故,為此,當地政府派唐通吉布來修橋。由於山高路遠,交通不便,地質條件不好,唐通吉布指揮人員在雅礱江上風餐露宿幾個月才完成,可算上是艱鉅工程了。

一座神奇的木橋,不用一釘一鉚屹立百年不倒被譽為“康巴第一橋”

木橋長125米,由橋身、橋墩、橋亭三部分構成。兩個大橋橋墩遠看就像兩個碉堡,兩個橋墩中部,用幾根圓木撐成拱形,然後在上面架樑鋪上橋板,再裝上欄杆就成了橋身,橋亭是用石片疊成的。波日橋全部用木頭、石塊和樹藤建造,讓人稱奇。

一座神奇的木橋,不用一釘一鉚屹立百年不倒被譽為“康巴第一橋”

一座神奇的木橋,不用一釘一鉚屹立百年不倒被譽為“康巴第一橋”

最為神奇的是,這座橋沒有用到釘子和鐵塊之類的東西,都是靠木頭和樹藤捆綁成,每一個結合部均用木楔連接,看到的全是木頭,感覺很原始。木榫完美契合的橋身,簡直就是鬼斧神工,體現了藏族人傑出的工藝水平。

一座神奇的木橋,不用一釘一鉚屹立百年不倒被譽為“康巴第一橋”

波日橋也被當地群眾稱為“紅軍橋”,這裡有一段歷史淵源。1936年6月,中央紅四方面軍從丹巴出發,過雪山草地後與紅六軍團在新龍一帶會師,在這休整幾天後,經過波日橋揮師北上,開創中國革命新的征程。

一座神奇的木橋,不用一釘一鉚屹立百年不倒被譽為“康巴第一橋”

波日橋在樂安鄉境內的雅礱江上,距縣城36公里,省道217線從旁經過,經過幾百年的風風雨雨,仍然挺立在雅礱江之上,也一直保持著原有的風貌,2006年,波日橋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交通 波日橋:成都—雅安(成雅高速路)—天全—瀘定—康定—雅江—理塘—新龍,車程約8小時。波日橋在樂安鄉境內的雅礱江上,距縣城36公里,省道217線從旁經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