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投資小乾貨,通過財報分析基本面(四)

在上一篇專欄《如何通過財報來分析一家公司的基本面(三)》中,我介紹了ROE以及裡面蘊含的風險,本文介紹財報裡另一個非常關鍵的指標—自由現金流。

目錄:

1、什麼是自由現金流?

2、自由現金流跟利潤的區別

3、自由現金流的作用和意義

一、什麼是自由現金流?

自由現金流的定義比較好理解,就是公司經營中產生的淨現金流在扣除公司為長期發展所投入的現金後的剩餘現金。計算公式是:自由現金流=經營性現金流-資本支出。通俗一點講就是一家公司通過銷售產品或服務賺了錢,但這個賺來的錢需要為交稅金、再次購買存貨、發放員工工資等一系列為維持公司日常運營的項目而支付現金,同時需要為購買設備、廠房以及續繳產品研發的專利授權費等維持公司長期發展的項目而支付現金,剔除掉以上的這些項目開支以後所剩下的可以供股東們(嚴格意義上講是全部資本提供者,包括債權人和股東)自由支配的錢就叫自由現金流,說的更直白一點自由現金流就是公司為股東們賺的錢,巴菲特更是形象的將其稱為“股東盈餘”,那麼它跟利潤的區別在哪裡了?

二、自由現金流跟利潤的區別

眾所周知,利潤表中的利潤是銷售額減去費用的差額,首先這個銷售額裡面包含了未收回現金的賒銷款等非現金科目,而經營性現金流只包含發生現金交易的銷售額等現金科目,其次有很多現金支出項是不會列入利潤表中的費用科目,所以絲毫不會影響到利潤,比如償還債務的本金,但這些現金的流出會直接反應在現金流量表裡,最後很可能是看似完美的盈利而實際上公司的賬戶裡一分錢都沒有。

弗裡德森舉個一個經典的例子,一家做餐飲加盟的公司是靠收取加盟費賺錢的,但是它們的加盟店都是虧損的,沒錢支付加盟費,怎麼辦?於是這家公司就把自己賬上的一千萬元的現金借給這些加盟店,這些加盟店用該公司借給它們的錢來交加盟費,但是這個借出去的錢在該公司的利潤表裡是反映不出來的,而收取加盟店的加盟費卻清清楚楚的反映在了它的利潤表裡。於是這家公司的現金在不增不減的情況下僅一出一進就製造出了一千萬元的利潤。像這種操縱利潤的會計手法有很多,著名的安然、世通事件就是典型的案例,而為了嚴厲打擊這些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行為維護股東們的利益,美國的學術專家們提出了自由現金流的概念,SEC在安然事件後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必須披露自己的自由現金流。

三、自由現金流的作用和意義

由於自由現金流是可受股東們自由支配的,股東們可以把這個錢分了,也可以拿去投資別的項目或者拿去償還之前公司欠下的債務,如果要給這些自由分配行為分一個優先級的話,我認為最優先的行為是償還公司的債務。因此自由現金流可以用來衡量一家公司的債務償還能力,如果一家公司負有大量債務且自由現金流長期為負,表明這家公司現階段還無法通過自己的經營能力來償還債務,只能通過一些融資手段來償還債務,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借新債還舊債。相比於那些自由現金流充裕,可以通過自身經營能力產生的現金來償還債務的公司,這些依靠借新債還舊債的公司,其經營風險是比較大的,我在上一篇專欄《如何通過財報來分析一家公司的基本面(三)》中介紹過ROE中蘊含的風險,即高的財務槓桿率或者高的資產負債率所帶來的風險,對於一些不太愛關注財務報表的投資者來說,這種表述可能還不夠直觀,如果將自由現金流和淨資產收益率結合起來評估一家公司的經營風險,會直觀很多。著名的投資研究公司晨星公司做過一個二維的風險評估模型,如下圖所示:

一點投資小乾貨,通過財報分析基本面(四)

以奈飛為例,2018年奈飛的淨資產收益率高達23%,但是其資產負債率也高達80%(這也意味著奈飛的財務槓桿率高達5倍),全年的自由現金流為-30.2億美元,流動負債總額是64.87億美元,很顯然奈飛如此糟糕的自由現金流是無法償還自身的債務的,甚至很難維持自身的日常運營,因此奈飛通過發行債券的方式在2018年全年共借得40.5億美元的資金。不僅是2018年,奈飛近幾年來的自由現金流都一直為負。在此,我列出了Facebook、奈飛和特斯拉近4年的財報中的關鍵數據,用以評估三家公司的經營風險,其中FCF/TCL就是自由現金流與流動負債總額之間的比值,如果這個值大於1則意味著自由現金流大於流動負債總額,企業可以通過日常經營賺的錢來償付自身的債務,如果這個值小於1則意味著企業不能通過日常經營賺的錢來償付自身的債務,如下圖所示:

一點投資小乾貨,通過財報分析基本面(四)

特斯拉、奈飛、Facebook自由現金流對比,來源:SEC官網

圖表中Facebook的自由現金流最為充裕,其FCF/TCL的值均大於2,這意味著Facebook在償還完自己的流動負債後手裡還剩有大量的現金無需融資借債,因此它的負債率也極低,如果Facebook無需融資借債,那麼融資活動淨現金流這一項的值應該接近於0,但它的這一項卻是一個負數,說明Facebook不僅僅沒有借錢,還把賬上的錢花出去了,我們可以看到2015年、2016年Facebook在該項目上花出去的錢並不多,2017年和2018年Facebook在該項上花出去的錢很多,查看該項細目發現Facebook主要把錢花在了股票回購上,通俗的講就是Facebook錢多了沒處使了,通過股票回購的方式把這些錢回饋給了股東們

再看特斯拉,近4年來特斯拉不僅僅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其自由現金流也從未轉正過,其實特斯拉跟奈飛的情況差不多,為了公司長期的發展都需要巨大的資本支出,只不過受會計記賬方式的不同,奈飛投拍新劇的鉅額支出不是記在資本支出科目,而是記在日常經營科目裡,這樣導致奈飛的經營性淨現金流長期為負,而特斯拉為生產電動汽車而新建的廠房、購買的設備等鉅額的現金支出都被列入了資本支出科目。儘管記賬方式有所不同,但是最終的結果都一致,那就是自由現金流都為負,但是對比特斯拉與奈飛自由現金流的變化情況你會發現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如下圖所示:

一點投資小乾貨,通過財報分析基本面(四)

你會發現特斯拉自由現金流的波動非常大,而奈飛自由現金流的虧損幅度是逐年擴大的,在我看來,這反映了雙方資本的投入與取得回報的週期不一樣,特斯拉的週期要比奈飛短很多

再回到風險性這個話題上,由於自由現金流代表著一家公司的償債能力,自由現金流充足的公司往往償債能力強、負債率低,

資金鍊發生斷裂的幾率也很低,這也意味著該公司的信用評級高,融資成本也低,反之自由現金流匱乏的公司信用評級低,融資成本高,資金鍊發生斷裂的幾率則很高,因此經營風險會很大比如奈飛和特斯拉,在對抗系統性風險上表現的就很脆弱,比如2018年,隨著美聯儲4次加息和不斷的縮表,不僅僅使借錢的利率上升,借錢的途徑也變少了(因為市場上流通的美元變少了,原本能借錢的機構都沒錢可借了),那麼那些依靠融資才能維持經營的公司其資金鍊發生斷裂的幾率之高可想而知。這也是奈飛在2018年股價近乎腰斬的根本原因,一些投資者擔心奈飛的資金鍊斷裂,也是特斯拉2019年一季度股價暴跌的本質原因,一旦特斯拉業績不佳陷入虧損而不能依靠自身的經營提供充足的資金鍊,那麼一些投資者就會擔憂特斯拉因資金鍊斷裂而破產,從而紛紛拋售特斯拉的股票。

最後需要強調一點,自由現金流雖然能反映出一家公司的經營上的財務風險,但並不能反映一家公司的發展前景,很多公司在發展初期因為巨大的投入且不能立即產生回報而使自由現金流長期為負,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亞馬遜,也包括本文案例中的Facebook以及谷歌、推特等,這些優秀的公司無一不例外都是在成長的初期自由現金流長期為負在進入回報期後自由現金流才開始充裕起來的。

對於投資者而言,在投資一家很有前景的公司的時候,也應該密切關注這家公司所面臨的風險,這也是我寫本文的目的

此外關於自有現金流的分配使用問題也是投資者們重點關注的問題,有的公司是以派發股息和股票回購的方式回饋給股東們,比如蘋果、微軟、IBM、波音等,這些公司的業績增長不是很快但能產生大量現金流,因此把這些錢返還給股東們,讓股東們去使用這些錢可能會產生更好的效益,有的則既不派發股息也不進行大額股票回購,而是將其投入到其它項目上使其比返還給股東們能產生更好的回報,比如騰訊、阿里巴巴等業績還在高速增長中的公司。總之自由現金流是投資者們需要重點考察的指標項之一,為此還誕生了一種企業價值評估的方法——自由現金流貼現法,這種估值方法,我會在以後的專欄中詳細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