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戰艦俾斯麥號與U-556的“刎頸之交”:生於戰火,亦終於戰火

前言

關於中外奇人軼事的文章早已浩如煙海,如果寫人們司空見慣之事,想必也是畫蛇添足。所以筆者在自己有限的知識範圍內,挑選出了一個既不常見又有趣的軼事(對大眾來說),這個故事的主角是二戰時期的俾斯麥號戰列艦(以下簡稱“俾斯麥號”)和U-556號潛艇(以下簡稱“U-556”),講述的是她們之間的友誼故事。

聲明:本文的目的是單純地講述這個故事,作者會以最合適的方式描寫這段歷史,不涉及任何政治觀點,不參雜任何民族感情。

俾斯麥號和U-556的友誼故事很久以前便聽說了,但當時始終找不到關於此事的資料,只在網上找到了零星的資料,我甚至還懷疑過此事的真實性,後來我發現這件事在外國的多本著作中都有提及,例如Robert C. Stern的著作Battle beneath the Waves:Uboots at WarAgnus Komstam的著作Battleship Bismarck:Owners’ Workshop Manual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Müllenheim-Rechberg(米倫海姆-雷希貝格)的著作Battleship Bismarck:A Survivor’s Story

(俾斯麥號戰列艦:一個倖存者的故事)。

米倫海姆-雷希貝格是俾斯麥號的倖存者之一,在他的著作中曾以幾頁的篇幅講述了U-556和俾斯麥號的故事,由於筆者手中只有其著作的英文版,所以大家看到的書名也是英文,而非德文,但其名字是德文。作為一個於1940年6月就在俾斯麥號服役的老兵來說,他對這裡發生的一切都再熟悉不過了,所以這個故事的真實性不言而喻。

傳奇戰艦俾斯麥號與U-556的“刎頸之交”:生於戰火,亦終於戰火

一、布洛姆&福斯的鄰居

布洛姆&福斯造船廠(以下簡稱“布&福船廠”)位於漢堡市,是德國為數不多的大型船廠之一,從1877年成立伊始,就為一戰和二戰期間的德國海軍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一些名艦也為該船廠所孕育,俾斯麥號和U-556自然也屬於布&福船廠的傑作。對於這兩艘艦艇來說,布&福船廠更像是一條紐帶,把她們(西方人習慣將艦船視作女性)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不過這條紐帶產生的前提是布&福船廠迎來的造艦黃金期,換句話說就是德國海軍已經進入了軍備擴張時期和戰爭時期,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德國海軍的歷史了。

傳奇戰艦俾斯麥號與U-556的“刎頸之交”:生於戰火,亦終於戰火

布洛姆&福斯造船廠

一戰後,德國海軍受到了凡爾賽和約嚴苛的限制,水面艦艇只保留了為數不多的一些舊式艦艇,並且在軍艦建造和海軍人數上做出了嚴格的限制,甚至不能擁有和建造潛艇(詳情請參照凡爾賽和約第181、183、190、191、198這五條),德國海軍在魏瑪時期就是一支羸弱的岸防海軍,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1935年《英德海軍協定》簽訂。

1935年6月18日,英德海軍簽署了《英德海軍協定》,規定德國海軍可以擁有英聯邦35%的海軍規模,雙方潛艇比例則為45%,至此,德國海軍也擺脫了凡爾賽和約的束縛,開始走上了軍備擴張的道路。出於多方面考慮,德國海軍決定建造比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更為強大的裝甲艦F和G,即俾斯麥級戰列艦,裝甲艦F就是俾斯麥號戰列艦。

俾斯麥號的建造任務落在了布&福船廠的身上,畢竟當時的德國船廠有能力建造這艘鉅艦的並不多,布&福船廠將俾斯麥號的船舶編號指定為BV-509,而俾斯麥號將要在這裡度過為期數年的建造時光。1936年7月1日早晨,工人們將俾斯麥號的第一根龍骨鋪設在了船廠的

9號下水滑道上,標誌著俾斯麥號開始正式建造。經過兩年半的“添磚加瓦”,俾斯麥號終於在1939年2月14日那天舉行了下水儀式,儀式現場萬人空巷,希特勒還為此發表了演講。

傳奇戰艦俾斯麥號與U-556的“刎頸之交”:生於戰火,亦終於戰火

下水儀式上的俾斯麥號,現場人潮湧動

雖然舉行了下水儀式,但俾斯麥號離建造完成還差得遠,儀式結束後,工人們又開始了緊張的工作。二戰爆發後,德國海軍軍備擴張的Z計劃無法完成,很多艦艇只能暫停建造,轉而建造潛艇,但俾斯麥號等完成度較高的大型水面艦艇得以繼續建造,並且獲得優先建造權。

二戰後的德國海軍水面艦艇雖然仍佔據著主體地位,但潛艇的地位略有提升,潛艇建造量也在逐月上升,不久後,潛艇部隊改進了VIIB型潛艇,作為大西洋海戰主力的VIIC型潛艇真正出現在歷史的舞臺上,最初的幾批VIIC型潛艇的建造計劃也開始在各大造船廠落實,這當然也包括布&福船廠。

布&福船廠將其接手的需要建造的這批新型潛艇編號為BV-532,1940年1月2日,一艘後來被命名為U-556的VIIC型潛艇開始在布&福船廠的10號下水滑道開工建造,而俾斯麥號此時正位於旁邊的9號下水滑道,這真是天大的巧合,於是俾斯麥號和U-556正式成為了“鄰居”

傳奇戰艦俾斯麥號與U-556的“刎頸之交”:生於戰火,亦終於戰火

VIIC型潛艇


二、俾斯麥號與U-556的海上初遇

1940年8月24日,俾斯麥號建造完成,正式交付德國海軍,9月15日,俾斯麥號離開漢堡港,前往波羅的海進行測試與訓練,而U-556還繼續處在建造狀態,這對“鄰居”要分開一段時間了。12月7日,U-556正式下水,兩天後,完成了訓練任務的俾斯麥號回到了漢堡港,俾斯麥號要根據訓練結果做一些小的改造工作,12月16日,俾斯麥號的船員們大都回家過聖誕節了,俾斯麥號則在船廠裡和U-556並排停在一起。

在U-556即將完成之際,赫伯特·沃爾法特上尉被指定為U-556的艇長,他非常有個性,和當時其他的潛艇艇長一樣擁有自己的特點,生性頑皮,比較淘氣愛搞事,和俾斯麥號艦長林德曼的性格截然不同,沃爾法特在海軍中被稱為“騎士帕西法爾”,帕西法爾是傳說中亞瑟王的十二圓桌騎士之一,是聖盃的守護者。

傳奇戰艦俾斯麥號與U-556的“刎頸之交”:生於戰火,亦終於戰火

赫伯特·沃爾法特上尉

雖然U-556沒有完全完工,但是也可以進行一些測試和訓練了,1月初,沃爾法特指揮U-556離開了船廠,到海上進行測試和訓練,但好巧不巧的是,他在海上遇到了同樣在訓練的俾斯麥號,於是一個捉弄俾斯麥號的想法就在沃爾法特的腦海裡產生了。

沃爾法特向俾斯麥號打出了旗語:“你這條艇真棒!”就這一句話就把沃爾法特的淘氣體現得淋漓盡致。首先,沃爾法特用“你”稱呼林德曼,這是不太禮貌的,因為沃爾法特是上尉,林德曼是上校,所以這種平級軍官之間的稱呼就不適合用在這裡;其次,沃爾法特稱俾斯麥號為“艇”,將一艘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稱為“艇”確實有些調皮,因為林德曼對俾斯麥號有很深厚的感情,所以這樣調戲他的戰艦,林德曼是不太開心的。

傳奇戰艦俾斯麥號與U-556的“刎頸之交”:生於戰火,亦終於戰火

恩斯特·林德曼上校

林德曼為了保全面子,也向U-556進行了回覆:“什麼艇,上尉?”這句話果然針鋒相對,把沃爾法特那句話裡的兩個“毛病”都指出來了。但是沃爾法特也不是一般人,他又想到了另外一個捉弄俾斯麥號的方法,他繼續向俾斯麥號打出旗語:“我能這樣做,你能嗎?”接著,沃爾法特就指揮U-556潛到了水下,俾斯麥號顯然是不能這樣做的,俾斯麥號艦橋上包括林德曼在內的軍官也看呆了,他們可能覺得這艘潛艇令人又氣又好笑。


三、保護俾斯麥號的契約

雖然俾斯麥號和U-556的第一次互動就以這樣奇葩的方式結束了,但雙方的故事還沒有完結,沃爾法特已經注意到了這艘戰艦,果不其然,幾個星期後,沃爾法特找到了林德曼。

為了緩和上次事件的影響,沃爾法特決定邀請林德曼和他手下的軍官們一起吃個飯,畢竟當時也沒有給足林德曼的面子,所以就當是對上次事件的賠禮道歉。當然,沃爾法特邀請林德曼吃飯也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U-556就快建成服役了,沃爾法特想要把服役儀式弄得氣派一點,他認為沒有樂隊的服役儀式是不完整的,所以需要一支樂隊,但是U-556本身就沒有樂隊,所以沃爾法特想要借用俾斯麥號上的樂隊。

傳奇戰艦俾斯麥號與U-556的“刎頸之交”:生於戰火,亦終於戰火

沃爾法特

1月28日,沃爾法特邀請了林德曼和他手下的軍官吃飯,並且向林德曼提出了借用俾斯麥號樂隊的請求,林德曼欣然同意了。沃爾法特非常高興,作為回報,他和艇員們向林德曼贈送了一份保護證書,提出要做俾斯麥號的保護者,林德曼也同意了,於是,沃爾法特和林德曼成為了朋友,俾斯麥號和U-556也建立起了親密的聯繫。

那份保護證書是沃爾法特和U-556艇員們自制的,這份證書的上下有兩張圖,中間是一段文字,最頂端寫著大大的“Patenschafts Urkunde(德語:保護證書)”, 中間寫的是:

“我們U-556號(500噸)以海洋、湖泊、江河、溪流、池塘和溝渠的統治者——海神尼普頓之名起誓,將日夜守護我們的老大哥——俾斯麥號戰列艦(42000噸),無論敵人來自水中、陸上還是空中。”

漢堡,1941年1月28日

U-556號潛艇指揮官和艇員

傳奇戰艦俾斯麥號與U-556的“刎頸之交”:生於戰火,亦終於戰火

Patenschafts Urkunde

文字上方的第一幅圖,畫著U-556上的騎士帕西法爾一邊用自己的寶劍抵禦攻擊俾斯麥號的英軍戰機,一邊為俾斯麥號擋下英國人的魚雷,而U-556的艇徽就是騎士帕西法爾。文字下方的第二幅圖畫著U-556拖著出現機械故障的俾斯麥號前行。沃爾法特無疑具有很強的預言能力,在5月26日時,俾斯麥號非常需要對付英軍戰機和魚雷,並且需要一股力量去拉著她前進,但沃爾法特在那時卻無法做到。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內某戰艦手遊(不是廣告)上也出現了U-556,其設定為“外表是十足的孩子氣,信守約定,責任感強,坦率認真的‘海上帕西法爾’,和鐵血艦隊領袖俾斯麥有著某種約定。”從這個設定再結合上面的內容來看就很容易看明白了。遊戲中U-556的技能“誓言之光”也能表現出俾斯麥號和U-556的約定:“自身在場時,若有隊友受到傷害導致耐久低於20%,立即觸發一輪魚雷彈幕(每場戰鬥一次),俾斯麥在場時彈幕強化。”

傳奇戰艦俾斯麥號與U-556的“刎頸之交”:生於戰火,亦終於戰火

某遊戲中對U-556技能的集體描述

林德曼接受了這份證書,並且將他掛在俾斯麥號的艦上食堂裡,和俾斯麥、希特勒的肖像擺在一起,可見林德曼有多麼重視這份證書。俾斯麥號的船員們自然而言會看到這份證書,所以這份證書也成為了這兩艘艦艇之間的友誼的象徵,他們的指揮官也成為了朋友。


四、分離

俾斯麥號和U-556建立起親密關係後不久,U-556正式建成了,1941年2月6日的服役儀式上,U-556在俾斯麥號樂隊的慶賀下風風光光地交付給了德國海軍,能享受這種待遇的潛艇在德國海軍裡面怕是沒有多少艘,畢竟U-556有一個硬核的老大哥——俾斯麥號。

傳奇戰艦俾斯麥號與U-556的“刎頸之交”:生於戰火,亦終於戰火

U-556的艇徽——海軍中的帕西法爾

U-556服役後,也開始了緊張的海試和訓練,U-556有時候也能在訓練時和俾斯麥號偶遇,甚至會在一起訓練。有一次,同樣在炮兵操作演習中的U-556和俾斯麥號在波羅的海相遇了,甚至他們當天使用了同一個靶子。畢竟是朋友見面,林德曼允許沃爾法特的潛艇優先對這個靶子進行十次炮擊,之後俾斯麥號再進行炮擊,沃爾法特欣然接受,U-556向靶子進行了十次炮擊,靶子遭到了重創,但是俾斯麥號在當天也無法繼續使用那個靶子了。

然而,林德曼並沒有因此而感到不高興,反而還擔心沃爾法特以為自己會因為這事而不愉快,他打算消除沃爾法特的擔憂,對他說:“至少我不會嫉妒你,我希望你能在很快地在大西洋獲得戰功,並因此獲得騎士十字勳章。”沃爾法特回答說:“放心!我希望我們都能在大西洋一起戰鬥,共同獲得騎士十字勳章。”

傳奇戰艦俾斯麥號與U-556的“刎頸之交”:生於戰火,亦終於戰火

1941年春,俾斯麥號與U-556在波羅的海並航

3月,俾斯麥號和U-556在基爾港重逢,這也是他們在萊茵演習前的最後一次會面,沒過多久,俾斯麥號就被調往哥德哈芬港,準備萊茵演習行動。4月1日,U-556正式服役,在5月份,U-556將執行第一次巡航任務,而俾斯麥號也會開始她的處女航,這兩艘艦艇將在波濤洶湧的大西洋進行最後一次會面。


五、生死離別的再會

5月1日,U-556前往大西洋執行第一次巡航任務,U-556的巡航非常成功,直到5月26日,U-556已經擊沉了7艘艦船和一艘拖網漁船,但同時也耗盡了魚雷,準備返航。與此同時,在水面戰場上,發生著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那就是俾斯麥號的萊茵演習行動,自從5月23日俾斯麥號擊沉胡德號以來,俾斯麥號一直在躲避皇家海軍的追捕,但5月26日晚上,俾斯麥號被英軍劍魚魚雷機重創,無法正常行動,只能靜靜等待英國海軍的“收網”。

傳奇戰艦俾斯麥號與U-556的“刎頸之交”:生於戰火,亦終於戰火

俾斯麥號的最後戰鬥

鄧尼茨派遣了7艘潛艇前往救援俾斯麥號,其中就包括U-556,當U-556航行至俾斯麥號附近海域時,沃爾法特發現了高速航行中的英軍“皇家方舟”號航母和“聲望”號戰列巡洋艦,很顯然他們是朝著俾斯麥號去的,雖然U-556處在十分完美的進攻陣位下,但是U-556已經沒有魚雷了,沃爾法特無法向他們發起攻擊,他在航海日誌中沮喪地寫道:“倘若我有魚雷該多好啊!我正在合適的射擊位置上。(英艦隊)沒有驅逐艦,也沒有曲線航行。我可以輕易地將他們全部幹掉。我本可以幫助‘俾斯麥’號的。”

沃爾法特沒有放棄,五十分鐘後的20點39分,沃爾法特指揮潛艇浮出水面併發報:“看見敵人,一艘戰列艦,一艘航空母艦,航向115°,敵人正在高速前進。——位置:北緯48°20',西經16°20'”沃爾法特希望這條訊息能夠讓其他潛艇接收到,並且向這兩艘戰艦發起進攻,而他指揮著U-556跟在聲望號和皇家方舟號後面全速前進。沃爾法特起初還能夠在水下聽到兩艘戰艦的軸承所發出的聲音,但到了22點之後這種聲音就慢慢消失了,U-556跟丟了這兩艘戰艦,這也難怪,畢竟潛艇的速度無論如何也比不上這兩艘高速戰艦的。

關於沃爾法特的這件事,米倫海姆-雷希貝格在其著作中寫道:“是的,他(沃爾法特)本可以幫助我們,也許這就是他當時的想法,但他所看到的是(英國海軍)在對俾斯麥號進行第二次和決定性攻擊後的情況。因此,即使他有魚雷,他也無法將我們從重傷的舵中拯救出來,劍魚魚雷機早就在謝菲爾德上空了,而且正要攻擊我們。”

傳奇戰艦俾斯麥號與U-556的“刎頸之交”:生於戰火,亦終於戰火

正在攻擊俾斯麥號的劍魚魚雷機

22點38分,維安的驅逐艦隊向俾斯麥號發起了進攻,23點30分,U-556在佈雷斯特以西420海里處遭遇了一艘驅逐艦,他立即拉響警報,迅速下潛,當那艘驅逐艦經過U-556時,她已經下潛至水下30米處,聽到了驅逐艦的螺旋槳發出的巨大響聲,但是驅逐艦並沒有對U-556發起進攻,沃爾法特寫道:“幸運與我們同在,沒有深水炸彈。”很顯然,這艘驅逐艦的目標是俾斯麥號,所以以高速航行,對U艇沒有多大興趣。

傳奇戰艦俾斯麥號與U-556的“刎頸之交”:生於戰火,亦終於戰火

向俾斯麥號發起進攻的維安的驅逐艦

5月27日0點,U-556趕到了俾斯麥號的附近,這是沃爾法特自分開以來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見到俾斯麥號,此時的U-556已經沒有魚雷了,並且燃油也即將耗盡,U-556不能為俾斯麥號做什麼了,沃爾法特在U-556的航海日誌中寫下了這段友誼故事中非常經典的一段話:“我能為‘俾斯麥’號做些什麼呢?我能看到她的照明彈和炮彈的火焰,還有炮彈發射時的閃光。離她這麼近,卻什麼忙也幫不上,我感到非常痛苦。我只能繼續偵察並指引其他還有魚雷的潛艇前來相助。”

3點55分,U-556的燃油告急,他只能從東邊向南行駛在俾斯麥號的航線上,由此節省燃油的消耗。4點整,沃爾法特寫道:“俾斯麥號還在戰鬥。”6點30分,U-556遇上了U-74,於是沃爾法特將聯繫俾斯麥號的工作交給了U-74艇長肯特拉特。

傳奇戰艦俾斯麥號與U-556的“刎頸之交”:生於戰火,亦終於戰火

“俾斯麥號還在戰鬥”

接著在7點時分,呂特晏斯知道俾斯麥號已經無力迴天了,發出了最後一條訊息:“派潛艇來取航海日誌。”於是鄧尼茨派遣了U-556前往,但是沃爾法特表示U-556的燃油快要耗盡,必須要立即返回洛里昂了,所以又派遣了U-74前往,U-74趕到時,俾斯麥號已經沉沒了,U-74在這個海域搜尋了4天,什麼有價值的東西也沒有發現。

傳奇戰艦俾斯麥號與U-556的“刎頸之交”:生於戰火,亦終於戰火

沉沒中的俾斯麥號

5月30日,U-556返回了洛里昂,而俾斯麥號早已沉沒在大西洋,對於沃爾法特來說,這是極為悲傷的,因為他無法實現對俾斯麥號的保護承諾,甚至沒有辦法和俾斯麥號並肩作戰,U-556和俾斯麥號的友誼就這樣結束了。


終局

1941年6月27日,U-556在第二次巡航任務中在冰島西南部海域被英驅潛快艇擊沉,沃爾法特和部分船員被俘,時間正好是俾斯麥號沉沒後一個月,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大的巧合。

不管怎麼樣,到這裡,他們的友誼故事完結了,俾斯麥號和U-556都是因為戰爭而誕生的,也是因為戰爭而結束的,她們是希特勒不義戰爭的產物,但她們確實在戰爭中產生了友誼,不過我只能說他們的友誼是不幸的,因為他們屬於非正義的一方,俾斯麥號和U-556的接連沉沒就是最好的憑證,這段友誼的結束也預示著二戰德國海軍的覆滅


參考文獻

[1]Agnus Komstam.Battleship Bismarck:Owners’ Workshop Manual

[2]Müllenheim-Rechberg.Battleship Bismarck:A Survivor’s Story

[3]尼克拉斯·澤特林&米凱爾·塔梅蘭德.德國戰列艦“俾斯麥”號覆滅記

[4]U-556 War Diary(26-27May 194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