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學佛者 遇到 說佛者

當 學佛者 遇到 說佛者

學佛者說: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說佛者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學佛者說:想找個山洞靜修一段時間

說佛者說: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

學佛者說:我要持戒清淨

說佛者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頭坐

學佛者說:我要勤修戒定慧,祛除貪嗔痴

說佛者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貪嗔痴也是空

學佛者說:我們應該精勤訓練自己的慈悲心

說佛者說:等你殺夠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學佛者說:我們要勤修白骨觀,早斷淫貪慾

說佛者說:王妃在左手,貴妃在右手,佛祖在心上

學佛者說:我們在佛菩薩面前應該恭敬頂禮

說佛者說:見佛殺佛,見魔殺魔

學佛者說:我們要守護自己的身口意三業

說佛者說:佛在心中就夠了

學佛者說:我現在聞到五辛是臭的

說佛者說:你估計快走火入魔了


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

據說,當年蘇東坡在黃州時,有一天,詩興大發,做了一首詩: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蘇東坡寫好了這首詩,覺得非常滿意!這時,他想起了好朋友佛印禪師,他想禪師如果看到這首詩,一定會大大的讚賞一番。於是,他立刻把那首詩抄在詩箋上,用信封封好,叫傭人送去長江南岸的歸宗寺,給佛印禪師看。

“八風吹不動”,“八風”是指:稱、譏、毀、譽、利、衰、苦、樂;這八種是人生成敗得失的總和。一般人,每逢好境樂事,都會感到瓢瓢然!而遇譏嘲詆譭,則怒形於色;這首詩是在贊佛,同時卻又暗含著作者有其超然的境界:他能跟佛陀一樣,已達到了心能轉物而不為物轉的地步。

這時,傭人上岸了,他趕上廬山歸宗寺去。佛印禪師讀到蘇東坡的詩時,並不如蘇東坡所預料的讚賞一番,或拍案叫絕,反而感到需要給他一個當頭棒喝;於是,他在那首詩的下端,批上“放屁”兩個大字,交給傭人帶回黃州。

在黃州的蘇東坡,自從傭人去後,便沾沾自喜地在等待著,他滿以為佛印禪師看到那首詩時,一定會大大地讚賞,所以他一心一意在等著佳訊傳來,好不容易等到傭人回來了,他迫不及待地問:“師父看了怎麼說?”傭人說:“他沒說什麼?只在你的詩箋上寫了一些字,叫我拿回,我不懂寫些什麼。”傭人說著,便把那封詩信交給蘇東坡;蘇東坡打開信封,抽出詩箋,看到那首詩的下端,批著“放屁”兩個大字時,不禁勃然大怒,連喊“豈有此理?” 他自言自語地責怪佛印禪師道:“我這首好詩,你不懂得欣賞也罷,竟把它當做放屁!”於是,他決定親自去跟佛印禪師評理,馬上僱船過江,上廬山歸宗寺去。

蘇東坡趕到廬山歸宗寺,氣呼呼地要找佛印禪師算帳,那知禪師早已吩咐客堂的知客師說:“今天不見客。”蘇東坡聽了,火上加油,再也忍受不住了!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三步做兩步地一直奔到佛印禪師的方丈室來,他看方丈室的門掩著,正要舉手敲門進去時,忽然發現門扉上貼著一張字條,端正地寫著:

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

蘇東坡看到這兩句,立刻就明白了,心裡想:“我錯了!”


本末倒置,因果顛倒;你問因他答果,用話佛去代替修佛,大談高境界而不談能到達此境界的方法,大談四聖諦中的滅諦卻不講也不修四聖諦中的道地;這樣的雲端大說已經在佛教界籠罩了很久了,它困惑著信徒們,讓他們把修佛變成了話佛。

在現如今信息氾濫,說法大師如恆河沙的時代怎樣才能建立起正知正見呢?拙見:應該以經為師;最後祝願每位學佛者以三學為利器,早日斬斷無明的繫縛,得解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