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海上鋼琴師》,我才不要像主角那樣懦弱的活著

對於《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第一次觀看的時候還是在初中,那個時候對於PPT都滿滿抵抗的我,那個下午卻出奇的安靜,雖然那個時候電影看得不多,也不懂什麼浪漫和詩情畫意,但是仍然被這部電影深深吸引。

看完《海上鋼琴師》,我才不要像主角那樣懦弱的活著

其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莫過於這兩組鏡頭了。

1900和初次相識的MAX,一起坐在鋼琴邊,兩個大男人和一架鋼琴在地板上翩翩起舞,隨著音樂的節拍轉彎和滑動,最妙的是和節奏完美契合,而熒幕前的我第一次被震撼到了,原來鏡頭還可以這樣的旋轉跳躍,導演的想象力簡直太過天馬行空了。

看完《海上鋼琴師》,我才不要像主角那樣懦弱的活著

還有就是1900第一次邂逅少女的鏡頭,灰濛濛的窗戶隔著1900和那個少女,雖然少女只是揉了揉眼睛,但是1900還是徹底淪陷了。少女在窗外眺望遠方,而1900則通過黑白鍵直抒胸臆,委婉動聽卻又讓人聞之心碎的曲子就這樣一氣呵成,而1900甚至也因為少女幾乎動搖了堅守在船上的決心,愛情真的是個令人著魔的東西。

拋開電影在影壇的地位,無論是鋼琴秀還是電影所蘊含的深層次的訴求,我個人還是比較迷戀1900這個人。

看完《海上鋼琴師》,我才不要像主角那樣懦弱的活著

關於他的名字,聽起來也是非常獨特和不平凡的。如果他叫吉姆或者皮特之類的大眾之名,或許也會像是滄海一粟一樣溟滅在茫茫人海中。1900這個名字代表著不平凡和特殊,也註定了他是個不平凡的人,掌聲和榮耀這些平常人趨之若鶩的東西,對他來說註定了唾手可得。

但是這個世界,終究是一個金字塔的社會,越是在頂層的人越孤獨。而越是孤獨的人,越不能被人理解,越讓人覺得可憐。

看完《海上鋼琴師》,我才不要像主角那樣懦弱的活著

當所有人沉浸在1900的音樂中狂歡起舞時,1900就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明亮和閃耀。但是當所有人看到自由女神的一剎那,所有人都好像發現更亮的光源一樣,趨之如騖的飛奔而去,只剩下1900孤獨的看著所有人,那寂寞的身影,格外的讓人覺得可憐。儘管你的琴藝無雙,但是此刻你只是個可憐的孤獨者。

高手都是孤獨的,不被理解的,也是最孤獨的。

看完《海上鋼琴師》,我才不要像主角那樣懦弱的活著

1900從被遺棄,到被船工收留,再到養父逝世,從一個寂寂無名的小透明,到發現自己的鋼琴天賦,再到和黑人大師鬥琴技驚四座,這樣的人生其實也是顛沛流離的。他沒有朋友,唯一可以傾訴的黑人小號手,也不明白1900的孤獨。

試想如果你生活在這樣的一個環境裡,面對其他人口中的花花世界,你會選擇一探究竟還是堅守自我呢?我想很多人很難踏出探索的哪一步吧,這也就引出了很多人對於電影的第二個疑問了,為什麼1900會執意選擇留在船上呢?

看完《海上鋼琴師》,我才不要像主角那樣懦弱的活著

1900曾經心動過,因為他在這艘船上呆得太久了,從來來往往的船客口中也聽到了關於船下世界的隻言片語,不可否認船下的世界一定是比船上精彩的,但是1900還是缺乏下船的勇氣。

儘管讓他心動的女孩,讓他體味到了作為男人的第一次邂逅和心動,在這樣的誘惑下,1900還是無法說服自己,堅決的下船去感受大千世界的精彩。音樂是1900的根,從開始被人發現,1900就和音樂、鋼琴結下不不解之緣。

看完《海上鋼琴師》,我才不要像主角那樣懦弱的活著

因為鋼琴他收穫了掌聲,面對第一次心動,他可以創作出讓人心動的樂曲,但是面對這床下的高樓林立,1900卻退縮了,他的不適應和心慌,無法說服自己勇敢的走下去。習慣孤獨的他最終選擇和大船一起沉入海底。

看完《海上鋼琴師》,我才不要像主角那樣懦弱的活著

可能這只是一個故事,但是卻是一個非常經典和吸引人的故事。如果有機會,我不會做1900那樣的人,不需要有一項鶴立雞群的技藝,因為那樣太孤獨了,高手總是寂寞的,高手總是孤獨的,高手也是沒有生活溫度的。

做一個平凡的普通人,在遇到真愛的時候大聲的說出口,在遇到不曾見過的風景時,大步地向前走,在遇到不一樣的人生時,勇敢地去體驗,讓平凡的人也有平凡的人。這才是每個人要擁有的生活和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