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剂,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对的!这样选,药到虫死

今天又来给大家介绍农药啦,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杀虫剂的作用方式。我们每次选杀虫剂的时候,看介绍说药剂具胃毒作用、触杀作用、内吸作用、熏蒸作用等等,这些作用是什么意思?我们平时常用的杀虫剂分别是什么作用方式?效果如何,哪个作用方式效果好?看文章一 一给大家介绍吧。

作用方式

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并到达作用部位的途径和方法就作用方式。常规杀虫剂的作用方式有触杀、胃毒、熏蒸、内吸四种,其中内吸是种特殊的胃毒作用。特异性杀虫剂的作用方式有杀卵、引诱拒食、驱避、调节生长发育过程等。

1、胃毒作用

杀虫剂被昆虫取食后经肠道吸收进入体内起作用,引起害虫中毒死亡的方式称为胃毒作用。

条件:昆虫无拒食现象,无呕吐,排泄较慢(但大量、剧烈的排泄也可因脱水而死亡),易被中肠吸收。胃毒剂必须经口,所以适口性是最为重要的,有时可直接左右其毒力和药效。胃毒作用可用于各种口器的害虫。尤其是咀嚼式口器的害虫,主要有鳞翅目幼虫(如潜叶蛾、斜纹夜蛾等)、鞘翅目害虫(甲虫类,天牛、象甲、金龟甲等)、直翅目若虫和成虫(蝗类、蟋蟀、蝼蛄)、膜翅目幼虫和成虫。胃毒性强的杀虫剂对这类害虫防治效果最为显著。

杀虫剂,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对的!这样选,药到虫死

柑橘上常见害虫口器类型介绍:

1)咀嚼式口器,以咀嚼植物或动物的固体组织为食

咀嚼式口器危害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造成各种形式的机械损伤,例如,取食叶片造成缺刻、孔洞,严重时将叶肉吃光,仅留网状叶脉,甚至全部被吃光(象甲、斜纹夜蛾);钻蛀性害虫常将茎杆、果实等造成隧道和孔洞等;有的钻入叶中潜食叶肉,形成迂回曲折的隧道;有的啃食叶肉和下表皮,留下上表皮似开“天窗”(潜叶蛾);有的咬断幼苗的根或根茎,造成幼苗萎蔫枯死;还有吐丝卷叶、缀叶等。


杀虫剂,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对的!这样选,药到虫死


象甲取食危害叶片


2)刺吸式口器,口器形成了针管形,用以吸食植物或动物体内的液汁。这种口器不能食固体食物,只能刺入组织中吸取汁液,如蚊、虱、椿象、蚜虫等,刺吸取植物汁液的害虫,防治时药物最好具有内吸渗透性,能渗透进植物体内部。

常用的胃毒杀虫剂有:吡虫啉、噻虫嗪、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甲维盐、虫螨腈、啶虫脒等。

杀虫剂,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对的!这样选,药到虫死

啶虫脒,杀蚜虫,胃毒和触杀作用


2、内吸作用

可以被植物体(包括根、茎;叶及种、苗等)吸收,并被传导运输到其他部位组织,在植物体内疏导、扩散、存留或产生更毒的代谢物,当害虫刺吸带毒植物的汁液或食带毒植物的组织时,使害虫中毒而起到毒杀作用,持效期一般都较长,内吸杀虫剂还可用于防治那些藏在荫蔽处为害的害虫,如在叶背面的木虱、蚜虫、蚧壳虫、红蜘蛛等,尤其钻蛀树干的天牛,必须要用强内吸性的药来进行防治。


杀虫剂,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对的!这样选,药到虫死


杀虫剂,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对的!这样选,药到虫死


天牛幼虫钻蛀危害

内吸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较强的水溶性;一定的脂溶性;一定的稳定性和最终可被分解性;以及较强的毒力。

内吸剂为一类特殊的胃毒剂。可使用喷洒、拌种涂茎、施毒土等方法施用。

常用的内吸杀虫剂有:双甲脒(兼有胃毒、熏蒸、拒食、驱避作用)、吡虫啉、噻虫嗪、噻虫啉、烯啶虫胺等。

3、触杀作用

杀虫剂接触害虫的表皮或气孔渗入体内起作用,使害虫中毒死亡的方式成为触杀作用,可用于各种类型口器的害虫。

要求:药剂具有一定程度的脂溶性,同时也必须有一定的水溶性,这样才能穿透昆虫体壁,而起到活性作用。

菊酯类、茚虫威、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氟啶脲、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等

杀虫剂,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对的!这样选,药到虫死


4、熏蒸作用

药剂在常温下以气体状态或分解为气体,通过害虫的呼吸作用从气门进入虫体,使害虫中毒死亡。

要求:药剂有一定的蒸气压,且易达到有效剂量(气化后成分子状)应与烟剂区别,烟剂靠高温而使药剂升华,成为微小颗粒附着于虫体后而靠(主要靠)触杀作用杀虫的

当熏蒸剂在空气中的浓度大于害虫的致死浓度,才能起到毒杀作用。因此,熏蒸剂一般适用于具有一定温度的密闭空间,如防治粮仓、货仓、库房、蔬菜暖房或车、船内的各种害虫、病菌。在田间很少用单独的熏蒸剂,通常用的是兼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的杀虫剂,如毒死蜱(已禁用)、阿维菌素(微弱的熏蒸作用,可灌根防治根结线虫)

杀虫剂,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对的!这样选,药到虫死

5、拒食作用

昆虫的取食分为4步:①寄主识别和定位;②开始取食;③持续取食;④终止取食。凡是影响第②或③的物质,就可称为拒食剂。

或者可影响昆虫的味觉器官,使其厌食或宁可饿死而不取食,最后因饥饿、失水而逐渐死亡,或因摄取不够营养而不能正常发育的药剂。如拒食胺、杀虫脒、吡蚜酮等

杀虫剂,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对的!这样选,药到虫死

6、忌避作用

施用于保护对象表面后,依靠其物理、化学作用(如颜色、气味等)而使害虫避而远之(不愿接近或发生转移、潜逃现象),从而达到保护寄主植物目的。

驱避剂:趋避剂本身没有杀虫能力,但可驱散或使害虫忌避,远离施药的地方,具这种驱避作用的药剂为驱避剂,如樟脑丸、避蚊油等。几种楝科植物对桔蚜均有定的忌避活性。番茄抽提物对小菜蛾具有明显的忌避、拒食、及抑制产卵作用。

高效氯氟氰菊酯、驱鼠剂

7、引诱作用

使用后依靠其物理、化学作用(如光、颜色、气味、微波信号等)或其它生物学特性,可将害虫诱聚而利于歼灭的药剂。

引诱剂:各种昆虫性信息素。能将害虫诱引集中到一起,以便集中防治,一般可分食物引诱、性引诱、产卵引诱三种,如糖醋液、性诱剂等。如果实蝇诱剂

含有对桔小实蝇具有强烈吸引作用的诱饵成分。雄蝇舔食饵剂后促进其与雌蝇交配,相互传染毒素,有效防治雌蝇在果上产卵为害,具有防效显著,经济省工,使用方便,安全环保的特点。

杀虫剂,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对的!这样选,药到虫死


8、不育作用

被害虫取食或接触后,可影响昆虫生育、繁殖不育剂如烷基化剂、六磷胺、不育特、喜树碱等

9、生长发育调节作用

通过造成昆虫生长发育中生理过程的破坏而调节昆虫的生长、发育,打乱其正常节律,使昆虫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完成世代繁殖。

生长发育调节剂:保幼激素类似物、几丁质合成抑制剂、蜕皮激素类及抗保幼激素类等。

最常用就是虱螨脲,通过对几丁质的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于昆虫幼虫、阻止蜕皮过程,影响昆虫表皮的形成而杀死害虫,对害虫兼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对鳞翅目幼虫特效,可有效防治斜纹夜蛾、潜叶蛾等幼虫,还可有效防治锈蜘蛛。

了解杀虫剂的作用方式,针对害虫的特性选择适合的杀虫剂,才能事半功倍,一次就打下来,尤其是有些很难打的虫,如蚧壳虫,体表又一层蜡质粉,触杀型的药很难突破蚧壳虫坚硬的体表起作用,所以需要内吸性的药,传导到植株各部位,蚧壳虫取食过程中就会中毒而死,而且持效期长,果农反映用雷宽打蚧壳虫的效果很快,能明显看到蚧壳虫脱落。


杀虫剂,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对的!这样选,药到虫死

内吸性药剂打蚧壳虫


杀虫剂,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对的!这样选,药到虫死

内吸性药剂打蚧壳虫

以上的分享就到这里啦,期待您的转发,收藏和点赞哦,没有关注的朋友可以关注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