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開州區主要的山體,及山峰海拔,全區最高峰2626米

重慶開州區地形可以概況為“六山三丘一分壩”,山地和丘陵佔了一大半,今天就來簡單羅列開州主要的山體。

重慶開州區主要的山體,及山峰海拔,全區最高峰2626米

圖:開州主要山體分佈,底圖自天地圖。

一字梁

一字梁位於開州區東北部,是大巴山南坡的支脈,因山體呈“一字”而得名,主要分佈在雪寶山鎮(原白泉鄉)、關面鄉和滿月鎮內,是東河的發源地,亦是雪寶山國家森林公園景區的所在地。

重慶開州區主要的山體,及山峰海拔,全區最高峰2626米

圖:一字梁部分,圖自祁家偉大帥。

一字梁主峰橫豬槽,在雪寶山鎮境內,海拔2626米,是開州區最高的山峰。此外還有墨架山(2431米)、碑埡口(2437米)等山峰。

界梁

界梁也是大巴山南坡的支脈,在古代以此山作為區劃分界線,故得名界梁,主要分佈在河堰、關面、大進、譚家等鄉鎮內。

界梁主峰磨盤山,位於關面、河堰、譚家三鄉鎮交界地帶,海拔2272米。還有駝背山(1907米)等山峰。

觀面山

重慶開州區主要的山體,及山峰海拔,全區最高峰2626米

圖:毀雞寨。

觀面山從滿月鎮一字梁的墨架山,延伸到高橋鎮齊力場附近,是開州區和四川宣漢縣的界山。其主峰毀雞寨,海拔2218米,是滿月狗兒坪景區的景點之一。

南山

南山對於開州人來說再熟悉不過了,因地處城之南而得名。南山屬川東平行嶺的組成部分,從開州區西南端,一直延伸到渠口鎮,長約60公里,是開州走向最筆直、均勻的山體。

重慶開州區主要的山體,及山峰海拔,全區最高峰2626米

圖:南山,平壩地區為臨江鎮的村莊。

南山主峰假角山,位於臨江、竹溪、長沙、南門四鎮交界處,海拔1208米。還有穆家山(1076米)、大竹山(1126米)、馬塔梁尖(1171米)等山峰。

鐵峰山

鐵峰山同樣是川東平行嶺谷,和南山呈平行分佈,是開州區和萬州區的界山。獅子山海拔1376米。

大梁山

重慶開州區主要的山體,及山峰海拔,全區最高峰2626米

圖:大梁山和三匯水庫。

大梁山位於開州區西北部,同樣是開州和宣漢縣的界山,因山樑雄偉高大故得名。主峰老君包1353米,還有耳子山(1152米)等山峰。有著名的楊柳關戰役遺址。

九龍山

九龍山主要分佈在九龍山鎮內,因有九個主要山峰而得名,屬臺地地形,主峰蛇尾寨1184米,大尖山1160米。

重慶開州區主要的山體,及山峰海拔,全區最高峰2626米

圖:九龍山的梯田。

由於九龍山是臺地地形,山頂部分區域地形平緩,是糧食主產區。

大慈山

大慈山主要分佈在大德鎮內,因古代山頂有大水池而得名“大池山”,後衍生為大慈山。大慈山和九龍山一樣,也是臺地地形,它是二級臺地,臺間地勢開闊,土壤深厚肥沃,是著名的魚米之鄉。

重慶開州區主要的山體,及山峰海拔,全區最高峰2626米

圖:開州城區北部的幾座山。

大慈山一般海拔700米左右,主峰轎頂山1188米。

盛山

盛山因山形如“盛”字而得名,位於開州城區北部,山上上世紀建有盛山公園,是開州最早的公園之一。唐代開州刺史韋處厚《盛山十二景詩》,讓盛山文化成為開州主要的文化符號。頂部輪廓似鳳凰凌飛,又稱鳳凰頭。

重慶開州區主要的山體,及山峰海拔,全區最高峰2626米

圖:盛山公園一角。

迎仙山

迎仙山毗鄰盛山,因山形高聳,呈金字塔形,民間有“伸手就能摸到天”的誇張說法。“迎仙夕照”是古漢豐八景之一。

黃陵城

黃陵城地形高聳,四周陡峭,易守難攻。明末張獻忠農民軍敗官軍於黃陵城之戰。

雞公嶺

重慶開州區主要的山體,及山峰海拔,全區最高峰2626米

中和鎮最高山峰,海拔1028米,因山體似雞公(雞冠)而得名。

中峰山

位於中和鎮和臨江鎮交界地帶,是兩鎮的界山,海拔797米,因地處牛首寨和牛尾山之間故名中峰。

重慶開州區主要的山體,及山峰海拔,全區最高峰2626米

雖然中峰山海拔不算高,但山體四周都是淺丘,故顯得比較巍峨。清咸豐《開縣誌》載:中峰山,在縣西八十里,峰巔雲聚則雨,雲散則晴,土人恆以是卜之無差。

開州還有數不清的山,由於文章篇幅有限,未能一一列出。

參考資料:《地名錄》《開州區地勢》等。部分圖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