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黨員的初心與堅守——記青原區文陂鎮袁守柏

□本報記者 周靖康

從篾匠到學廚,從開山林場到人民公社,從先進勞模到優秀共產黨員,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依然帶頭學習政策、帶頭幫助大家致富、帶頭支持配合黨委政府工作。他不忘初心,始終聽黨話、跟黨走,將入黨時的錚錚誓言化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實際行動。他就是青原區文陂鎮優秀共產黨員——袁守柏。

“共產黨是我的救命恩人!”

1926年,袁守柏出生在文陂鎮陂頭袁家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不幸的是,在他出生之後的兩年內,父母都相繼離世,年幼的他成了一個孤兒,只能靠吃百家飯,穿百家衣勉強過活。“那時候大家生活都很苦,沒有誰家能給我一頓飽飯吃,我只能挨家挨戶去討飯吃。”回憶起過往的辛酸生活,已經93歲高齡的袁老眼中噙滿了淚花。“好在那樣的日子沒過多久,我便迎來了救命恩人——紅軍到了陂頭,給我帶來了希望。”

當紅軍隊伍到達陂頭後,瞭解到袁守柏的情況,便動員當地的紅軍戰士袁守桂來撫養袁守柏。“當踏入他們家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我那時就決定了,我一定要加入中國共產黨,像他們一樣照顧和服務貧苦大眾。”就是在那時,一顆全心全意服務人民的初心“種子”播撒在了年幼的袁守柏心中。

就是靠著這股勁,袁守柏努力學習本領,漲知識,他從篾匠開始幹起,又轉向學廚,再到慢慢開始做工,用實際行動報答那些曾經幫助過他的人。1955年,他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共產黨員就應該到最艱苦的地方去!”

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積極勤奮工作,在新中國紅旗的照耀下,袁守柏從一個貧苦農民變成了一個能識字、有文化的共產黨員。“1952年時,我因為學習工作認真,被當時的區政府派到永豐縣去學習。在之後的學習中,我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有了更深入的瞭解。”袁守柏意識到必須把自己掌握的知識轉化成力量,才能開闢更美好的生活。

1957年,袁守柏和另外兩名共產黨員,就靠著一把柴刀起家,帶領十幾名群眾,走向了莽莽大山。“作為共產黨員,我們就應該到最艱苦的地方去。我相信,靠著我們的雙手,一定能為家鄉人民開闢一個嶄新的林場,一個屬於人民的林場。”說起當年的那番慷慨陳詞,袁老的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沒有房子怎麼辦,他們和泥壘牆,砍樹當梁;沒有食物怎麼辦,他們摘食野果,播種耕作;沒有生產工具怎麼辦,他們靠著一把柴刀和土工具,用勤勞的雙手製造……從荒山野嶺到綠色銀行,正值青年的袁守柏帶領大家,用8年的時間抒寫了一曲無悔的青春讚歌,也為文陂人民積攢了一筆寶貴的綠色財富。

“老共產黨員也要發揮餘熱,當好榜樣!”

“聽黨話,跟黨走,不忘初心帶好頭;活到老,學到老,發揮餘熱幹到老。作為退休的老共產黨員,我一定要發揮餘熱,當好榜樣。”早在1981年時,袁守柏就已經退休,但他跟年輕的黨員同志交流時,他都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袁老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退休後的他利用自己曾經當過炊事員的經驗,先後帶出了8個徒弟,徒弟們靠著袁老傳授的廚藝,走上了致富道路。不僅僅是做好傳幫帶,在認真學習上,袁老也是一刻都沒有鬆懈過。1992年,他積極參與由省委舉辦的有獎知識收聽競賽,袁老憑藉著自己的知識累積,回答正確了所有的60道題,榮獲一等獎,成為當時年紀最大的獲獎者。2003年,他被推選為鄉老幹部黨支部書記,直至今年。16年來,他始終把老幹部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定期組織老幹部學習,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參與關心下一代活動。他所在的黨支部多次榮獲省、市、區先進黨支部稱號。

“我是黨和人民培養出來的,就應該像老黃牛一樣,為黨的事業,為群眾的幸福出汗流血,紮實做事,沒有怨言,直到我做不動的時候為止。”採訪的最後,袁老用一句樸實的話語印證著自己不變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