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冬天為什麼到現在感覺還不冷?

80後健健


雖然現在各種取暖設備已然很完善了,暖氣、空調、暖寶寶、電暖風等等齊上陣,可是一進冬季,大家還是很關注這個冬天冷不冷,是暖冬還是冷冬,通過啥來預測冬天冷不冷呢?天氣預報當然是一個重要的參考了,不過老人們口口相傳的老話俗語也可以成為一項重要的判定標準。今年專家們就放話了,今年冬天是冷冬的概率基本為零。



全國南北緯度跨度大,南北方的氣候差別還是比較大的,同樣都是北方,人家東北十一之後就漂小雪了,我們山東到現在還是和風暖陽的,完全沒有一個冬天該有的樣子,早在上週就立冬了,仍然沒有感到寒冷。

正常我們家這裡,是每年的十一月中旬供暖,提前幾日開始試供暖,昨天剛好下了幾片小小的雪花,之所以說是小雪花,完全是因為它小的用肉眼幾乎看不到,所以昨天基本上開始陸續供暖了,只是現在供暖仍然覺得哪裡有點不對,看天氣預報室外溫度在零下一度到零上十幾度,可以說氣溫不是很高,實際上體驗感沒有那麼冷,覺得還不至於供暖氣。


最近這幾年很像冬季都不是很冷,一年比一年暖和,我覺得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與我們城市的發展帶來的熱效應還是分不開的。細心觀察的人可能會發現,冬天在城市和農村的溫度不一樣,從城裡回到村裡,明顯的感覺有點冷了,而且內陸會比沿海氣溫高,沿海城市的溫度要低於內陸地區。

城市發展排放的各種熱能、尾氣等等帶來的熱效應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溫度,再加上今年冬季總體上溫度確實較往年高,有研究結果顯示,中東太平洋上的厄爾尼諾關鍵區Nino3.4海區在剛剛過去的觀測中,顯示錶層海溫比長期平均值高出了0.5攝氏度,已經達到了厄爾尼諾閾值,所以今冬不太冷。不過我們也要做好保暖的準備,如今不管是預報還是預測,都不及氣候變化來的快,天氣說翻就翻,說變臉就變臉,有時根本就不按套路出牌。

因此,現在感覺冬天還不太冷,也不要太僥倖,畢竟剛剛立冬,往後的日子總有你冷的想哭的時候。


靈子


講真,今年(2019年)立冬以來到13號全國各地都普遍感覺不太冷,我爸媽生活在河北,往年立冬之後都穿上毛衣棉衣了,今年卻一直都穿著外套。不過這種情況沒有持續太久,昨天給爸媽通電話,他們已經拿出壓箱的棉衣披上了,說昨天氣溫突然下降的厲害,人感覺冷的很明顯,還伴隨著北方呼嘯。

也是在昨天(11月13號)北京發佈了今年以來的第一次寒潮預警,還有大風藍色預警,而這次氣溫下降,北京的氣溫直接下降到了0度以下,白天最高氣溫不過8度,大家也不得不把羽絨服棉衣都拿出來禦寒。

這是今年的第一次寒潮預警,雖然我生活在西部地區的漢中市,但也能感受到這兩天天氣變化,昨天去醫院看望朋友家小孩,發現在醫院兒科部門的住院病人特別多,樓道里都擺滿了病床。所以這個時候冷熱交替,天氣越來越冷,感冒、呼吸道等疾病多發,大家還是多多注意為好。

而至於說2019年立冬之後為什麼過去了那麼多天,很多地區依然感覺不冷呢?其實我在漢中也同樣感受不到今年冬天冷,立冬後我一直穿著夾克襯衫,晚上穿衛衣,昨天我才把毛衣穿上。可是你說近期為什麼感覺不冷呢,我認為與現在大氣變化受到人們生活生產影響,導致溫室氣體增加,全球氣候變暖有關係,再加上今年“厄爾尼諾現象”登陸我國境內,也多少讓大陸氣候變得溫暖。

但是要看整個冬季的氣溫,是否為冷冬或者暖冬,還要持續關注,單憑近期的氣候變化顯然並不靠譜。前陣子氣象局還說今年冷冬的概率幾乎為0,其實都並不能作為絕對參考。整個冬季的氣候要看與往年氣候的平均值對比,往年冬天真正寒冷從三九天開始的,今年的三九是從2020年1月9日開始的,距離現在還有不到兩個月。

此外還要強調一下,立冬節氣是冬天的開啟,但並不代表就正式開始變冷了,實際上立冬之後,大地儲存的熱量還會釋放一段時間,也就是說立冬之後其實天氣還比較溫和,真正的冬天到來還會延後一下,所以現在剛剛立冬,很多地區感覺不到太冷,也是正常現象,但後續的天氣變化,還是要時刻以當時的天氣情況為主。


李阿冰


溫室效應,汽車尾氣排放,工業排放等等造成了天氣異常,今年入秋以後,冷空氣偏弱,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偏高,我在天津呆過十幾年,一到冬天就生爐子,一般供暖最早在十月中下旬,這個往往是冷空氣來得非常兇猛,像今年就屬於冷空氣弱的原故。不過總的趨勢是冬天越來越暖,夏天越來越熱,氣候變暖將是人類面臨的一個很大問題!


沁園春雪144160832


目前的天氣,是很暖和,雖已過了立冬,天氣還真沒有冷下來,我們看看20天的溫度距平圖。

最近20天裡,全國大部分地區顏色偏紅,也就是氣溫高於往年,特別是內蒙古地區、東北、京津冀一帶偏高4~6°C,西藏、黃淮地區偏高2~4°C,江南、西部地區偏高1°C左右,只有廣西、四川等地較往年略低。

近20天內最高氣溫來看,南方地區還是很熱,華南一帶還沒有入秋。從全國來看,天氣暖融融的,特別是北方,一點兒沒有冬天的感覺,而今年立冬已過,樹葉還是綠綠的,好象是霜降節氣沒到呢。

造成天氣比較暖和的原因,主要是今年冷空氣來的比較晚,對於我國,主要受西伯利亞冷高壓的影響,按照往年立冬節氣前,會有一股強冷空氣南下,0°C等溫線迅速南推,黃河以北大部分地區就會有冬天的感覺,清晨會見到結冰現象。我們以北京為例:2018年11月第一次寒潮南下,最低氣溫0°C時間是11月6號,2017年呢是11月3號,2016年寒潮來得最早,是10月23號,而且10月31日最低溫度曾創下-5°C。而現在最低氣溫還是5°C。

冷空氣不願意南下,與大氣環流異常有關,由於太陽射點不斷南移,北半球的氣壓帶與風帶也在南擴,中緯度西風帶近期表現靜穩,擾動較小,給冷空氣南下的機會較少,大部分冷空氣滯留在高緯度地區,等待爆發,但爆發時間一直在拖後,較往年拖後了一週左右,這就使得今年雖已過了立冬天氣,氣溫還很高,天氣還是很暖和。

對於立冬這個節氣,只是黃河流域與氣候相對應,只要說立冬,即使天氣很暖和,也認為是冬天,所以現在不冷,大家反而著急了,對於真正的入冬時間還是以氣象學標準更為合適,才能反映天氣變化。



地理縱橫


正如題主所說,2019年11月8日就已經立冬了,但全國各地主要以晴好暖和的天氣為主,為什麼會出現“冬天不冷”這種現象呢?

在正式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前不久中國氣象局召開的一個新聞發佈會,其主要內容之一就涉及到今年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的問題,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首席葉殿秀表示,我國今年冬天出現冷冬的概率幾乎零。

我們都知道,冬天被分為冷冬、正常冬天以及暖冬主要是以氣候平均值(也稱作常年值)作為判定依據的,我國最新的常年值是以1971年至2000年這30年冬季平均氣溫作為標準,小於、等於或大於這一數值就能對應不同的冬天類型。

根據此次葉工的預測,既然冷冬的概率基本為零,那麼這也就是說我國今年冬天出現暖冬的概率相對很高,正常冬天的概率次之。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今年是厄爾尼諾年,而厄爾尼諾現象主要是太平洋低緯度海域水溫異常升高所引起的一種異常氣候現象,通常會導致極端天氣出現的概率增加,特別是在整個氣候是變暖的大背景下。

我國背靠亞歐大陸、瀕臨太平洋,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因此我國就成為世界上季風最為顯著的國家,簡單的說就是夏季受東南風的影響、冬季受西北風的影響。而厄爾尼諾事件的發生,對亞洲地區來說影響之一就是導致冬季風偏弱,由於我國處在東亞冬季風的下風向,發源於蒙古-西伯利亞的高壓減弱之後,冬季風對我國的影響自然而然也就相應有所降低,說白了就是影響我國的冬季風減弱了,意思就是不像往年那樣喝西北風或者“被凍成狗”了,因此也就不會覺得特別冷。

綜上所述,之所以現在都已經是11月中旬了,還感覺不是很冷,主要是影響我國的冬季風減弱造成的。不過我國冬季風的減弱也會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比方說大氣的擴散能力下降不利於霧霾的擴散、氣溫較往年偏高不利於農作物病蟲害的防護等等。

儘管說今年暖冬的概率較大,但這並不是說所有地方就沒有冰凍雨雪災害的影響,相反由於厄爾尼諾事件的發生,水汽蒸發較大使得空氣比較溼潤,恰好成為降雪的有利於條件。而且,受局部下墊面的影響,部分區域同樣也會受較強冷空氣的影響。因此需要提前做好冬季防寒的各項準備工作。

以上內容,歡迎點評!


地理那些事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下老祖宗留下的農曆!2020年潤四月,差不多也就是要晚一個月的氣候,平時過完春節就開始暖和了!不過2020年正月才相當於平時的臘月!總之一切正常!


五彩斑斕的六


今天已經是陽曆11月14了,我們豫東地區白天的最高氣溫在22父左右,晚上的氣溫在7°左右。到下一個星期才氣溫會下降到13°左右,夜裡的氣溫有可能會達到0°。對於2019年冬天為什麼感覺不冷我是這樣認為的:

首先來說由於厄尼諾現象的影響,導致了最近這幾年我們豫東地區的冬季基本上都是暖冬的現象。

特別是在2018年的時候我們這裡冬季的氣溫也是比較高,從而導致了我們這裡大蒜的“小黃蟲”的爆發。在冬季也出現了乾旱少雨雪的天氣。

其次就是隨著這幾年咱們老百姓越來越富裕和汽車下鄉。現在我們農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小車,小汽車的增加勢必導致汽車尾氣的排放量增加,這也是氣候條件變暖的一個因素。

第三點就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進而導致了綠化面積的減少,這樣的話會導致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及大量工廠的建設。

總的來說對於全球氣候變暖是多方面的原因。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可以留言討論。


豫東小農


看來全國都在感受著11月的暖冬,漠河今年也沒有往年冷,但是這邊下雪了。開始入冬了。

想看雪的朋友,現在正是好時間,不冷,景色還不錯。

一、漠河在哪?冬天有多冷?

漠河縣是中國最北的縣,位於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縣的冬季那是相當漫長,持續8個月之久,從10月開始到來年5月結束,平均氣溫為0.3℃~-28.7℃之間,漠河冬季皚皚白雪,對許多南方朋友來說,漠河的冬季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是小夥伴們也別擔心,只要準備好裝備,大家可以輕鬆去漠河旅遊找北!

二、什麼時候去漠河旅遊最好?

冬季去漠河旅遊最好選在最冷的深冬時節:一般為12月至來年的2月,這個時間是漠河最冷的時候,卻也是最好看的時候,除了各種冰雪景觀和遊玩項目之外,也更容易看到極光盛景。

三、去漠河旅遊穿什麼?

保暖內衣、羽絨服羽絨褲、羊絨衫、棉褲、防水棉鞋、羊毛襪、保暖手套、保暖帽、圍巾還有口罩耳罩都是必不可少的,另外注意:鞋子最好買大一些,因為要穿好幾雙厚襪子~

四、如何抵達漠河?

飛機抵達:目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均有前往漠河古蓮機場的航線,不過一般都會在哈爾濱經停。因此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先去哈爾濱玩幾天,再從哈爾濱飛漠河,飛行1.5個小時左右即可抵達漠河古蓮機場。機場位於縣城西南約10公里左右的地方,打車15分鐘即可抵達。

火車抵達:首先得到達哈爾濱市,之後從哈爾濱乘坐火車前往漠河縣漠河站。硬臥價格大致:279.5/270.5/260.5(下中上鋪),硬座價格152.5,軟臥價格:427.5.

五、漠河遊玩中的交通

包車自由行,如果是一個人出遊提前聯繫漠河小劉預定行程,我們來幫您安排拼團,如果您是2人以上出遊直接確定好出遊時間和人數聯繫漠河小劉預定,我們會提前安排好車輛根據大家的抵達漠河的時間,準時接大家出遊。

當地老司機,全程陪同,管家式服務。帶您一路暢遊!

六、漠河旅遊都有哪些景點

北極村:北疆哨兵、最北郵局、神州北極石碑、最北一家、北極沙洲、最北畫廊、金雞之冠、北望亞口廣場。

北紅村

聖誕村

白樺林

烏蘇裡淺灘

龍江第一灣

額木爾河溼地

九曲十八灣

胭脂溝 觀音山

大興安嶺五六火災紀念館

松苑原始森林公園

鄂溫克馴鹿

七、漠河旅遊都有哪些特殊玩法

潑水成冰

馬拉爬犁

神秘北極光

鑿冰捕魚

最北星空

聖誕老人

雪地摩托、雪圈、滑雪

八、漠河旅遊都有什麼好吃的?

推薦的菜主要有:雪域燉豆腐、烤狗魚、白肉血腸、風乾香腸、小雞燉蘑菇等。一般在漠河,吃飯都在住宿的客棧或民宿解決,漠河縣城相比北極村景區菜價要便宜許多。

九、漠河旅遊住哪裡?

去漠河遊玩一般住宿點都在漠河縣城、北極村景區、北紅村、這幾個地方,相對而言漠河縣城住宿條件最好,選擇餘地最多,有各類賓館酒店和家庭客棧還有青旅,標間通常為150-350之間,青旅床位30-60不等;在北極村景區住宿主要有北極村賓館或者當地民宿,一般價位為100-400一間不等;北紅村只有當地民宿可以住,價格為100-200不等。

十、漠河旅遊線路推薦

【漠河-北紅村-北極村3日經典遊】----漠河小劉推薦

Day1. 漠河接飛機或者火車--九曲十八彎--白樺林--63大橋----龍江第一灣--烏蘇裡淺灘--北紅村(入住);

Day2. 北紅村--馬拉雪橇(自理)--原始白樺林--馴鹿園--北極村(入住);

Day3. 北極村--北極村內遊覽--北極星廣場--松苑公園--5.6火災紀念館--漠河送站。

【漠河-北紅村-北極村4日全景遊】

Day1:接飛機或者火車-北極星廣場-松苑公園-5.6火災紀念館-縣城遊覽-漠河;

Day2:漠河-九曲十八彎-白樺林-63大橋-28站林場-黑龍江第一灣-烏蘇裡淺灘-北紅村;

Day3:北紅村-馬拉雪橇-原始白樺林-馴鹿園-北極村;

Day4:北極村-最北一家-北極沙洲-金雞之冠-觀音山-胭脂溝-漠河。

【漠河-北極村休閒二日遊】

第一天:漠河-馴鹿園-聖誕村-北極村

第二天:北極村-九曲十八彎-五六火災紀念館-松苑公園-漠河送站

【漠河-北極村精品一日遊】

漠河-聖誕村(滑雪場)-北極村-五六火災紀念館-松苑公園-漠河送站

漠河冬季冰雪遊,歡迎你來挑戰!


漠河小劉自助遊


今年目前總算迎來了立冬以後的第一次降溫,北方地區紛紛降雪,對於很多的朋友來說,都在討論今年冬天是不是暖冬?其實對於農業氣候這方面來說最為關注的除了氣象局,老張認為就是我們農民這一行了,因此老張簡單的來談一下這個問題。

每年冬天冷不冷,就要看最冷的那一段時間,而每年最冷的時候就是三九和四九,畢竟咱們數九歌都說了“三九四九冰上走”。不過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不只是城市裡邊的人,還有很多農村出來的年輕人,都已經對數九歌比較陌生了,甚至不知道三九四九到底是怎麼來的。事實上每年的冬至這一天不光寓意著冬天的到來,還是入酒的第一天,每九天為一個九。今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現在才是11月13日,距離冬至還有40天,因此今年這個時候還沒有正兒八經的冷。

細心的朋友的話肯定會發現這兩天氣溫其實已經開始突然驟降,也正因為氣溫突然驟降,所以最近醫院裡面的生意特別好。其實我們農業生產上,老祖宗留下了一句諺語,叫做“立冬晴,冬冰稜”,意思是說立冬這天天氣晴朗的話,那我今年冬天冬至以後天氣會特別的冷,屋簷滴下來的水會直接凍成冰溜子,所以說從咱們老祖宗流傳千年的經驗來說,今年立冬這一天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是一個大晴天,所以今年必是冷冬。

但是從農業生產上來說,老張反而更期待冷冬一些,因為冷冬的話第二年開春出現倒春寒的概率要低一些。除此之外冬天比較冷,莊稼也會少一些病害,開春以後莊稼生長的會更加的順利。但是天氣太冷對於對大多數的居民來說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因為天氣冷意味著日常蔬菜價格的升高,因為從溫室種植到運輸,天冷都是不利好的因素,所以冷冬和暖冬也是各有利弊。


老張談三農


地球,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方,也是我們人類知道的唯有生物生存的地方。因為地球的自轉,才有了白晝和黑夜的交替;因為地球的公轉,才有了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這些都是大自然的神奇之處。太陽每年在南北迴歸線之間移動,有兩次照射赤道的機會,也就是我國所說的春分和秋分;當太陽直射南迴歸線時,是我國的夏至,這天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當太陽直射北迴歸線時,是我國的冬至,這天北半球夜最長,晝最短。

冬天的定義,如果按二十四節氣來說,立冬這一天是我國冬季的開始,北方有“立冬為冬日始”的說法;如果按氣候學劃分標準來說,以後半年候平均氣溫降到10℃以下為冬季;按月份來說,一般認為12 、1、 2 月是冬季,冬季是以冬至為起點,這天也是“冬至數九”的開始,從這天開始溫度就會大幅度下降,到這時候就要多增添衣物了。

那麼,2019年已經快接近12月份,而且立冬已過,理論上已經是我國北方的冬季,但是現在每天最高氣溫還徘徊在十幾度,為什麼到現在2019年的冬天還不冷呢?

首先,我們看一下,厄爾尼諾現象、拉尼娜現象極端氣候頻繁出現的原因,跟我們人類活動加劇,工農蓄魚業迅速發展,人類對大自然無限制的索取,大量燃燒煤碳天然氣等礦產資源,排放大量溫室氣體、加上汽車尾氣大量排放,亂砍亂伐,亂挖亂採,導致地球傷痕累累,滿目創傷,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全球氣候異常,氣溫升高,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升高,“溫室效應”明顯,導致自然災害頻發,包括我是所說的厄爾尼諾現象、拉尼娜現象、城市效應、暴雨、高溫、乾旱、颱風等。

2019年是“厄爾尼諾”年,想必大家都已經領教過了,全球氣候發生了很大變化,高溫、乾旱、強降雨、颱風、海嘯等自然災害不斷髮生。直接表現為:歐洲諸國的熱浪、澳大利亞的高溫、印度的高溫、菲律賓的乾旱、美國的颶風、我國南方的降水偏多、西北內陸的洪澇、華北地區的乾旱等自然災難,都是厄爾尼諾現象強勢的表現。一般情況,厄爾尼諾現象導致氣溫升高,今年厄爾尼諾現象強勢表現到現在一直沒有減弱的跡象,原因是東南信風減弱和地球自轉因素。“厄爾尼諾”年易導致暖冬冷夏,冬季氣溫較其它年份平均氣溫偏高,極端天氣更容易出現。也真是因為厄爾尼諾現象的強勢長期佔據我國北方地區,導致亞洲高壓遲遲未能南下,包括蒙古寒流、西伯利亞寒流和極地寒流勢力難以與厄爾尼諾現象勢力“抗衡”,只能盤踞北方,蓄勢待發,但並未對我國北方造成影響。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覺得雖然2019年已經是冬季,但是我們還是感覺不到冷的原因所在。但是憑已往經驗來講,厄爾尼諾現象後,必然會出現“拉尼娜現象”,兩者是息息相關的,正好相反的極端自然天氣氣候,高溫之後必定出現大幅度降溫天氣,大幅寒冷降溫天氣還在後邊等著我們,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謝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