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最“臭”的槍,士兵們見到就捂鼻子,卻在戰場上成為傳奇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二戰時的一款輕武器,這種輕武器戰鬥力不俗,但卻被稱為史上最臭的槍。

它就是二戰時英國的主力衝鋒槍,“斯登”式衝鋒槍。今天就來跟大家彙報一下,這款“斯登”式衝鋒槍的傳奇故事。

二戰最“臭”的槍,士兵們見到就捂鼻子,卻在戰場上成為傳奇

1939年,德國發動二戰後迅速佔領了法國,英國局勢瞬間變得岌岌可危。二戰時期,英國已經不是當年的日不落帝國了,軍隊素質低下,武器裝備嚴重短缺,尤其是各種重武器,輕武器產能則嚴重不足。當時,英國的國民警衛隊進行步槍訓練的時候,竟然只能用掃把來替代,可見當時槍械的短缺程度。

德國人已經在英吉利海峽對岸摩拳擦掌了,英國人竟然還找不到足夠的武器來防禦。此時,英國軍方採取了一個相當明智的對策,那就是緊抱美國的大腿。美國人非常支持英國人抵抗德國的攻擊,條件很簡單,給錢就行了。英國人不得不花高價從美國進口了一批M1928湯普森衝鋒槍,來防禦德國可能的登島進攻。

二戰最“臭”的槍,士兵們見到就捂鼻子,卻在戰場上成為傳奇

然而,M1928湯普森衝鋒槍不僅昂貴,而且太過笨重,給英國士兵們帶來了很大的負擔。英國軍方於是決定在湯普森的基礎上,研發一款簡化的衝鋒槍,要求就是造價低廉,便於攜帶,火力足夠。甲方提出了難度如此之高的要求,一時間沒有軍火商敢於接招。

後來,英國伍爾維奇皇家兵工廠和恩菲爾德輕武器廠拿出來他們合力研發的新產品,征服了英國軍方挑剔的眼睛。這就是“斯登”式衝鋒槍,由負責研發的兩位誰及時的首字母,加上恩菲爾德兵工廠的前兩個字母,組成了這款衝鋒槍的名字。

二戰最“臭”的槍,士兵們見到就捂鼻子,卻在戰場上成為傳奇

“斯登”式衝鋒槍到底有什麼獨特之處呢?首先是造價。斯登的造價只有10美元,而湯普森要達到100美元,這是巨大的優勢。其次,斯登的結構非常簡單,能夠在短時間內進行大量的生產,士兵們使用起來也很快就會熟練。造一把斯登有多簡單呢?用當時的話說,斯登是“水管工都能造的奇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人一共生產了各種型號的斯登式衝鋒槍近400萬支,堪稱二戰期間數量最多的輕武器之一了。

斯登的優點很明顯,但問題也很大,比如保險太鬆,質量不佳等。但是瑕不掩瑜,斯登式衝鋒槍已經成為二戰英國輕武器的代名詞。

二戰最“臭”的槍,士兵們見到就捂鼻子,卻在戰場上成為傳奇

在二戰百花齊放的輕武器領域中,斯登的表現足夠優秀。由於斯登的發音“Sten”和英語“Stink”(臭氣)很相似,很多士兵在拿到這把槍的時候,都會裝模作眼的捂住鼻子,裝作一副很臭的樣子,這也是二戰英國人的幽默感的體現了。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兒了。歡迎大家留言,在交流中大家一起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