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當下最大的“灰犀牛”是什麼?

楊昕阿笨


A股黑天鵝多,灰犀牛似乎也不少。所以個股閃崩,大盤不漲。灰犀牛與黑天鵝是不同的,美國學者米歇爾·渥克將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比喻為“灰犀牛”,以區別“黑天鵝”的小概率風險或厚尾風險。

灰犀牛之所以引人關注,與某主流媒體有關,媒體發表評論文章認為既要防“黑天鵝”,也要防“灰犀牛”,評論文章發表以後,股市立即應聲大跌,創業板指數大跌5%,滬深兩市超過500只個股跌停。

15年股市灰犀牛是槓桿資金,18年是商譽減值和股權質押風險,現在槓桿資金風險基本消除,股權質押風險也不大,商譽減值會存在,但像18年那樣財務大洗澡可能不會。

既然灰犀牛是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目前來看是註冊制改革的進一步延伸以及IPO常態化帶來的擴容壓力。因為經濟下行壓力沒有減緩,最近一個月銀行信貸不如市場預期,股市將承擔起支持經濟轉型和刺激經濟的重任,中小企業嗷嗷待哺,需要資本市場提供支撐,另外存量公司經營困難,需要大量資金支持,放寬再融資已經板上釘釘。

最近幾周,有的周IPO 超過十家,這樣的擴容節奏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了,另外大盤股也不短閃現,今天申購的浙商銀行也屬於大盤股,融資不菲,後面還有規模很大的郵儲銀行和京滬高鐵。

雖然IPO可以帶來新的投資標的,但是沒有與IPO配套的增量資金進場,股市難以上漲不說,下行壓力很大。

經濟下行,PPI下跌,CPI高企,上市公司業績承壓,理論上需要減緩IPO,減少市場資金抽離,股市才能更加堅挺,現在是反了過來,需要加碼IPO和再融資,股市壓力自然更大。

通脹沒有牛市,何況目前存在類滯脹的經濟數據,根據美林時鐘,投資股市不是好時機,持有現金最明智,因此某些專家奢談牛市可能有點難以實現。


杜坤維


灰犀牛是指通過累積,形成了一定的風險跡象,是風險發生的大概率事件。在A股市場,尤其是在當下的行情下,最大的灰犀牛就是想當然的認為這裡是牛市。


大盤股指自2440年反彈以來,形成了周級別的上攻,周級別已經反彈了12周,可以說達到了周級別反彈的一個提現時間窗口,應該會產生周級別的調整。但最近兩天,上證股指強勢突破,日線級別再創新高,呈現出權重藍籌股和題材股雙活躍的現象,市場的賺錢效應非常明顯,很多人已經把這裡認為是周級別二浪的開始,認為牛市剛剛起步,可以跑步入場,甚至有的人認為這一波會反彈到4000點,甚至更高。

關於這裡的牛熊分歧,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即便是爭論上三天三夜,也無法分清對錯和高低。只能是通過市場的驗證,來判決高下。但我個人認為,這裡不具備牛市行情的跡象,依然屬於月級別反彈過程中,而且目前的結構是日線級別的5浪攻擊,5浪攻擊猛烈,但失敗率比較高,這裡短線上,有震盪的個股交易機會,但波段的機會沒有。

而且今天尾盤,早盤漲停的人氣股紛紛開板。形成了大幅的下挫,說明市場的情緒非常不穩定,只要人氣股籌碼出現鬆動,大幅高位調整不可避免,這種戲碼已經上演了多次,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當前結構的不穩定性。

所以說對於目前時下的股市行情,最大的灰犀牛,就是盲目的認為這裡會運行牛市結構,眼裡只有上漲,看不見下跌,踏空和飢渴資金甚至無腦買入,不斷的抬升自己的交易風險。

在A股市場,永遠是漲出風險,跌出機會。不管什麼時候都要繃緊這個神經,防止灰犀牛的出現。


小散李大鵬


目前最大的灰犀牛是擴容。

歷史上,無數次證明了,一邊倒地傾向於擴容,市場是要付出代價的,儘管一再被歷史證明卻一再發生。

而15年以來,伴隨著去槓桿和經濟週期進入下滑週期,期間新股發行積累高達接近一千家。上市公司數量擴容30%帶來的卻是市值損失34萬億,其中,18年損失14萬億。

而19年高層和管理層首要的目標是科創板要落地和大舉推進,這讓人聯想到了18年初的cdr和獨角獸,其中募集的cdr基金,至今下落不明,但是依舊沒有引起管理層和高層的重視。

而科創板目前的上市資源庫已經達到一千家之多,各地推薦候選池裡達到3000-5000家,可以說再來十個板都不夠發的。

而創業板在深交所的表態裡也不甘人後,提出要加快融資的口號。

對三年以來的擴容,目前已經進入解禁高峰,隨之而來的業績下滑和變臉虧損以及股權質押和解禁,壓力在持續熊市和股災中被數被放大其效應。而指數的持續下跌帶來投資者不斷地虧損和離場,由此導致市場流動性逐步收縮,在10月引發了股權質押風險爆發,而其後略有觀望。

如果,按照目前的決策順序,依舊是優先擴容融資,優先新股發行大躍進乃至於一個板的發新股,期間目前存量股市也不甘人後,就會引發今天最大的灰犀牛出現,乃至於是狂犀牛!!!


屠龍刀fei0598


慘烈的時光即將到來,破新低已經毫無懸念

《質押平倉地雷或將再次引爆》

今天開門黑,上證跌28.61點,最低下探到2456點,離新低2449點僅有7點的差距,明天可能大概率要創出新低。

過去的2018年是悲慘的一年,很多股民朋友好不容易熬過了地獄般的2018,寄希望在2019年能有一波大行情,彌補一些損失,可是我們大A股就是這麼任性,新年第一場雪,就下的全世界變綠,讓人覺得是初春來了。

元旦期間,興業證券計提6億多資產減值,引發市場對券商股的資產減值擔憂。原來高額的股權質押風險在紓困基金的幫助下,讓市場漸漸忘記,但是興業證券這則消息,讓我們聯想到股權質押負面作用不單單是上市公司,還有就是給上市公司放款的券商。

康美藥業收到證監會的關於信息披露不實的立案調查,這基本作實了之前市場傳聞的康美藥業業績做假的事情,今天康美一字跌停開盤,盤中毫無反抗力量。康美的跌停,引發中藥板塊、醫藥電商、生物醫藥板塊集體走弱,濟川藥業、華東醫藥、葵花葯業等下跌幅度不小。醫藥板塊的下探,對指數的下跌貢獻巨大。

隨著降低銀行業利潤,給民營企業減負的呼聲越來越高,銀行板塊從年前最後幾個交易走弱的表現來看,這種趨勢仍會延續新年。工商銀行、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中國平安、中國人壽等金融權重股集體疲軟,上證也在權重股的帶動下,舉步維艱。

大盤的走弱有眾多因素,有大小非解禁、股權質押地雷、有業績爆跌,有中美貿易戰等,但是經過2018年的洗禮,許多的利空已經在逐步的釋放,2019年3月份可能會迎來年內的最低點,3月份有中美貿易戰的確定以及上市公司的年報密集發佈。

今天跌幅排行榜中,大跌的都是莊股形態。在不救市預期下,政策不變預期下,莊股閃崩是常規。沒有信心,他們自己都怕怕了。所以操作上遠離莊股,在政策不變預期下,尊重這些規律。

剛剛過去的2018年,雖然很難,但仍然不敢說已經是最難階段。週末公佈的中國12月官方製造業PMI錄得49.4,而前值是50.0,製造業宏觀經濟數據表現慘淡成為拖累A股和H股聯手下行的一個刺激因素,從數據看,2019年的前三個月恐怕仍然有大幅提升的表現。

而另一個刺激市場下行的因素便是2019年1月的天量解禁壓力,面臨解禁個股近200只,解禁股數量為2019年單月之最,合計解禁市值超2700億元。其中,6股解禁市值超100億元,分別為分眾傳媒、延安必康、協鑫集成、成都銀行、中信銀行和申萬宏源。13只個股解禁股佔總股本比例在50%以上,依次為:南華儀器、康躍科技、延安必康、久遠銀海、華源控股、躍嶺股份、乾景園林、鵬鷂環保、分眾傳媒、匯中股份、大晟文化、井神股份、盛天網絡、協鑫集成。儘管市場不好,但是解禁限售股仍然會有超過90%都有套現的動能,越是弱勢中減持的動能反而越足,所謂“買漲不買跌”就是這個道理。而這,也將成為壓制A股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第三個因素,則是市場對政策的依賴陷入了疲態。始於去年10月19日的救市政策正逐步體現出邊際效益遞減的尷尬,量能的持續萎縮就是一個明證。如果沒有新的更大的利好政策出臺,大盤跌破2449點毫無懸念,恐怕也僅僅是時間早晚問題。依靠市場自然的運行規律,再度靠近2449點,必然有護盤力量出現,以博取政策的利好。一而再、再而三之後,這種希望就會漸漸變為失望,到最後演變為絕望,那市場的破位下殺就會呼嘯而至。不再殺出一波恐慌盤,場外資金也不會輕易選擇入場。

至於破位後的下一支撐,最少也要到2400點下方了,這個時候不到來,你根本就不用太過著急去抄底。順便說一句,即便跌到了2400點下方,也不意味著本輪熊市最終底部的出現,充其量就是一個階段性底部的到來。那時,會引發一段“春季行情”的到來,這個行情可以分為兩段,第一段行情就是春節紅包行情了,後一段就是後話了,這個節奏把握很重要。

回到盤面,今天的陰線已經完全確立了指數將再次下探的技術形態,截止發稿,道瓊斯30期貨跌幅400點,歐洲英法德全線下跌,大宗商品原油有色都在跳水,晚上美股在任性一下,2449這塊遮羞布明天就可能不復存在了,耐心等待恐慌盤釋放,看戲吧……


陽頂天yy


在金融領域,聽過“黑天鵝”,也聽過“灰犀牛”。“黑天鵝”指的是突發的風險事件,因為天鵝大多是白的,黑天鵝是少數品種,所以黑天鵝比喻小概率的難以預料的事件。此外,“灰犀牛”指的是容易被我們忽視的風險。“黑天鵝”事件我們無法預估,所以,這裡,我專門給大家講講當下A股目前的“灰犀牛”是什麼。



近年來,越來越多A股上市公司質押股份,誇張一點的說法是“無股不押”。在市場維持震盪上漲的趨勢時,股權質押壓根不是問題,不會對市場造成什麼風險。遇到去年那種單邊下跌行情,股權質押風險暴露,若不制止股市繼續下跌,則會引發更大的金融風險,危及實體經濟,所以才會有去年10月下旬的政策救市。股權質押風險就是“灰犀牛”,投資者直到上市公司進行股權質押融資,但低估了潛在的風險,沒發生之前容易被忽視。


政策託底,股權質押風險得到了緩解,目前市場上漲形勢一片大好,投資者滿腦子想的是如何把握機會,前幾個月還在擔憂的股權質押風險已經拋之腦後了。除此之外,A股投資者應該正視的“灰犀牛”是大股東解禁。為什麼呢?



2016年以來,A股發行速度加速,對A股形成較大“抽血”,大擴容之下,儘管“堰塞湖”問題得到解決,但是市場卻“消化不良”。特別是2017年,成功IPO的上市企業數量高達436家,創下了歷史新高。2018年IPO數量大幅減少,滬深股市IPO僅105宗。



然而,這兩年IPO數量加起來也不少。按照證監會的規定,公司上市後原始股東解禁需要1到3年,所以,2016年、2017年、2018年上市的公司,在2019年都有解禁,解禁壓力很大。年初至今,市場被大幅拉起來了,很多上市公司大股東趁機減持股份,這輪行情,我定義為“解套牛”,幫助大股東、產業資本、大小機構解套。


拉昇股票市場,除了緩解股權質押風險,還有就是吸引更多資金進場,來解決龐大的原始股解禁問題,表面是為了迎接科創板的誕生,實際上是貫徹落實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任務。


小白讀財經


“灰犀牛”,指的是習以為常、大概率出現的風險。A股當下最大的“灰犀牛”大概率出現的風險是什麼?個人認為有兩點:

一、踏空下一次牛市,不是風險甚是風險!

“灰犀牛”雖然指的是大概率出現的風險,而投資者踏空牛市,雖然對資金沒有產生風險,但不是風險甚是風險,因為行情出現了上漲,未來也會面臨著下跌。

2018年股市有明顯的下跌,甚至用“歷史第二熊”形容,全年下跌24.59%。由於震盪下跌的慣性思維,2019年初投資者保持對2019年“現金為王”的觀點。

可是,當春節以後出現大幅上漲,一改“現金為王”的觀點,呈現的則是“猶豫”。

股市的“灰犀牛”風險,可能就是踏空行情“追高”的風險。

A股有著明顯的特徵走勢,個人總結為“大起大落,久盤於底”。而2019年可能就面臨著“踏空”的風險。

從階段上看,A股呈現的走勢為上漲-下跌-相對底部橫盤震盪的走勢。

2005年-2007年A股走出了“歷史大牛市”,階段大幅上漲,牛市;

2008年由於美國“次貸危機”爆發,A股受到波及,呈現的是階段大幅下跌,熊市;

2009年雖然有著“股市大反彈”,但是從階段的角度看,2009年-2013年則為相對底部的橫盤震盪。

當然,發生並不是“一次性”,而是循環往復的發生。

2014年-2015年6月再次進入股市的“牛市”,單邊大幅上漲行情出現;

2015年6月-12月,由於“股災”的發生,A股單邊大幅下跌;

2016年股市有沒有大幅的上漲行情呢?

並沒有。仍舊處於相對底部震盪區間。

既然現在仍舊處於相對底部,而下一階段為單邊大幅上漲的牛市行情,從這個角度看,具有著投資的潛力。

當然,如果沒有認知到股市相對底部潛力,而出現踏空行情,可能就會出現什麼?

出現“追高”,甚至是利用槓桿資金進行“追高”。通常“追高”,更具有風險性。

所以,面對A股的“灰犀牛”,踏空不是風險甚是風險。

二、階段上漲之後的中期回調風險,應當注意。

雖然A股短期出現了大幅上漲,但是,並不代表沒有回調。從現在的角度看,短線風險性很小,中期存在一定的風險,同樣是小心中線“灰犀牛”下跌回調。

1、2019年春節以後的大幅上漲,並沒有出現像樣的回調,僅僅出現了一次短期平臺的調整;

2、短線雖然指數再創新高,但是量能有所縮減;

3、上證指數週線級別MACD指標紅柱開始走平,並且已經出現了22根紅柱,存在一定的概率出現回調;

短線上證指數日線級別MACD出現紅柱第二根,短線沒有問題,仍舊保持樂觀。現在關鍵在於中線,MACD指標開始走平,短線量能不及前高,存在一定的回調風險。

要說“灰犀牛”的話,個人認為大概率中線會有回調,應當注意與規避,特別是日線級別出現MACD綠柱的時候,應謹慎。

總結:現階段的“灰犀牛”風險來自於兩方面:

1、長線可能存在的踏空,進而由於情緒的影響出現“加槓桿”“追高”等投資,存在一定的風險性;

2、中線可能存在一定的回調。

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個我目前認為最適合出手的主圖《獵取主升浪》和《買點確認》副圖指標,紅買綠賣,出現“放心買”“逢低買”等信號,果斷入手買入,副圖指標出現“撤退信號”及時拋出。下面截圖給大家展示一下。

“放心買入”信號

“逢低買入”信號

可能有朋友會問,如果一隻個股主副圖都出現買點信號,是否是最佳的買入位置,這個當然是正確的

大家可以看到,同時出現主副圖指標買入信號的時候,個股漲幅是多麼恐怖,在高點還會提示撤退信號,是不可多得的入門性指標。實戰:

下面我們來看看該股在出現雙買入信號當天的走勢

接下來是該股在10月11號的股票走勢圖

今天的技術分享就這裡,希望大家能夠有好的收穫。股市之路坎坷卻也可以尋其道,只要你潛心研究,相信也一定可以在這個市場中得到自己想要的。

文章到此結束,如果大家覺得我說的正確,可以關注我,並評論點贊轉發!


電力與資訊


我認為A股當下最大的“灰犀牛”是科創板的上市對A股產生的資金虹吸效應。我們知道,股市的漲跌完全是由資金推動的,當天平向科創板傾斜的時候,資金的流向勢必會受到影響。

首先,科創板的開戶規則,50萬資產門檻和2年證券交易經驗,也就是能玩科創板的,肯定是A股的老股民,雖然資金門檻可能限制了絕大多數散戶,但符合條件的仍然超過300萬戶,更何況50萬門檻也並非難事,所以想進科創板的A股股民還是很多,這部分資金如果移師科創板,必將造成A股大面積失血,而補充流入的新韭菜明顯與流出的老韭菜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其次,科創板的新玩法,上市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而後漲跌幅20%,這比A股現有的規則有了更為大膽的嘗試,也頗為刺激,而這種新玩法必當激發更多的資金追逐,誰喜歡刺激呢,首當其衝肯定是賺快錢的遊資,而這部分A股最活躍的資金流出勢必將降低A股題材股的炒作熱度,A股的吸引力也會大大降低。

最後,科創板的企業大部分都是獨角獸,估值動輒上百億,上千億,這個體量真的是個吸金猛獸,承接力必然要靠大的機構,這是資金分流最重要的一環,那個時候,A股的散戶佔比將更高,很難想象,當A股只剩下一幫散戶在這裡玩的時候,還能玩出什麼新花樣?

當然,你會說我有點杞人憂天,但我認為至少短期內是這樣,所以在增量資金不足的情況下,科創板的吸血效應將對A股產生比較大的影響。所以珍惜科創板還沒上市的這段日子吧,至少現在還可以愉快的玩耍。



趨勢線上的音符


在金融市場中,“黑天鵝”一般指那些出乎意料發生的小概率風險事件;“灰犀牛”指那些經常被提示卻沒有得到充分重視的大概率風險事件,從目前的經濟形勢來看,我認為目前A股最大的灰犀牛可能是: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從預期變成了現實,美股在無數專家多年來預言見頂失敗後,悄無聲息的見頂了,“狼”真的來了!!

自2011年中國GDP增速跌破雙位數增幅(2011年GDP增速為:9.55%)後,2012年GDP增速破8(增速為7.86%),2015年GDP增速破7(6.91%),隨後一路下行到2018年的6.6%,而2019年上半年GDP增速更是直接跌到了6.3%,我們平常聽多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經濟增速放緩之類的報道,也許早已麻木,但是,隨著2019年全球各個央行競相降息,美聯儲也大概率將在隨後降息,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預期也許將在下半年變成現實,若如此,則不論是A股,還是美股,可能都將面臨巨大的調整!

在多年以前,就有不少專家預測美股要見頂了,但最後都被無情的打臉了,喊美股暴跌喊了多年,美股卻依舊不管不顧的向前、向前,最近道瓊斯指數更是站上了27000點重要的整數關口,突破了前期的“三重頂”的壓制,一波上攻行情似乎又將開啟,然而,如果是結合當下全球的經濟形勢來看,這個假設似乎又很難成立,再加上目前全球貿易摩擦頻繁,國際貿易環境惡化,伊朗及中東局勢不穩定,局部戰爭的陰影依然存在,美股想再開啟一波強攻行情,似乎不太可能,27000點成為“假突破”的概率或許更高,那麼,一波大幅調整或許離我們越來越近了,“狼真的要來了”......


K濤資本


“灰犀牛”,指的是習以為常、大概率出現的風險。A股當下最大的“灰犀牛”大概率出現的風險是什麼?個人認為有兩點:

一、踏空下一次牛市,不是風險甚是風險!

“灰犀牛”雖然指的是大概率出現的風險,而投資者踏空牛市,雖然對資金沒有產生風險,但不是風險甚是風險,因為行情出現了上漲,未來也會面臨著下跌。

2018年股市有明顯的下跌,甚至用“歷史第二熊”形容,全年下跌24.59%。由於震盪下跌的慣性思維,2019年初投資者保持對2019年“現金為王”的觀點。

可是,當春節以後出現大幅上漲,一改“現金為王”的觀點,呈現的則是“猶豫”。

股市的“灰犀牛”風險,可能就是踏空行情“追高”的風險。

A股有著明顯的特徵走勢,個人總結為“大起大落,久盤於底”。而2019年可能就面臨著“踏空”的風險。

從階段上看,A股呈現的走勢為上漲-下跌-相對底部橫盤震盪的走勢。

2005年-2007年A股走出了“歷史大牛市”,階段大幅上漲,牛市;

2008年由於美國“次貸危機”爆發,A股受到波及,呈現的是階段大幅下跌,熊市;

2009年雖然有著“股市大反彈”,但是從階段的角度看,2009年-2013年則為相對底部的橫盤震盪。

當然,發生並不是“一次性”,而是循環往復的發生。

2014年-2015年6月再次進入股市的“牛市”,單邊大幅上漲行情出現;

2015年6月-12月,由於“股災”的發生,A股單邊大幅下跌;

2016年股市有沒有大幅的上漲行情呢?

並沒有。仍舊處於相對底部震盪區間。

既然現在仍舊處於相對底部,而下一階段為單邊大幅上漲的牛市行情,從這個角度看,具有著投資的潛力。

當然,如果沒有認知到股市相對底部潛力,而出現踏空行情,可能就會出現什麼?

出現“追高”,甚至是利用槓桿資金進行“追高”。通常“追高”,更具有風險性。

所以,面對A股的“灰犀牛”,踏空不是風險甚是風險。

二、階段上漲之後的中期回調風險,應當注意。

雖然A股短期出現了大幅上漲,但是,並不代表沒有回調。從現在的角度看,短線風險性很小,中期存在一定的風險,同樣是小心中線“灰犀牛”下跌回調。

1、2019年春節以後的大幅上漲,並沒有出現像樣的回調,僅僅出現了一次短期平臺的調整;

2、短線雖然指數再創新高,但是量能有所縮減;

3、上證指數週線級別MACD指標紅柱開始走平,並且已經出現了22根紅柱,存在一定的概率出現回調;

短線上證指數日線級別MACD出現紅柱第二根,短線沒有問題,仍舊保持樂觀。現在關鍵在於中線,MACD指標開始走平,短線量能不及前高,存在一定的回調風險。

要說“灰犀牛”的話,個人認為大概率中線會有回調,應當注意與規避,特別是日線級別出現MACD綠柱的時候,應謹慎。

總結:現階段的“灰犀牛”風險來自於兩方面:

1、長線可能存在的踏空,進而由於情緒的影響出現“加槓桿”“追高”等投資,存在一定的風險性;

2、中線可能存在一定的回調。


厚金說


同意股票質押。

A股質押現狀:

(1)質押規模:A股無股不押,目前總參考市值為4.9萬億元,佔A股總市值的9.6%,其中流通股為主佔近70%。

(2)質押比例:目前74%的股票處於30%以內,5%的股票(110家)在50%以上,股東質押次數頻繁。

(3)解押情況:到期規模逐年提升(2018年2.6萬億),實際解押卻不斷下降(目前1.6萬億),質押資金融入與解押資金流出的缺口變大,解押時間集中於近2年內。

(4)質押資產質量:連續下滑,營收增速連續4個季度下滑,淨利潤增速連續2個季度下滑,經營現金流淨額處於低位。

實際上股票質押現在已經成為某些無良股東套現的工具,說是A股要解決融資問題,不斷的發行新股,發行新股之後就是不斷的上漲一個漲停板接著一個,等股票到了高位,就開始不斷的減持和質押。質押多好呀不喪失控股權,而且還能套現。而且股票質押還不像房子,房子起碼還有固定資產。股票要是退市了那就是張紙,哦不對現在連紙都沒有。

所以那些股東質押比例高的公司,財務成本高的公司都有成為地雷的可能。從這個角度來考慮考慮看一下A股市場到底還有哪些公司可以值得投資。2018年很多公司的股票質押實際上都爆倉了,後來發了政策展緩質押平倉,這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債務違約,對上市公司的保護過甚,以至於不斷的對散戶殺雞取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