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軍隊裝備好,東北地理位置優越,為何東北軍不與日軍開戰?



這是一個虛假前提的問題,之所以很多人說張作霖的軍隊裝備好,是與關內的其他軍閥相比較而言的。張作霖的軍隊和日本關東軍來比較,不管是訓練還是裝備,都沒有任何優勢。

說東北地理位置優越,更是有一點扯淡。東北大部分地區都是平原,更有利於現代化的軍隊作戰,機械化的部隊機動性會更強,日本人在這一地區作戰優勢比東北軍要強得多。


在抗戰中間,把日本人打得鬼哭狼嚎的湯恩伯集團在大多數時間都把自己的軍隊放在大山裡,並且每天都變更駐軍的位置。一來是為了迷惑日本人,二來方便佔據有利位置,出其不意的消滅日本人。

張作霖在世的時候,他手下的東北軍也是叫東北軍也是同一時期,那時候的瀋陽還叫奉天。改名為瀋陽使張學良宣佈改旗易幟以後的事,奉軍改為東北軍基本上也是同一時期的事。

張作霖的軍隊和日本人打仗根本就打不過,躲還來不及,為什麼要和日本人主動開打呢?更重要的一點,這根本就不符合張作霖的大戰略和當時東北的需要。

不管是北洋政府還是南方的革命黨,都非常希望能夠控制東北地區。北方的蘇聯和東邊的日本更是對這一地區虎視眈眈,早在甲午戰後日本和俄國就想吞併中國東北,但在列強的干涉下被迫中止。

當張作霖走上東北地區的重要領導崗位後,他就第一時間提出了“奉人治奉”的口號,拒絕北洋政府派人來管理東北。在對外關係上,他利用日本和蘇聯的矛盾,讓他們相互牽制,都沒有辦法完全控制東北。

張作霖更是發揮東北大忽悠的本色,讓日本人給他提供了大量的軍事和經濟援助。也正是在日本人的幫助下,東北成為當時現代化程度最高和軍事勢力最強的地區,東北的兵工廠更是亞洲一流。

為了防止東北被日本和蘇聯侵略,張作霖更是數次擴大了東北的軍隊數量。但張作霖的對外軍事戰略基本上是防禦性質的,他不希望和日本和蘇聯開戰,更加需要的是保持一個地區的均勢。

當然張作霖是希望能夠統一中國的,這個草根出身的奉系軍閥第一領導人希望能夠創造更多的奇蹟,遠遠要超過從一個街頭混混成為東三省第一軍政長官的夢想。



日俄戰爭結束後,日本就佔領了中國的大連和旅順這兩個出海口,並派駐了一些軍隊。同時日本在東北大修鐵路,沿鐵路線進行駐軍,這就是日本關東軍的前身。

隨著日本的野心越來越大,派駐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數量越來越多。在九一八事變前,日本關東軍的數量大概維持在4萬多人。巔峰時期的東北軍大約有40萬人,海陸空兵種俱全,是當時中國裝備最好的軍隊。


雖然日本關東軍只有4萬多人,但日本在朝鮮仍有相當數量的駐軍。並且日本在吞併朝鮮後,組建有朝鮮旅團,和臺灣旅團一樣,都參加了侵華戰爭。

如果張作霖貿然和日軍開戰,當然應該能夠打敗日本關東軍。但是不甘心失敗的日軍可以源源不斷的從朝鮮和日本本土調集軍隊到東北來參戰,這樣的情況下東北軍就沒有任何優勢,只能是待宰的羔羊。

如果日軍敢主動和張作霖的軍隊開戰,張作霖一定會下令還擊的。鬥爭是合作的手段,合作是鬥爭的目的。張作霖雖然時不時的給日本人耍耍小脾氣,給日本人一些臉色,只是在告訴日本人自己不好惹,並不是想和日本人翻臉。

如果張作霖真的和日本人打仗了,東北很有可能順理成章就被日本人佔領了,這是張作霖不願意看到的。因此儘管張作霖不喜歡蘇聯和日本,但一直和這兩個國家打交道,讓他們相互牽制,為自己利用。

張作霖不願意做的事,張學良做了,蘇利亞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張學良企圖收回中東路,和蘇聯人打了一仗,最終輸得非常慘。不僅沒有討到任何便宜,連熊瞎子島也輸給了日本人,直到前些年才從俄羅斯手中要回來了一半。

更嚴重的是,中東路事件讓張學良和蘇聯人徹底翻臉了。沒有了俄羅斯人和日本人叫板,東北地區的戰略平衡就被打破了。日本人佔領東北的野心就變得越來越大,並且成為可能。

在這樣的情況下,九一八事變爆發了。在日俄戰爭中,俄羅斯輸給了日本。在中東路事件中,張學良輸給了蘇聯。膽小如鼠的張學良認為:東北軍打不過蘇聯紅軍,蘇聯紅軍打不過日本軍隊,最終得出一個結論,東北軍根本不是日本軍隊的對手。

在這樣的推理下,張學良選擇了對日本的不抵抗政策。很快東三省就淪陷了,在這時候張作霖的墳墓還沒有修建完畢,最後還是在漢奸張景惠的主持下才最終下葬。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東北軍根本就不是日軍的對手。如果在局部地區進行戰略防禦還是有可能成功的,主動進攻就是找死。張作霖死後不到兩年,東北的變局足以證明這一點。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張作霖的腦袋是比較清醒的,他們家大少爺和張作霖比起來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新知傳習閣


張作霖的奉系可是當時軍閥中的佼佼者。

陸軍有二十個整編師、再加上三支海軍艦隊和空軍部隊,兵力三十五萬有餘,飛機三百多架,戰艦噸位幾乎佔據全國九成。可是有如此的軍事實力,張作霖卻不與佔據東北的日軍開戰,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奉系軍閥受到日本的扶持

雖然張作霖被日軍炸死,但在早期是受到日本扶持的,可以說是互相利用的關係。

1904年,在東北爆發了日俄戰爭,兩大帝國在我國境內肆意妄為,張作霖處於夾縫中求生存的尷尬境地。為了謀求自身的發展,張作霖堅持“利益至上”的原則,日俄誰給予的好處多,他就幫助哪一邊。

▲日俄戰爭漫畫

戰爭結束後,張作霖同日本簽訂互助盟約,日本也以戰勝國的身份傲立於東北,而當時負責東北事務的盛京將軍為了安撫日本和張作霖,便授予他五營統帶的職位。

就是在這樣的利益關係下,張作霖靠日本扶搖直上,從小土匪一路幹到了東三省巡閱使;而日本也獲得了在東北的礦產、土地、鐵路、駐軍等一系列特權。

論實力,奉軍打不過日本

不要看奉軍是國內軍閥的龍頭,但是跟日本比起來,實力還是懸殊很大的。

單從日俄戰爭來看,前期俄國是有十分大優勢的,而且各界普遍認為俄國會大獲全勝,可結果確實日本後來居上,不得不讓人重新審視這個小國。

▲“九一八”事變

之後張作霖逝世,張學良也一直在對日本的恐懼之下,自認為東北軍隊是敵不過的。到了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仍然下令不與抵抗,擔心的就是部隊被日軍殲滅。

所以光看這些就能發覺日軍的力量有多強大,奉軍從一開始就輸在了心理上。

國內局勢的因素

張學良帶領下的奉軍做出一個重大決定——“易幟”,加入民國政府。

▲東北易幟

當時蔣介石心中一心消滅大西北的我軍力量,完全無暇顧及東北境內的日軍,如果奉系同日本開戰,非但不會有支援力量,還有可能引起蔣介石的不滿。

張學良十分明白這一點,到那時自己將沒有任何的依靠,腹背受敵必將滅亡,所以考慮到生存問題,他堅決不會與日本開戰的。


一介草寇


在東北奉系軍閥幾乎是一手遮天,張作霖的一句話就是東北的聖旨,張作霖執政時期對日本是強硬的主戰派,日本人開除豐厚的條件,但張作霖一直沒讓步,奉系軍閥在鼎盛時期,實力相當強大,擁有30萬東北軍要錢有錢,要兵有兵,要糧有糧,要武器有武器,日本人想要入侵東北,都需要看張作霖面子。

日本人在東北的勢力發展緩慢,張作霖成為日本人吞併東北最大的絆腳石,日本想攻佔中國東北的野心越來越強烈,最後日本弄了個“皇姑屯事件”張作霖被炸死在坐火車上。張作霖一死,張學良雖然接管奉系軍閥的軍隊,但以前跟他爹的老人大部分不聽他的話。

1928年年底張學良通電南京,宣佈東北易幟,發生918事件後張學良對局勢作了錯誤判斷,認為日軍只是挑釁和試探我軍部署而已,不會有大部隊進入東北。聽從蔣介石的不予抵抗使守軍一觸即潰,東北失陷。

胡適在日本佔領東北後文章中寫過張學良他的罪過,總括說來,至少有五點:

其罪一 自己以取咎取怨之身,明知不能負此大任而偏要戀棧,貽誤國家。

其罪二 庇護湯玉麟,縱容他禍害人民,斷送土地。

其罪三 有充分時間而對熱河、榆關不作充分的準備。

其罪四 時機已急,而不親赴前線督師,又至今還不引咎自譴。

其罪五 性情多疑,不能信任人,故手下無一敢負責做事的人才,亦無一能 負責自為戰的軍隊。事必躬親,而精力又不允許,部下之不統一, 指揮之不統一……都由於無一個人肯替他負責任。


探索異視野


張作霖是個有本事的人,但是他也有他的侷限。雖然他文化不高,但是他“武化”非淺。張作霖的東北當時治理的並不算好,原因便是他這個人太喜歡窮兵黷武了。當上了東北王以後,他便幻想著統一中國。從1917年到1928年,他前後五次入關,把東北幾乎是搞得山窮水盡了,東北的經濟已經崩潰了。這一點看看東北當時的軍費開支就明白了。

1917年,總收入1000萬元,軍費佔據80%;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花了3000多萬元,軍費佔據了81%;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花掉了1.5億元,軍費高達95%。

從1917到1928年,張作霖劃掉了六七億的軍費。有時候為了湊錢給張作霖打仗,他直接向當時東北各地攤派,什麼招都想得出來。比如印紙幣、種植鴉片、發彩票等等。

所以當時就有人反對張作霖這麼幹,比如王永江。他是負責體張作霖理財的,對東北進行了今年的改革,結果發現是徒勞的,因而最後辭職了。原本東北的發展還是非常好的。可是由於長期的戰爭,使得東北各省的財政都入不敷出,各地由於經濟崩潰而工人罷工。更重要的是由於張作霖一心想要入關決一雌雄,使得日本人趁機在東北發展壯大了。以滿鐵和關東軍為代表的日本在東北經濟和軍事中以及佔據了壓倒性的優勢了。

即使花了這麼多錢,買了這麼多裝備,他的部隊戰鬥力也不強。因為他的軍隊是軍閥部隊。對於這一點,北伐的時候就表現得特別明顯了。孫傳芳、吳佩孚的實力不亞於當時的張作霖,可是結果呢?他們還不是被國民革命軍打得落花流水。玉帥吳佩孚還是第一個登上時代週刊的中國人,無論是才幹還是人品,都是當時的佼佼者。張作霖的部隊遇到日本人可想而知。


歷史是什麼


東北軍在國內與其它軍閥比力量不差,但與當時日本比就不行了,甲戰後的日本發展正盛,日俄戰爭打敗東北俄國,一戰中還打敗山東德軍,而東北軍在中東路事件中被俄軍完敗,後來在西北和八路軍交戰時也表現一般,東北軍強也是徒有其表吧。

開個錘子戰,東北軍外有日本人和俄國人內有各地軍閥混戰。稍有不慎就會全軍覆沒,而且當時的日本已經進入工業國家拿什麼打贏他嘛。就連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他兒子張學良也沒有敢報復,918事變張學良更是沒有敢放一槍愣是二十多萬人被日本兩萬人追著打。

中東路事件讓張學良看清了自己的軍隊根本不是日俄的對手, 他低估了日本會發動全面戰爭。所以選擇保留實力,不挑起事端。包括蔣介石也要張學良忍辱負重。 不管張學良怎麼不抵抗,他促使國共合作,全民抗日,這就夠了。他的後半生也付出了代價,所以你們這些罵他的人, 好好想想你們有什麼建樹、 你們有什麼資格?張作霖要的是三足鼎立,奉日俄三方平衡,互相牽制,尤其是日俄的互相牽制,如果打破平衡,對自己不利。而且沒有理由跟日本開戰啊,東北張作霖說了算,是三方勢力最強大的。
日本侵華原本沒有那麼強大,張學良將亞洲最大兵工廠瀋陽製造所供手相讓還有大批飛機.大炮.坦克和軍械使日本強大了,張學良是中華民族的罪人日本人的大功臣!在918當晚,由東北邊防軍司令參謀長榮臻親自下達給各部的命令就是嚴禁抵抗,我不否認有部分東北軍有氣節,有骨氣,但是絕對不包括把張作霖屍體都丟給日本人的張學良(有興趣的話,你可以去看看張作霖到底是讓誰下葬的?)。世人說了100年,可是當年的不抵抗命令這一紙傳說中的電文卻沒有任何一個人看到,不過有蔣介石和孫科先後發文讓張學良抵抗的電文至今還留有白紙黑字。
日本沒有佔領東三省的時候,兵力全國只有二十多萬,佔領東三省後,獲得大量資源,包括兵工廠,國力才大大增強,才大量擴充軍隊的,否則根本沒錢,一要是東北拼死抵抗,實行焦土政策,小日本根本沒能力打那麼久!

歷史深度揭秘


因為東北軍戰鬥力非常低下。

我這裡就不談張作霖就是靠日本人扶持才能坐上東北王寶桌這件事,也不談東北最大的出口項目:大豆出口其實是把大豆賣給大連的日本外貿公司這件事,我就談談東北軍。

首先,東北軍高級軍官指揮能力極差,張作相、張景惠、湯玉麟均是土匪出身,幾乎不具備指揮近代軍隊進行作戰的能力;別說這些鬍子老兄弟,即使楊宇霆這樣的“士官系”領袖,其在江蘇之無能令人瞠目結舌,他帶著奉系兩個師去做江蘇督軍,不但把江蘇本地軍官全都得罪了,在得知孫傳芳率江蘇軍人反奉的消息,連軍隊都不要,連夜坐著壓道車跑到濟南向張宗昌救命。就連姜登選都忍不住評價為“我與麟閣結交有年,今始識其無能。”

而接受過完整軍事教育的少壯派東北軍軍官如郭松齡、王以哲又和楊宇霆、張景惠這些老人關係極差,幾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這樣的高級軍官,這樣不團結的軍官團,怎麼去和日本打?

說完軍官再說士兵,長城抗戰日軍對東北軍士兵素質評價極低,認為東北軍挖戰壕還很巧妙,可是實際作戰時卻非常不沉著,往往距離很遠就開始放槍,完全暴露陣地火力配置;基層士兵毫無主觀能動性可言,需要反衝鋒時必須連、排長帶頭,而連、排長犧牲後往往一鬨而散,這樣的軍事素質如何能和日軍開戰?

說完軍官士兵,再說說東北軍引以為傲的“軍工產業”。

應該說張作霖父子還是辦了許多軍工企業的,部分武器也可以自造,但是這些軍工企業和奉系許多產業一樣,外強中乾,奉系軍工企業研發、逆向製造能力極差,甚至還不如處於兵荒馬亂的關內鞏縣兵工廠。

以東北軍大量裝備的性價比很高的奧地利式77毫米野炮為例,原廠炮射程為12000米,奉系軍工廠在有外國顧問情況下,仿製的77炮射程只有10000米,而張學良經過中原大戰,權勢達到頂峰,順便控制了鞏縣兵工廠,鞏縣兵工廠遂獲得全套圖紙開始也開始仿製77炮,結果鞏縣兵工廠仿製炮射程為11000米。

真是呵呵,呵呵。

軍官不行、軍人不行、軍工更不行,請問東北軍和張作霖哪兒來的底氣和當時已經是列強之一,日俄戰爭中戰勝過俄軍的日本軍隊開戰呢?


蘭臺


東北地區的重要,那裡有蘇聯勢力,日本勢力,和張作霖勢力。

張作霖想獨立於蘇聯,日本之外而有自己的獨立權。

張作霖利用蘇聯制約日本,又利用日本製約蘇聯。

而日本,蘇聯,都想拉攏張作霖,把他拉到自己一邊,又都拉不過去。

而張作霖利用東北地區的得天獨厚的優勢,使自己在軍事力量上,全中國數一數二。很有可能成為統一中國的最強力量。

這時還有一雙眼睛在看著東北,這就是南京蔣介石政府。

蔣介石不想看到張作霖強大起來,這股勢力對蔣介石政府威脅最大。

所以老奸巨猾的張作霖,誰也不能夠把他怎麼,但是都想除掉東北這股勢力,日本想,南京蔣介石政府更想除掉他。

蘇聯不想看到日本人佔據東北,這對蘇聯遠東地區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但是蘇聯真想在東北建立一個由共產黨領導的政權,共產黨取得在全中國的勝利。

張作霖死了,他一死,各方勢力都把眼光放在他兒子張學良身上,看到東北形勢朝著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

張學良在父親死後,衡量了他自己認為的輕重,他投靠南京國民黨政府,改旗易幟。想依靠南京的國民黨作為靠山,使自己能夠在東北生存下來。他和他父親一樣,不想離開東北。

最想要張學良這條魚脫離水的,並想削弱東北這股勢力的是誰呢?

最後張學良被調進了山海關,關裡,日本從新培植了滿洲國傀儡政權,清朝的后帝溥儀成為了名譽上的滿洲國皇帝。日本實際上成為了東北地區的控制者。而蘇聯從此遠離了東北,成為了過去的記憶。

張學良和東北軍,從此開始滑坡,朝著消失的方向,越來越快的滑落下去。


寶樹白石


(本文由桌面戰爭兵棋原創撰寫,圖片來源於網絡。“桌面戰爭兵棋”專注于軍事領域的耕耘,堅持原創,堅守初心。歡迎您的指點。)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一下張作霖的發家史。張作霖是綠林馬匪出身,後被清政府招安。北洋時期被任命為第二十七師師長,正是這一時期日本人找上了張作霖,並大力扶持最終幫助其登上了東北王的寶座。可以說張作霖能夠維持東北局面,甚至在郭松齡反奉報銷東北軍大量骨血的情況下還能坐穩東北王的位置,與日本人的支持密不可分。雖然老張骨子裡還是看重民族大義的,但是讓其吃完飯馬上摔碗還是有很多客觀原因掣肘的。

一、東北軍之所以裝備好,一個是因為日本人援助的武器,另一個是因為有全國最大的兵工廠——瀋陽兵工廠(奉天軍械廠)。但就這樣東北軍的裝備好也只是相對於中國其他軍閥來說,和日本人比起來就差遠了。瀋陽兵工廠能獨立生產汽車,但根本無法量產;遼十三步槍產量也十分少。可以說瀋陽兵工廠看上去還不小,但還遠沒有能力供應東北軍和日本開戰。

二、通過和日本人多年的合作,奉系無論是軍隊中還是政府中都有大量的日奸和親日派,甚至可以說親日派是東北軍中的主流派系。如果真正和日本人撕破臉,會出現什麼情況無法預料,老張在時還好,還可以壓得住親日派。等小張上了位,東北軍很快就一江春水了。

三、東北軍由綠林發家,本就有不少江湖陋習,到了統一東三省後,內部已經非常腐敗,像張宗昌,湯玉麟這些元老都已經腐化得不成樣子,軍隊的戰鬥力也大大減弱。東北軍可以說是整個抗戰史中最不經打的軍閥部隊之一。小張當年就是想靠這幫兵油子拿回中東鐵路的控制權,毛子一開始也被繡花枕頭唬的一愣一愣的,結果一開戰才發現全是銀樣蠟槍頭。關鍵是中東路之戰報銷了東北軍最精銳的幾個旅,讓日本人也認清了東北軍的本質,為日後“九一八事變”埋下了伏筆。

老張是真的難,自己有手腕有能力,是個梟雄。本想好好經營一番,再傳給兒孫看能不能再有個大發展。怎奈虎父犬子。所以說小張是個“四不”之人: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淪喪國土,為不忠;子不能守父業,為不孝;綁架結拜兄弟,為不義;拋棄結髮妻子,為不仁。


桌面戰爭兵棋


首先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張作霖是日本扶持的代理人,為何要與日本開戰?張作霖後期深受張學良愛國統一思想的影響,開始拒絕與日本合作,以“老賴”的心態否認與日本的一系列交易如“滿蒙鐵路”計劃,被關東軍預謀炸死。歷史都有邏輯和人物關係,脫離這個邏輯和關係談歷史是愚蠢的。

日本的軍事實力

1921年美英為主導的五國海軍公約開始談判。

經過兩個多月的激烈爭論,美終於使法,日,意讓步,簽約規定了五國戰列艦總噸位限額。美、英兩國各為52.5萬噸,日本31.5萬噸,法、意各為17.5萬噸。
從此日本被公認為世界第三軍事強國,其中海軍實力世界第三,亞洲第一,陸軍排名世界第五。

日本在東北的勢力由來已久

由於日俄戰爭後日本獲勝,從此東北成為日本的“勢力範圍”。這就是百年近代史積貧積弱的中國面對的國際環境。

張作霖如何利用日本爬上了權力頂峰

到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東北王”張作霖剛剛完成了從掌管250人的地方團練到統領15個營5000多人的巡防營首領的轉變。一步步爬上權力巔峰的張作霖先後以武力趕走了“奉天將軍”張錫鑾,又趕走了袁世凱的心腹段芝貴,鬥倒了馮德麟,全面掌控了東北三省的軍政大權,統一了東三省,隨後又控制了熱河,察哈爾和綏遠,張作霖稱雄滿蒙,這一路可以說扶搖直上。

在統一東三省的過程中,張作霖要得到日本的支持就需要有所“交換”,因此他在經濟上給日本大開方便之門,只要日本要,只要他有,就照單全給,期間日本積極地修建了四洮路全線(1923年)、天圖線(1924年)、洮昂線(1926年)和吉敦線(1928年)為了一己之私張作霖拱手將東北鐵路權傾囊而出,甚至還允許日本人在東北購買土地,由此引來大量的日本移民,東北儼然成為了日本的“國中之國”,張作霖的一系列賣國行為讓日本成為東北一家獨大的外國勢力,為了獨霸奉天全省,張作霖可以說是不擇手段,排除異己。

可以說張作霖實際上就是日本在東北權益的代理人。典型的有幾個事例:1912年1月張作霖第拜訪日本駐東北總領事合謙太郎:“如果日本對我有何要求,我一定盡力而為!”,1912年12月日本關東都督福島中將路過奉天,張作霖立刻拜訪福島說到:“如果都督有何命令,我願按照日本的指示行動”(《日本外務省檔案》第115頁)。張作霖之所以能稱雄滿蒙成為“滿蒙王”始終離不開日本的影子。

東北地理位置優越?

孫中山曾對張學良說過:“我們都老了,現在國家的責任在你們年輕人身上。東北介乎日俄紅白兩大帝國勢力之間,地理位置特殊,很難對付,所以你們東北年輕人,責任尤其重大。”

早在日俄戰爭時期,這兩方面勢力在東北就開始你爭我奪不惜兵戎相見,成為紅白勢力爭奪的焦點。長時期的鬥爭使得東北處於兩種勢力的相對戰略平衡,破壞任何一方,對於羸弱的中國都是無法承受的,“皇姑屯實踐”張作霖遇刺身亡,張學良即為,蔣介石只用了一個“收回路權”的號召和200萬大洋軍費就挑動張學良對蘇開戰,中東路戰爭打破了這個平衡,使得日本失去了制衡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從此東北軍民走上了十四年抗戰的艱辛歷程。而南京國民政府在整整六年的時間裡沒有一兵一卒踏上東三省的土地。坐觀成敗,而他到抗戰勝利也只承認“八年抗戰”不承認十四年抗戰。

最為著名的就是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10月國民政府蔣介石派許世英去日本談判:“只要保證關內十八行省主權完整,國民政府或可在保持尊嚴的前提下讓出東北”。


綜上所述張作霖為和與日本開戰?如何開戰?


杜康不負西江月


張作霖在世的時候叫奉軍,1928年張學良實行“東北易幟”,國民政府將奉軍改為東北邊防軍,東北軍才由此得名。

張作霖在第一次直奉大戰失敗之後進行了整軍備武,並創辦了亞洲最大的兵工廠——奉天兵工廠,奉軍的武器裝備確實比較好。但是,身為東北王的張作霖就能憑此和日本幹一仗嗎?他會和日本幹一仗嗎?

張作霖出身草莽,日俄戰爭時,已經被清廷招安的張作霖曾經就為日軍效勞,並從中得到日本的金錢和槍械。張作霖從奉天督軍到東北王都離不開日本在背後的支持,日本支持張作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讓張作霖成為日本的傀儡,從而實現滿蒙獨立。1925年郭松齡反奉時,如果不是日本出兵干涉的話,張作霖早就成為了郭松齡的階下之囚了。

張作霖是日本一手扶植起來的,張作霖自己就聘請了許多日本人充當顧問。此外,南滿鐵路掌握在日本的手裡,日本在東北還有駐軍,一旦張作霖有異心,日本隨時就會滅了張作霖。張作霖心裡十分清楚,奉軍根本不是日本的對手。因此,張作霖對日本的侵略要求是立馬答應,但不執行,最終讓日本痛下殺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