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向左,萬嚮往右,張振新和肖風之間差了多少個V神?

摘要:仔細對比萬向系的區塊鏈佈局,我們會發現張振新的失敗幾乎是必然。

2019年10月5日,國內著名的金融控股企業先鋒集團發佈訃告,稱現年48歲的公司實際控制人張振新先生因多臟器衰竭、酒精依賴、急性胰腺炎經搶救無效,於倫敦時間2019年9月18日在英國倫敦切爾西和威斯敏斯特醫院去世,終年48週歲。

一代金融梟雄隕落了。

從上學到建立橫跨證券、保險、網貸、支付、擔保、財富管理等多領域的金控帝國,再到異國離奇去世,張振新短暫的人生都和金融緊密的綁在了一起。

1971年,張振新出生於內蒙古通遼市,畢業於東北財經大學,23歲就成為了萬國證券大連營業部總經理,2003年成立了先鋒控股集團公司。

到去世之前,張振新的先鋒集團直接控制著30多家公司,其中包含7家上市公司,管理資產超過3000億,而他個人名下更是擁有4架私人飛機及海外數個頂級高爾夫球場,在位於香港灣仔的私人會所內,張振新更是將買來的名畫掛滿了整個走廊。

但是,當時間來到2019年,危機開始爆發。

截止2019年6月,先鋒系所有平臺的借貸餘額超過700億元,其中包括網信平臺的510億元和先鋒系旗下私募基金的200億元。7月23日,張振新在給公司員工的內部信中說到,實體經濟的下滑造成公司資產端質量下降,同時還面臨一些企業和個人惡意討債,公司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不過,正如騰訊新聞所報道,壓垮張振興的最後一根稻草很可能是在資金端緊縮的情況下又重注押寶區塊鏈失敗。

幣圈最大的韭菜張振新

一位熟悉張振新的人透露,從成立先鋒集團以來,張振新的做事風格一直都是自己只管戰略,所有具體事務的執行都是交由自己信任的人來處理,幸運的是在先鋒集團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高管們也都證明了自己確實是值得信任的人。

然而從殺入香港資本市場佈局區塊鏈開始,張振新就成為了某些人眼中最大的“韭菜”。

2013年,張振新出資2.86億港元成為中國信貸控股(即現在的中新控股,股票代碼:8207.HK)的重要股東。這是一隻香港創業板的股票,在成為該股票的實際控制人之後,張振新派出手下的得力干將彭耀傑負責中國信貸的所有業務,正當張振新準備在香港的資本市場大展拳腳的時候,他才發現作為創業板的股票,中國信貸沒有資質通過股票質押進行融資,後續的計劃都成了泡影。

然而,這次香港慘痛的買殼經理也只是他做韭菜被坑的序曲。

事實上,張振新最大的敗筆就是錯誤地估計了加密貨幣市場的形勢,同時投資過於分散,缺乏風險抵抗能力。

2016年,當區塊鏈和數字貨幣開始在全球貨幣火熱起來,張振新對身邊的人說過這是近年來僅有的一次抓住時代潮流的機會,必須要有所作為。

說幹就幹,張振新迅速開始了自己在區塊鏈的佈局,礦機、礦場、交易所、Tokenfund一應俱全。

在礦機和礦場方面,中國信貸科技曾於2016年5月與The BitFury Group簽訂協議,投資了BitFury 6.38%股權,這個舉動也讓張振新在香港區塊鏈界一炮而紅,在2017年張振新還派人遠赴吉爾吉斯斯坦尋找低價電力資源建設礦場,由於手下員工存在中飽私囊的現象,該項目也最終擱淺。中國信貸2017年的年度財報中顯示,張振新的區塊鏈業務收入為2.89億元人民幣,主要來自於挖礦。

然而隨著熊市的迅速到來,礦場遭遇重創,2018年3月,先鋒集團就已經開始轉讓礦場業務,大部分原來高價買來的礦機以不到一成的價格拋售,保守估計,虧損在數億元以上。

除此之外,張振新還邀請瑞銀中國區的CEO陳慶來擔任自己新成立交易所Coinsuper的負責人。儘管如此,陳振新的交易所並沒有如他預期地那樣,追趕火幣,超越幣安,緊緊抓住區塊鏈的投資大風口。張振新去世的消息一出,日交易額本就不高的Coinsuper更是日落千丈,根據非小號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7日下午4點,Coinsuper的24小時交易額為9.6億元,僅佔排名第一的火幣全球站交易額的2.5%,而陳慶本人目前也已經不知去向。

當然,投資區塊鏈的過程中,張振新也沒有放棄嘗試Tokenfund。

2015年底,張振新找來由華爾街投行背景的謝莎在北京代表先鋒集團對外宣佈成立了一隻100億的亞洲金融科技併購母基金,牽頭方有中國華融以及中國信貸科技的股東之一上海新華髮行集團等。然而作為基金管理人,謝莎再沒有公開露面,關於這隻基金的後續情況也沒人提及,更沒人知道到底這隻基金募資了多少錢,又是如何運作的。

先鋒向左,萬嚮往右,張振新和肖風之間差了多少個V神?

回顧張振新佈局區塊鏈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幣圈幾乎所有可能的盈利模式他都有涉足。如今,很多幣圈的老人會感嘆他時運不濟,要是牛市持續的時間再長一些,或許他真的可以改變整個先鋒集團的命運。

然而,先鋒向左,萬向向右,戰略佈局的不同選擇讓張振新與肖鳳的結局相差萬里。

就在10月9號,國內另外一家著名的巨頭企業萬向集團悄然宣佈,自今年 6 月與江西銀行、江西正邦科技達成合作以來,萬向區塊鏈打造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已幫助多家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獲得多筆融資,累計金額超過1億元。

當我們仔細對比萬向系的區塊鏈佈局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張振新的失敗幾乎是必然。

幣圈教父肖風

要說起萬向集團和萬向區塊鏈,有一個繞不過去的名字,就是肖風。

作為國內公募基金最早的一批從業者,在創建博時基金之前,肖風於1992年到中國人民銀行深圳經濟特區分行就職,歷任證券管理處科長、副處長,於1993年進入深圳市證券管理辦公室工作,歷任副處長、處長、證管辦副主任。

1998年,肖風正式下海,開始籌建國內最早的公募基金,博時基金。當時的證券市場,行業亂象一如今日幣圈,投機風氣盛行,莊家操縱股價的現象屢見不鮮,肖風本人也不能免俗。2001年3月,證監會發布對國內十大基金管理公司的檢查報告,指出博時基金股票買賣中操作手法異常,對於時任博時總經理的肖風被罰暫停其基金高級管理人員資格一年。

在此之後,肖風的個人投資風格也開始變得更加穩健,轉向了價值投資為主。2002年9月,博時基金管理公司旗下首隻開放式基金定名為“價值增長”,並重倉藍籌股。伴隨著2003年鋼鐵、汽車、石化、能源、銀行的“五朵金花”行情,肖風名利雙收,據統計,博時價值增長基金在2003年淨值增長率達到34.34%,在當時全部的70多隻基金中名列第一。同時在肖風的帶領下,博時基金在2004年底資產管理規模達到247億元,並於2004年成為國內資產管理規模排名第一的基金公司。

先鋒向左,萬嚮往右,張振新和肖風之間差了多少個V神?

2007年,上證出現了歷史性的高點位“6124”,基金行業也迎來了爆發的一年,博時基金資產管理規模達到2215億元的頂點。

不過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就如同加密貨幣2018年的熊市一樣,2008年10月底,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上證調整到足以令市場都在哭泣的1664點,雖然又迅速反彈到3478點。肖風認為再一次重倉藍籌股的機會到了,不過今時不同往日,這一次市場沒有站在肖風這邊,博時的資產管理規模和淨利潤不斷下滑,截至到2011年上半年,博時基金資產管理規模為1113億元,管理基金資產淨值佔市場比重下降到了4.72%,資產管理規模的排名也滑落至第五位。不幸的是,博時旗下基金份額持有者面對的是博時2010年全年業績虧損86.27億元的局面。

不過就在此時一個人的出現改變了肖風之後的人生軌跡,當時博時基金內部股權發生變動,萬向集團的魯偉鼎對拿下博時基金志在必得,雖然最後未能成功,不過魯偉鼎因此與肖風相識,並將其引入萬向。肖風也由此翻開了自己在區塊鏈行業的壯麗篇章。

萬向區塊鏈的野望

顯而易見,萬向區塊鏈與大名鼎鼎的萬向集團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萬向集團作為中國最著名的民營企業之一,長期主要從事於汽車零部件製造業,近年來開始佈局汽車零部件上下游產業鏈,已經組建成一個涉及汽車、新能源、農業、地產、金融諸多領域的龐大帝國。

萬向系目前擁有萬向錢潮、承德露露、萬向德農、順發恆業等4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權,並參股了華誼兄弟、廣汽集團等14家A股上市公司,同時拿下了大多數金融牌照,如今萬向系員工超過萬人,營收超過1000億,淨利潤也在100億以上,從體量上來看完全不弱於先鋒集團。

然而,不同於先鋒集團,萬向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穩紮穩打的區塊鏈佈局之路。

2014年萬向集團就開始對區塊鏈技術進行研究,2015年年中設立萬向區塊鏈實驗室。根據公開資料,萬向區塊鏈實驗室當時的定位是專注於區塊鏈技術的非營利前沿研究機構,旨在聚集領域內的專家就技術研發、商業應用、產業戰略等方面進行研究探討,為創業者提供指引,為行業發展和政策制定提供參考,促進區塊鏈技術服務於社會經濟的進步發展。

而當時剛剛加入萬向的肖風出任實驗室創始人,通過早期對於區塊鏈的瞭解,肖風看到了技術的顛覆,更嗅到了資本的力量。

2015年10月17日,一場由肖風組織的關於區塊鏈的非正式活動在上海紅象餐廳舉行,見者有份,免費報名。這場活動就是日後著名的“首屆區塊鏈全球峰會”,但當時,它還沒有這樣響亮的名號。

先鋒向左,萬嚮往右,張振新和肖風之間差了多少個V神?

當時,還不知名的V神正是大會最重要的嘉賓,而肖風在當時一眼就看中了以太坊項目,並且邀請V神做萬向區塊鏈實驗室的首席科學家。同時,肖風還為剛剛誕生的實驗室找來了另外一位重量級的合夥人,那就是比特股聯合創始人沈波。

也正是在該屆峰會上,萬向控股在該峰會宣佈將設立一支5000萬美元的區塊鏈投資基金即分佈式資本,為中國首家專注於投資區塊鏈技術相關企業的風險投資基金,由沈波擔任主要管理人,此後投資了ZEC、VEN、NAS等至少60餘個項目,成為國內最知名的早期加密貨幣項目投資基金。

但是,當94央行禁令來襲,肖風手起刀落,將旗下交易所關閉,將已發行加密貨幣清退。那一年,業內人士估算,肖風團隊從ICO中獲取的收益保守估計在30億元以上。

自2016年起,萬向區塊鏈實驗室在推廣與孵化區塊鏈技術的同時,也開始更加註重自身對區塊鏈技術的開發與儲備,同時引入許多區塊鏈技術人才。

2017年初,萬向控股整合了此前在區塊鏈方面的各項佈局,成立上海萬向區塊鏈股份公司,包括萬向區塊鏈實驗室、新鏈空間以及分佈式商業事業群。

從區塊鏈實驗室開始,再到深度綁定以太坊和V神,押寶公鏈崛起,面對監管風暴及時退出,再到近幾年開始憑藉行業影響力舉辦大型峰會,尋找下一個百倍收益風口。可以說,肖風和萬向的每一步都完美踩在了行業發展的正確節點上,才有了今天萬向區塊鏈的成功。

反觀先鋒集團一味追求短期利潤,創始人缺乏戰略目光,最終落得永眠他鄉的下場,難免讓人唏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