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為何以詭異方式自殺?童年的3個癖好,預示著自殺悲劇的源頭

三毛為何以詭異方式自殺?童年的3個癖好,預示著自殺悲劇的源頭

每個人的內心都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自己。潛意識中的自己即使並不知道發生過什麼,卻也仍然無時無刻不在塑造著自己。從小到大的經歷會一直影響著自己的人生與生活。每個人的人生看似無跡可尋,但從幼時的經歷中,我們總能窺探到幾分蹤跡。

三毛為何會自殺一直都是大家爭論的對象,三毛的奇特童年也一直令人嘖嘖稱奇。三毛作為一個在文壇享譽盛名的作家,為何會選擇自殺?而在三毛的童年中,是否找到她自殺悲劇的源頭呢?

思想奇特而深邃的三毛,在幼年時期就表現出了與常人不同的奇特習慣。而她的童年習慣,更潛藏著她一生命運的秘密。

三毛為何以詭異方式自殺?童年的3個癖好,預示著自殺悲劇的源頭

作為三毛的父親。陳嗣慶在自己的回憶錄中記錄了許多三毛童年時的故事,而通過三毛父親的記載,我們也能看到一個與平時大相徑庭的三毛。

和普通孩子喜歡蹦蹦跳跳,對枯燥的書本不感興趣不同的是,三毛從小便展示出了文學天賦,別的孩子玩耍時,她卻喜歡在家中翻閱書籍。但與別的孩子不同的是,三毛自小還有三個遠遠異於常人的癖好。

孩子的童年總是光明幸福而快樂的,但與別的孩子的天真爛漫,輕快明亮不同,三毛早早的顯示出與年齡不相符的冷淡與沉默。她從小便性格冷淡,習慣獨來獨往。

三毛家的後面是常人談之色變的墓地,但是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三毛對人跡罕至的墓地卻情有獨鍾,時常在墓地中獨自活動。

三毛為何以詭異方式自殺?童年的3個癖好,預示著自殺悲劇的源頭

墓地從來都不是什麼樂園,陰風陣陣,荒草萋萋,沒有一絲一毫的生機與活力。但是小小的三毛卻在別的孩子避之不及的墓地中獨自徘徊。也許性格孤僻的三毛只是想要尋找一個只屬於自己的小天地。與紛紛擾擾的塵世不同,墓地中的三毛能夠感受到無與倫比的自由,一個只有自己才能夠享受的寂靜與安詳。也正是因為如此,只要三毛有空閒,她便會在墓地享受自己的孤獨與自由。

這種常人沒有辦法理解的快活,也許箇中樂趣對三毛來說,也不足為外人道罷。

而三毛的異於常人不止於此,她還有一個說起來有些血腥的愛好,觀看殺羊。

對於普通的孩子來說,躲避生命的流逝,對剝奪生命的行為天生便有著恐懼的心裡。過年的時候,別的孩子都會因為恐懼而遠離殺羊的場所,而三毛卻異於常人的喜歡觀看這一行為。

她對羊生命的流逝,對宰殺時的活動,全都十分著迷,屠刀在她眼中便是畫筆,羊便是畫布。

對於三毛來說,這不是對羊的宰殺,這是用生命來進行的作畫。也許三毛從小對生命與死亡的見解,便遠遠的異於常人。別人眼中的恐怖與殘忍,在她眼中卻是不同的模樣。

三毛為何以詭異方式自殺?童年的3個癖好,預示著自殺悲劇的源頭

死亡即是解脫,是萬物的歸宿與終點,而對於三毛來說,這也是藝術的昇華與蛻變。

三毛的姐姐也回憶過自己異於常人的妹妹,在這位姐姐的心中,自己性格古怪,孤僻的妹妹對死沒有任何的恐懼與反感,恰恰相反的是,妹妹對死亡有著濃厚的興趣。

妹妹七八歲便對嘗試死亡興趣濃厚,三毛的姐姐回憶到,為此,她還曾經用刀在手上劃傷過自己,只是為了能夠體會和了解死亡的滋味。

對死亡興致盎然的三毛七八歲時還有過其他的自殺經歷。曾經三毛家有個大水缸,平時孩子們經常會被家長用大水缸恐嚇,長此以往,孩子們都對水缸有一種恐懼的心理。

可在別的孩子眼中會奪去性命的大水缸,卻讓三毛有了極大的興趣。一次趁家長們吃飯的時候,三毛便做出了自己的嘗試。三毛頭下腳上拍打著水花,嚇壞了父母,當家人趕緊把她救出來時,三毛卻只是平靜地說了一句感謝耶穌基督,沒有任何驚恐或者不適。

三毛為何以詭異方式自殺?童年的3個癖好,預示著自殺悲劇的源頭

可後來的三毛對姐姐說的話嚇壞了姐姐“溺水死去太難受了,我不想那樣死了”說來也怪,這個想法冒出來後,她便被父母拯救了。

不久之後,意外又一次找上門來,三毛在騎腳踏車時不慎掉入了一口井。面對受傷十分平靜的三毛從井中脫險時,居然對著白骨外露的膝蓋微笑著,還說這種傷口很好看,令家人們在十分擔心的同時,卻也不寒而慄。

此外,三毛還有一個十分令人匪夷所思的愛好。那就是拾荒。

三毛出生在炮火連天兵荒馬亂的亂世,為了求生,她從小便與父母四處奔波躲避戰火,從出生的重慶,到南京,上海,臺灣。小小的三毛顛沛流離的童年,也許是她喜歡拾荒的原因。

也正是因為這段流離失所的童年,三毛對《三毛流浪記》中的三毛有著旁人難以言說的感情,甚至把自己的名字都改成了三毛。

三毛為何以詭異方式自殺?童年的3個癖好,預示著自殺悲劇的源頭

從小四處漂泊的三毛,在年幼時便喜歡上的拾荒的感覺,很長時間以來,這是幼小的三毛唯一的樂趣。在旁人眼中失去價值的廢物,在三毛的眼中卻也有著別樣的價值。恰似伯樂與千里馬,三毛便是伯樂,只不過她的千里馬,是常人眼中毫無價值的垃圾。

性格不同於他人的三毛對事物的看法總會十分別致,雖不同於常人,但也有自己的妙處。三毛從不是在意世俗眼光的凡夫俗子,超凡脫俗的她文字也令人感到清新與空靈,深受世人的追捧與熱愛。無論什麼性格的人,都能在三毛的書中找到自己的靈魂。

三毛為何以詭異方式自殺?童年的3個癖好,預示著自殺悲劇的源頭

1991.1.4.一個普通的日子裡,從來對死亡有著濃厚興趣,生來性格孤僻,

不在意常人眼光的三毛,以近乎詭異的方式用絲襪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一個文壇奇才的生命戛然而止。

縱觀三毛的一生,特立獨行的她似乎沒有一件事情符合常人的眼光,但行走在其他凡夫俗子不解眼光中的三毛始終能夠一以貫之自己的信念,活出了一個隨心所欲的自己。寫下無數空靈文字的她,最後也如精靈般離去,也許是我們的眼光不同,但是在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道路上,我們都是平等的,沒有什麼對與錯,只有自己是否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