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氣!騙子冒充老師詐騙家長被抓

如果老師在孩子的班級群內發消息

“請大家交學習資料費”

作為父母的你會怎麼想?

——只要有利於孩子學習,提高成績

就立刻、馬上、交費!

但很抱歉

此“老師”非彼老師

你很有可能上當受騙了!

難道群裡的老師不是自己孩子的老師?

近日

“冒充老師詐騙太倉13位家長”的團伙

落!網!啦!

具體是怎麼個情況?

10月21日,太倉市公安局接到某高級中學高一某班的老師報案稱:有人冒充其身份,在班級QQ群內發佈關於“收取300元資料費”的通知,並附了微信收款二維碼,後陸續有13名學生家長進行了掃碼轉賬,後發現被騙,共計損失3900元!

案發後,太倉市公安局立即組織警力成立專案組開展調查!

解氣!騙子冒充老師詐騙家長被抓

成功串並了全國同類型案件50餘起,初步鎖定了犯罪嫌疑人,在廣東省東莞市一帶活動後,民警馬不停蹄,趕赴當地實施抓捕,現場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查獲作案手機10餘部。

經審訊,上述犯罪嫌疑人對冒充老師身份詐騙學生家長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冒充老師在家長群詐騙的方式

其實在全國都有!

01

解氣!騙子冒充老師詐騙家長被抓

2019年11月4日17時許,黎某到西寧市公安局城中分局北大街派出所報警稱:其為西寧市某中學初中一年級班主任,為了溝通方便,建立了一個QQ家長群,在2019年11月4日15時許,黎某下課後發現有人於當日14時許在家長QQ群內冒充自己的頭像和群內名稱(語文—黎老師),在家長QQ群內發佈了一條消息:“各位家長,學校要交450元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的資料費用,麻煩各位家長配合交到學校的微信二維碼,支付成功後截圖給我看,全校統一,我先通知咱們班的”。在消息的下面緊跟有兩個微信收款二維碼。

黎某發現該虛假消息時已有16位家長受騙,累計被騙人民幣7200元,他在家長QQ群內澄清事實後到派出所報案。

02

解氣!騙子冒充老師詐騙家長被抓

陳老師是酒泉市一所中學的班主任。他們班有一個班級微信群,10月28日晚上10點多,和陳老師同樣姓名、頭像的賬號在微信群裡發佈了一個消息,說期中考試要交資料費150元,希望家長在群裡發紅包方便統計。家長一看是老師發的信息,紛紛將紅包發到了群中,陳老師聽到微信不斷響起的信息提示音,拿起手機一看,嚇了一跳,馬上質問對方,並在群裡告知家長們不能發紅包。可這時騙子已經收取了不少家長的紅包,退出班級群后不知所蹤。經統計,共有22名家長在微信群裡發出紅包,合計3300元。

03

解氣!騙子冒充老師詐騙家長被抓

“誰會懷疑孩子班級群裡老師的身份啊?”11月5日,來到常州市薛家派出所報警的家長錢某稱,“今天孩子老師在家長QQ群裡發信息說要交季度學習資料費,練習題、試卷、模擬試題等資料費是420元,複印費8元,共428元,併發了一個二維碼的圖片,讓家長掃碼付費並截圖發群裡。”由於騙子使用的正是平日裡經常聯繫的“物理高老師”QQ賬號,出於對“老師”的信任,班級群裡陸陸續續有多名家長掃碼支付並截圖發在群裡。隨後,真正的物理高老師發消息,稱自己才下課,對收取學習資料費的事情完全不知情,這才讓這位假“老師”露出原形。

現如今網絡信息高度發達,大多數學校的老師都會建一個QQ群或者微信群,以方便學校與家長雙方之間的溝通交流,更好的督促孩子們學習。

但與此同時,這些家長群也為一些不法分子實行違法犯罪活動提供可趁之機,他們以各種方式混入家長群,盜取或者克隆老師的QQ、微信,利用家長對老師的信任、對孩子的期盼心理,假借“老師”的名義收取各種學雜費、資料費實施詐騙。

看完上面的案例是不是覺得這些騙子很可惡,騙錢居然騙到孩子身上了。那應該怎麼防止被騙呢?蘇蘇給你支招↓↓↓

詐騙的渠道、目標、方式

一、詐騙主要聯繫渠道:QQ群;

二、詐騙作案目標:中小學生家長 ;

三、詐騙作案方式:嫌疑人事先在QQ上搜索學校班級QQ群,冒充學生家長加入群內,進群后更改個人資料冒充班級老師,然後以繳納學校本學期新增教學資料費為名發佈繳費信息,後發送付款二維碼收取資料費用,當受害者掃描二維碼將費用打給對方賬戶後,騙子隨即退出群聊。

切記

一、不透漏

注意保護個人信息,不輕易向陌生人提供透漏。

二、不理睬

對陌生人、可疑電話、短信或者QQ、微信,儘量不接不聽。

三、不輕信

騙子利用學生沒有電話或者上課時電話關機的時間進行詐騙,因為這段時間家長無法及時聯繫到孩子,若接到此類電話,一定要向學校老師或班主任進行求證。

四、多聯繫

平時家長要經常和學校保持溝通,遇到緊急情況要及時與班主任及其他老師核實情況。同時,家長之間也可以通過QQ群等交流工具,加強交流,防止受騙。

五、不匯款

在電話中提到錢,一定要提高警惕,騙子的目的就是騙錢,因此會想方設法要求你轉賬匯款。

六、快報警

如果不幸被騙,要及時撥打110報警,並提供詐騙嫌疑人賬戶號、手機號等信息,將損失降到最低,同時利於警方偵破案件。

蘇蘇再次提醒

多次確認信息的準確性

避免上當受騙

如果不幸被騙

要及時報警

公安機關將依法嚴厲打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