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高分9.1,這部令人壓抑影片,如何造就史上最扭曲DC漫畫角色

豆瓣高分9.1,這部令人壓抑影片,如何造就史上最扭曲DC漫畫角色

美國著名媒體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家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在他1985年出版的經典著作《娛樂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中,對現代工業文明社會做出了深刻反思:“毀掉我們的,不是我們所憎恨的東西,而恰恰是我們所熱愛的東西。”

這句話用來形容最新在北美上映、並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影片《小丑》,再恰當不過。

豆瓣高分9.1,這部令人壓抑影片,如何造就史上最扭曲DC漫畫角色

小丑,原本是DC漫畫中著名英雄人物蝙蝠俠的宿敵,在以蝙蝠俠為主角的影片中,小丑是一個不斷在哥譚市掀起犯罪狂潮的最邪惡人物。

他的使命,就是給蝙蝠俠製造一切危機。

但在這部影片中,小丑變成了一個曾經滿懷夢想的卑微小人物,他在追尋自己最為痴迷的美好理想時,卻一步步滑入了變異的深淵。

恰如豆瓣網友“蛋堡的波特”對影片的評價:“它背離了小丑這個角色混亂且無法預知的本質,給了小丑一個悲劇性但可追根溯源的原因。”

豆瓣高分9.1,這部令人壓抑影片,如何造就史上最扭曲DC漫畫角色

《小丑》來源於超級英雄,卻講述了一個社會邊緣人的悲傷故事。

而這個故事,既簡單,又複雜。

要說簡單,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它的劇情:一個社會邊緣人蛻變成罪犯的故事。

但要說複雜,《小丑》的故事又一言難盡。

觀眾儘可以從社會貧富階級對立、原生家庭對人生的影響、夢想幻滅後的絕望、精神疾病患者的痛苦等等無數的角度來分析。

豆瓣高分9.1,這部令人壓抑影片,如何造就史上最扭曲DC漫畫角色

例如有影評人,用洋洋灑灑上萬字來詳細分析《小丑》每一場的劇情細節,以論證整部影片的故事,都是亞瑟因患精神分裂症而幻想出來的。

好的影片就是這樣,極具開放性和包容性,任由他人評說而巋然不動。

豆瓣高分9.1,這部令人壓抑影片,如何造就史上最扭曲DC漫畫角色

亞瑟·弗萊克,是一個飽受精神疾病困擾的哥譚市底層貧民,他與同樣有精神疾病的母親生活在一起,依靠在各種場合扮演小丑謀生。

亞瑟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脫口秀喜劇演員,按照他母親的話來講,“你天生就是要為人們帶來歡笑的”。

亞瑟為了自己的夢想,付出了無數努力,也遭受到更多的挫折和打擊。

豆瓣高分9.1,這部令人壓抑影片,如何造就史上最扭曲DC漫畫角色

生活總是處處與他為敵:被熊孩子和醉鬼毆打、被同事算計、被社會精英歧視,甚至被母親長久地控制與欺騙。

亞瑟在人性的善良與邪惡之間較量糾纏、痛苦不堪。而來自於他生活中的無數敵意、欺騙、背叛、蔑視,成為壓垮他的一根根稻草。

在一個被老闆解僱後回家的夜晚,亞瑟乘坐地鐵時遭遇三個華爾街工作的年輕醉鬼,對方撒酒瘋對亞瑟拳打腳踢。

豆瓣高分9.1,這部令人壓抑影片,如何造就史上最扭曲DC漫畫角色

躲閃中,亞瑟扣動了隨身攜帶的手槍。

槍聲中,兩名醉鬼血濺地鐵,第三名醉鬼魂飛魄散地逃竄,又被情緒失控的亞瑟追上後槍殺。

那一刻,一直被人驅使命令的弱者亞瑟,在暴力中第一次感受到了主宰他人命運的快感,並在這種快感中,看到了他的命運歸宿。

從此不可自拔。

豆瓣高分9.1,這部令人壓抑影片,如何造就史上最扭曲DC漫畫角色

在一次次飽受打擊之後,亞瑟的夢想逐漸幻滅,他開始脫離人性,追逐暴力,滑入了小丑的陰暗世界。

在那個世界裡,暴力是治癒心靈創傷的良藥,也是他通往完美天堂的坦途。

在小丑的面具之下,原本是亞瑟美好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偉大的脫口秀喜劇演員。但最終,小丑的面具,卻成為掩蓋亞瑟陰暗內心的保護罩。

豆瓣高分9.1,這部令人壓抑影片,如何造就史上最扭曲DC漫畫角色

影片的最後,在暴徒橫行、秩序混亂的哥譚市,在“殺光富人、顛覆權力”的無政府狀態下,小丑終於使自己矛盾糾結的內心世界,得到了完美統一與平衡,並收穫了無數的瘋狂崇拜者。

亞瑟已死,小丑現身。

恰如劇中亞瑟筆記中的一句話:“我的死,能讓我的人生更有價值!”

罪惡從此誕生。

這個劇情設置,也是《小丑》這部影片最具爭議的地方。

它在某種程度上,把暴力合法化、罪犯人性化、受害人過錯化,並用一種強大的邏輯演繹,令觀眾不知不覺地陷入模糊的善惡觀之中。

探究兇手的心理、追尋犯罪的原因,這是對犯罪防患於未然的有效社會治理手段。但在這種探究與追尋中,一些人卻走得太遠,以至於模糊了是非善惡標準,把一切罪惡都合理化了。

豆瓣高分9.1,這部令人壓抑影片,如何造就史上最扭曲DC漫畫角色

網絡上把這些人稱為“聖母婊”,名稱粗魯,卻頗為傳神。

他們的邏輯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但卻總是忽略邏輯的另一面:“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在我們生活的真實世界中,身處困境、飽受輕視的社會邊緣人無處不在,但最終選擇犯罪報復社會的,卻總是那麼一小撮人。

歸根結底,還是個人主觀方面的問題。

換句話說,社會背景與成長環境,與一些人選擇犯罪具有相關性,卻不具有因果性。

豆瓣高分9.1,這部令人壓抑影片,如何造就史上最扭曲DC漫畫角色

但有些人卻往往模糊了二者的關係,並在人性光芒的自我陶醉下,為暴力犯罪披上了一層溫情的面紗。

這樣的做法,既不客觀,更是殘忍。

對暴力犯罪者來說,我們可以理解他的犯罪成因和社會背景,但卻不能憑藉這些,對他的犯罪行為予以諒解。

理解,不諒解!這是對待犯罪者最客觀公正的態度。

原諒犯罪者,是上帝的事情,而我們只是負責把他送到上帝那裡!

豆瓣高分9.1,這部令人壓抑影片,如何造就史上最扭曲DC漫畫角色

《小丑》這部影片,儘管充滿爭議,但它卻註定是一部有可能載入世界電影史冊的偉大電影。

我認為,《小丑》這部電影最偉大之處,在於它讓觀眾得以近距離凝視人性的複雜與幽暗,並從這種凝視中,感受到徹骨寒意和深深的無力感。

它天然具有矛盾性,主角亞瑟與小丑,一正一邪合二為一,同時存在於一個精神分裂的軀體內。

兩方都在爭奪這具軀體的佔有權,並在反覆拉鋸戰中,將人性的複雜與幽深,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豆瓣高分9.1,這部令人壓抑影片,如何造就史上最扭曲DC漫畫角色

《小丑》對於人性的探究,如同刀刻斧鑿般深入骨髓,對於生命的思考,如同哲學家般悲憫遼遠。

加之主演傑昆·菲尼克斯對小丑那沉入靈魂的演繹,讓我感受到了偉大影片應該具有的直擊人心的力量。

豆瓣高分9.1,這部令人壓抑影片,如何造就史上最扭曲DC漫畫角色

在影片中,亞瑟因為患病,總是會在不恰當的場合抑制不住地大笑,而在一次大笑過程中,亞瑟卻因為痛苦而流下了眼淚。

這個畫面,是整部影片最令我震動心扉的。

它將亞瑟那糾結矛盾痛苦的精神世界客觀化,作為影像呈現給觀眾,並永遠留在了一部偉大的電影之中。

豆瓣高分9.1,這部令人壓抑影片,如何造就史上最扭曲DC漫畫角色

展現人性的矛盾,是偉大影片之所以能載入史冊的關鍵點,因為它揭示了人類自古至今永遠無解的命題:人是天使與魔鬼的複合體。

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販夫走卒,無論是偉大者、高尚者,還是渺小者、卑鄙者,無一例外。

豆瓣高分9.1,這部令人壓抑影片,如何造就史上最扭曲DC漫畫角色

小丑那張面具之下,就是我們幽深而陰暗的內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