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伊麗莎白一世的甜牙,看16世紀下半葉英國-奧斯曼關係的糾葛

都鐸王朝的最後一位女王伊麗莎白有顆“甜牙”,

她特別喜歡吃用糖醃漬過的水果。在16世紀的英格蘭,蔗糖需要從摩洛哥等國家進口,價格十分昂貴,因此成為貴族階層的專屬奢侈品,有時還被當作藥物使用。不過由於攝入過多糖分,女王的牙齒狀況堪憂。

1597年,一位法國大使在會見女王之後的日記中寫道:

“65歲的伊麗莎白女王臉型偏長,狀態還不錯,但已經有了不少皺紋……她的嘴唇很薄,牙齒黑乎乎的。”

從伊麗莎白一世的甜牙,看16世紀下半葉英國-奧斯曼關係的糾葛

伊麗莎白一世的甜牙

甜蜜的蔗糖,只是英國這個新教國家與伊斯蘭世界接觸的冰山一角。在摩洛哥,英國用布匹和槍炮換取當地的椰棗、蔗糖、寶石。自摩洛哥一路向東,英國更是與奧斯曼帝國在政治、貿易、外交層面建立起了聯繫。西班牙、葡萄牙、法國等西歐國家也參與其間,讓這段歷史變得更加複雜和迷人。

英國著名史學家傑裡·布羅頓的新書《女王與蘇丹:伊麗莎白時期的英國與伊斯蘭世界》,以客觀的視角重新解讀伊麗莎白一世時期,英國與伊斯蘭世界的交流狀況。女王、蘇丹、王妃、使者、商人、海盜、工匠、政客,不同的角色在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中,改變了兩種異質文化間的關係模式。盎格魯人、猶太人、摩爾人、土耳其人、撒拉遜人,擁有不同語言和信仰的人們,共同打造了豐富而又充滿矛盾的地緣政治新局面。

從伊麗莎白一世的甜牙,看16世紀下半葉英國-奧斯曼關係的糾葛

《女王與蘇丹》書封


01 四面受困的女王與蘇丹,結成“最不可能的同盟”


16世紀上半葉,法國的弗朗索瓦一世、英國的亨利八世、神聖羅馬帝國的查理五世和奧斯曼帝國的蘇丹蘇萊曼一世這四位君主,堪稱“歐洲四巨頭”。他們通過聯姻安排、合約、戰爭的方式,始終維持著“相愛相殺”的局面。

隨著時間推移,等到1559年伊麗莎白一世繼位時,四位君主除蘇萊曼一世之外均已作古,幾個國家之間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其中,英格蘭女王與蘇丹蘇萊曼一世(及其繼任者)都面臨著四面受困的境地,頗有些“同病相憐”的意味。

在伊麗莎白這邊,國內麻煩的源頭是她那對不省心的父母亨利八世和安妮·博林。

亨利八世為了娶安妮·博林,斷然宣佈脫離羅馬教廷。經過了愛德華六世、瑪麗一世時期的兩度政策變更,天主教徒與新教徒之間衝突不斷。伊麗莎白雖然是位新教徒,但為了穩固國內形勢,她從加冕典禮開始就奉行相對中立的宗教舉措,試圖拉攏兩方勢力。

從伊麗莎白一世的甜牙,看16世紀下半葉英國-奧斯曼關係的糾葛

年輕時的伊麗莎白一世

在英格蘭之外,一邊是蘇格蘭瑪麗女王的數次挑釁,另一邊羅馬教皇也未放棄對英國的“敲打”,新教被視為“異端”。1570年,教皇庇護五世在諭令中直接宣佈絕罰伊麗莎白,將其徹底驅逐出教廷。

正當女王為這些大小事情忙得焦頭爛額之時,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家已經開啟了大航海時代,佔據通往美洲、非洲和東方的海上貿易航線。通往東方的陸路則由奧斯曼帝國把持,

英國在全球貿易體系中處於相對邊緣化的地位。

地處東方的奧斯曼帝國勢力不斷崛起,但蘇丹們的日子並不輕鬆。

奧斯曼帝國有一套特殊的王位繼承製度,新蘇丹即位之後,會將自己的親兄弟殘忍殺死,以避免篡位陰謀的出現,因此在王位更替期間,國內政治形勢的考驗不斷。在與周邊國家的關係上,奧斯曼面臨著與西班牙、摩洛哥薩法維王朝、巴爾幹地區的衝突和戰爭。

伊麗莎白與奧斯曼蘇丹之間的合作,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產生的,他們都腹背受敵,需要聯合一個盟友作為後盾,以對抗共同的敵人:西班牙。儘管兩個國家之間有過戰爭,宗教信仰迥異,但這些都被暫時選擇性忽視

借用傑裡·布羅頓的表述,英-奧同盟本質上就是一種“政治上的權宜之計”。

02 務實貿易與情感攻勢:“受詛咒同盟”的兩個側面

早在16世紀上半葉,來自“神秘東方”奧斯曼帝國的物品,就在英國宮廷和貴族階層中大受歡迎。亨利八世曾身著土耳其樣式的服裝讓畫家繪製肖像畫,富商和貴族以家中收藏土耳其掛毯為榮。瑪麗一世結婚時,公公查理五世送的禮物中就有一組名為“征服突尼斯”的主題掛毯。

從伊麗莎白一世的甜牙,看16世紀下半葉英國-奧斯曼關係的糾葛

《征服突尼斯》

到了伊麗莎白時期,英國與奧斯曼之間的關係從試探性接觸,到互通信件、互贈禮物、派遣使者,並建立起相對穩定的貿易關係,過程中充滿了波折。

事實上,在向東探索之前,伊麗莎白曾委派冒險家安東尼·詹金森向北行進至俄國,嘗試開闢通過裡海到達東方的貿易通道。考慮到路途遙遠、耗資甚巨,新的組織形式“股份公司”橫空出世,第一家股份公司:莫斯科公司的成立則標誌著這一理念付諸現實

在俄國,詹金森順利見到了沙皇伊凡雷帝,拿到了商業貿易的許可權。然而,由於沿途國家政局不穩,貿易的風險和收益不成正比,莫斯科公司逐漸走向沒落,英格蘭與伊斯蘭世界的貿易往來將在此後的近30年中佔據主流。

從伊麗莎白一世的甜牙,看16世紀下半葉英國-奧斯曼關係的糾葛

詹金森的探索路線圖之一

在新教英國與伊斯蘭世界的交流中,貿易是不可忽略的一環,這是其“務實”風格的一面。

在人員選擇上,英國派往摩洛哥、君士坦丁堡等地的安東尼·詹金森、威廉·哈本、威廉姆斯、萊洛等人,其身份就是商人或者富商、貴族們的代理人。

女王多年的知己兼情人萊斯特伯爵,在摩洛哥成立了巴巴里公司,奧斯曼帝國則有一家土耳其公司,這兩家公司分別負責當地的商業貿易事務。在得到女王的許可後,商人們輸出英國的木材、槍支、錫、羊毛織物,進口硝石、絲綢、地毯、香水、寶石等貨物。利用跨國貿易的便利,英國商人們獲利頗豐,奧斯曼帝國和摩洛哥的軍事實力也得以增強。

經商之餘,英國商人們還有另外一項任務:建立或維護與當地王室、廷臣的關係,在一些情況下,還要承擔類似於“間諜”的職責。兩度回到君士坦丁堡的萊洛,後來就成為沃爾辛厄姆間諜網絡的一員,為他提供有效的軍事和政治情報。

作為彼此並不熟稔的兩國君主,英格蘭女王和奧斯曼蘇丹之間的聯絡也不乏“情感攻勢”。

從1579年開始,女王與蘇丹穆拉德三世在長達17年的時間裡互通信件,他們從未曾謀面,卻經常在信件中互致問候。在最初的信件中,伊麗莎白稱對方是“最強大的土耳其王國的統治者,東方帝國最至高無上的君主”。

從伊麗莎白一世的甜牙,看16世紀下半葉英國-奧斯曼關係的糾葛

曼德拉三世畫像

在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之後,摩洛哥君主曼蘇爾則將伊麗莎白稱為“伊莎貝爾女蘇丹”。國力的強弱對比,使其他國家對英國及其君主的態度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女王與君士坦丁堡的私人關係不僅限於蘇丹穆拉德三世,還一度延伸到了他妃子薩菲耶蘇丹,兩位女性之間多次互贈禮物。女王送給薩菲耶一輛價值600英鎊的馬車,以及由工匠達勒姆所打造的發條管鋼琴,後者在奧斯曼宮廷中大受歡迎。這一時期,英-奧同盟的關係進入了真正的“蜜月期”。

英格蘭與奧斯曼帝國的親近關係,讓西班牙的腓力二世很受困擾。在他看來,英-奧聯盟是受詛咒的“不潔聯盟”,後來他和教皇庇護五世聯起手來,打著剷除新教“異端”的名號,不斷給伊麗莎白女王施壓。

03 從馬洛到莎士比亞:異國風情對文化的滲透

在英格蘭與奧斯曼帝國開展貿易和外交的30年時間裡,英國人對伊斯蘭世界的態度是十分複雜的。

商人們看到了利潤的空間和可能性,民眾對“土耳其風格”的服飾情有獨鍾,貴婦們為了買到東方寶石不惜花費重金,這是東方貿易的迷人一面。與此同時,他們心懷恐懼和不安,因為奧斯曼帝國軍事實力強大,而且信奉不同的宗教,與他們合作無異於與虎謀皮的冒險舉措。

這種心態反映到藝術創作領域,催生了英國獨特的戲劇文化。

馬洛的《帖木兒》是較早以異國風情和人物為背景的戲劇,主角帖木兒大帝是一個具有強烈野心和權力慾望的東方君主,他的身上有暴力的一面,也散發出英雄主義的魅力。劇作中頻頻出現的土耳其人、斯基泰人、穆罕穆德等,讓觀眾們感受到濃郁的“異國風”。馬洛通過戲劇的形式,隱晦地表達了民眾對英-奧-摩三國之間密切關係的矛盾心態。

從伊麗莎白一世的甜牙,看16世紀下半葉英國-奧斯曼關係的糾葛

帖木兒大帝

莎士比亞在馬洛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了戲劇的內容和形式,他在借鑑《變形記》等古典文學的基礎上,將伊麗莎白時代的現實影射進戲劇之中。

《威尼斯商人》中,吝嗇的猶太人、狡猾的基督徒、摩爾人紛登場,在故事的結尾,摩洛哥親王的離開似乎也預示了英-摩同盟的解體。事實上,到了16世紀末,摩洛哥的巴巴里公司由於經營不善,商人們陸續退出了摩洛哥市場。另一部劇作《奧塞羅》中,有一個場景設置在塞普洛斯,那裡戰事頻仍,土耳其人曾經試圖佔據該地區。

從伊麗莎白一世的甜牙,看16世紀下半葉英國-奧斯曼關係的糾葛

《威尼斯商人》版畫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被我們奉為經典之作的莎翁戲劇,在當時都是迎合平民的大眾化作品,這一點從戲劇的名稱上就可以看出。

著名的《威尼斯商人》在倫敦劇院上演時,用了一個長長的名字:《威尼斯商人與極端殘忍的猶太人夏洛克最精彩的故事》。《帖木兒》的名字更是長到驚人,是《帖木兒大帝,通過他那無可匹敵的征服,從一個斯基泰牧羊人變成一個最有權勢的君主,(由於他在戰爭中的暴虐和恐怖)而被稱為上帝之鞭》。

這些類似於“震驚體”的標題,不惜用“極端殘忍”“最精彩”“暴虐”“恐怖”等詞彙,鉚足了勁要吸引觀眾的眼球。換句話說,所謂“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並沒有涇渭分明的界限,它們會隨著時間推移產生地位的轉化。

04 結語:流動的邊界,永恆的利益

雙方的關係往往是以互相猜疑、誤解和搖擺不定為底色的。其後果也是多種多樣且有時自相矛盾的。捲入其中的人大多數人是由自身利益驅使的,他們並不相信自己正在終結某種文明自己的深刻衝突。

在伊麗莎白一世統治的幾十年間,英國與伊斯蘭世界互有交流,也難免衝突。特別是在信仰方面,他們都對另一方的宗教了解不多,雙方派出的使者甚至一度把對方視為“準新教徒”、“準穆斯林”,更遑論對其內部複雜宗教派別的認識了。

因此,16世紀下半葉的英-伊關係具有很大的不穩定性,些微的風吹草動就可能導致毀滅性的影響。

1580年5月,在哈本的持續努力下,奧斯曼穆拉德三世同意簽署條約,授予英國在其境內的通商特權。但僅僅4個月後,英國海盜彼得·貝克劫掠了巴克·羅號,由於船上人員中有位希臘祭司歸屬土耳其海軍元帥管轄,惹怒了奧斯曼當局。

“豬隊友”的魯莽舉動,差點讓英-奧同盟毀於一旦,還連累了哈本的經濟狀況,讓他陷入幾近破產的境地。後來伊麗莎白也寫信向穆拉德三世道歉,發出誠摯的懇求。

伊麗莎白去世之後,繼位的詹姆士一世選擇改變這一“擰巴”的局面,重新與西班牙談判,迴歸歐洲大陸的懷抱之中,因為這更符合英國當時的整體利益。

敵或友的身份,在幾十年間數度逆轉,其中起決定作用的,永遠難逃“利益”二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