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中國運載能力最強的長征五號火箭將迎來第三次發射


這次發射是長征五號火箭的第三次發射。前兩次一次勉強算成功,一次失敗。圖為第一次和第三次長征五號火箭轉運。

長征五號系列運載火箭我國為了滿足進一步航天發展需要 於2006年立項研製的一次性大型低溫液體捆綁式運載火箭 ,也是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中芯級直徑為5米的火箭系列。

長征五號系列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 ,設計採用通用化、系列化、組合化思想 。中國未來天宮空間站、北斗導航系統的建設,探月三期工程及其它深空探測的實施都將使用該火箭系列。

長征五號於2016年11月3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中首飛成功。

長征五號使用的液氧煤油補燃循環發動機YF-100。

長征五號採用模塊化設計,火箭各組成部分對應不同的模塊:芯一級對應5米直徑火箭芯級模塊,芯二級對應5米直徑火箭上面級模塊,助推器對應3.35米直徑火箭助推級模塊。 各種模塊根據不同方式搭配再加上整流罩等火箭部件就可以形成不同構型火箭。

長征五號的箭體結構分芯級和助推器兩部分,由多個功能各異的部件和組件構成,包括有效載荷整流罩、有效載荷支架、儀器艙、級間段、液氧箱、液氫箱、煤油箱、箱間段、後過渡段、斜頭錐、尾段和尾翼等。

長征五號的生產任務由位於天津濱海新區的新一代運載火箭產業化基地完成。

據最新消息,國家將支持在海南文昌建設重型運載火箭生產、組裝中心。

長征五號在產業化基地完成後將被運送至天津港,裝入專門為大火箭準備的大型集裝箱,由新型運輸船遠望21、22號運輸。經渤海、黃海、東海、臺灣海峽、南海、瓊州海峽等海域,經過五至七天時間,航行約一千八百海里,到達海南省清瀾港西碼頭,再通過公路運往發射場內的火箭水平轉載準備廠房。火箭搭載的航天器將空運至海口美蘭機場,經公路運往航天器總裝測試廠房。

圖為第二次發射時的長征五號,此次發射搭載的是實踐十八號技術試驗衛星,火箭順利離架,但最終未能入軌。

長五遙二順利離架,但最終未能入軌,發射失敗。 讓我們預祝第三次發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