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看城市印象——千山蟠龍松

千山峰巒疊翠,林木繁盛,在所有的樹木中,松樹佔比百分之四十左右,構成了千山獨特的植被景觀。千山的松樹種類豐富、千姿百態、意蘊橫生,它們或昂首挺立,直上蒼穹;或老枝縱橫,盤根錯節;或小巧纖細,匍匐山岩。

鞍山:看城市印象——千山蟠龍松

放眼所及,漫山遍谷鬱鬱蔥蔥,松濤陣陣,更添無限詩情畫意。奇松怪石是千山美景的獨特之處,千山的松樹不僅奇特、而且古老,百年以上的古松萬餘株。這些古松是年代的記錄者,是歷史的見證者,他們雖飽經風雨卻依然遒勁挺拔,以萬古長青的英姿守護著這一方沃土。

鞍山:看城市印象——千山蟠龍松

今天我們就走近千山的一顆有代表性的古樹,它就是位於香巖寺內的“蟠龍松”。香巖寺,千山五大禪林之一,始建於唐代。香巖寺位於花香四溢的香巖谷內,風景秀麗,名勝眾多,但最為人稱道的,當數寺廟院內的一顆千年古樹“蟠龍松”。蟠龍松位於香巖寺大雄寶殿前的院落中,走進院落,就能見到這一株巨大的古松生長在庭院中央。龐大的樹冠舒展地盤旋在庭院上空,滿眼的碧綠,滿地的陰涼。蟠龍松高約12米,樹幹直徑1.5米,主幹2米處分出八條枝幹,虯枝紛呈。樹冠冠幅20餘米,翠蓋如冠,枝幹蒼勁,伸向八方的枝幹彷彿條條飛龍逶迤騰昇。松幹觸及牆壁則自動迂迴生長,特別是支向大殿的一枝,生長到屋簷處竟然自動升起,令人歎為觀止。古松樹皮爆裂如巨大的鱗片,顯得格外滄桑。

鞍山:看城市印象——千山蟠龍松

關於蟠龍松《遼陽縣誌》有記載:“寺院內古松一株,老幹拿空,蒼皮皴若龍鱗,盤屈結蓋,蔭遮滿院,文人名之蟠龍,題詠甚多。”蟠龍松為1300餘年前的古松,和香巖寺的創建時間相同,是僧人建寺廟時在院內種植的樹還是圍著樹後建的寺廟不得而知,如今可以見到的就是蟠龍松的偉岸滄桑和香巖寺的古色古香和諧共存,成為香巖寺的一大奇特景觀。

千山風景區內有不計其數的蒼松翠柏,但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古樹的卻只有一株,那就是蟠龍松。因為它已有千年樹齡,也因此被稱為千山松樹之祖。自古以來多有文人騷客慕名觀賞讚嘆,題詩吟詠。清太史繆潤紱就有詩讚到“殿前秀古松,枝幹拿空起,清風朗月宵,蒼勁殊可喜。聲飛萬壑濤,陰鋪一庭水。”從古至今,蟠龍松作為千山最有代表性的古樹一直被人們關注和愛護。千百年來,蟠龍松靜處一隅,英姿勃發,成為令人歎為觀止的美麗景觀。

鞍山:看城市印象——千山蟠龍松

然而多年的風霜洗禮也讓這株古松傷痕累累,為了能讓它保持更加旺盛和持久的生命力,古松的守護者們做了很多相應的工作。正是相關人員地大力維護,才讓這顆千年古樹保持著勃勃生機,挺拔蒼勁,亭亭如蓋,從而延續著它獨特的傳奇和經典,也為這顆古樹打下了萬古長青的良好基礎。跨越千年的歲月,閱盡了世間風雲,經歷了滄桑鉅變,蟠龍松依然傲立於千山的崇山峻嶺之間,以它特有的挺拔遒勁之姿吸引著八方來客,展現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蟠龍松是活著的畫,凝固的詩,它成就了經典,書寫了傳奇,就像一面歷史的明鏡,是人們尋奇探幽、解讀歷史變遷的自然史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