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2年了,誰還在為《琅琊榜》裡的絕美“兄弟情”落淚?

“一卷風雲琅琊榜,囊盡天下奇英才”

“明月清風曉星塵,傲雪凌霜宋子琛”

這些古裝劇中文縐縐的句子都是在形容絕美兄弟情,古風古調的文化,讓人想去姑蘇又嚮往金陵,喜歡所有的高山流水,裊裊炊煙。2015年上映的電視劇《琅琊榜》可謂是引起了觀眾的一致好評,雖然《琅琊榜》的主創團隊始終堅稱他們想要傳達的是梅長蘇與靖王之間的“一種兄弟情感”,但這並不妨礙粉絲們為兩人取“蘇靖CP”這樣的名號。

9012年了,誰還在為《琅琊榜》裡的絕美“兄弟情”落淚?

其實也不怪粉絲們會想錯,畢竟《琅琊榜》原著小說最初就是作為耽美小說在晉江文學城的論壇內連載的,當時連載了十四章後才轉入晉江文學城主站,那個是已經被改成了非耽美向作品。

有些人會把它當做一部“權謀劇”來看,但有些也是單純的喜歡演員的顏值而看的,雖然會讓人感覺到“歷史不是這樣的”,但大家依舊看的過癮,甚至欲罷不能。

9012年了,誰還在為《琅琊榜》裡的絕美“兄弟情”落淚?

可以說《琅琊榜》系列有一種獨特的”氣質“,不能把它定義為”歷史“因為它有些架空;也不能說它是”權謀“,因為劇中反映的古代朝堂和後宮政治浮於表面。

所以說它是講述“兄弟情”的電視劇並不為過,因為電視劇對於梅長蘇和靖王的關係敘述模式完全借鑑了言情故事的慣用套路,那些原本應該發生或應用在男女主人公身上,表現忠貞愛情的言情橋段被大量的使用在蘇靖兩人之間,使得二人之間所謂“兄弟情”呈現出一對一的專屬感,這種排他性已經超越出“桃園三結義”的兄弟情模式。(最近熱播的《陳情令》也深知此道。)

9012年了,誰還在為《琅琊榜》裡的絕美“兄弟情”落淚?

縱觀整部據,梅長蘇與靖王之間的相處模式就是:梅長蘇為了靖王默默付出卻不說,然後兩人之間產生誤會,最後在旁人的幫助下重修舊好……就是這樣的操作反覆循環,知道最後終於真相大白,誤會解除,靖王完成當年的許諾贈與梅長蘇南海明珠,兩人和好。

看到這樣的情節模式,想到了在甜寵文尚未流行的時候,這種製造衝突矛盾和虐點的模式幾乎是所有言情小說(比如霸道總裁文)的必備套路。

9012年了,誰還在為《琅琊榜》裡的絕美“兄弟情”落淚?

拋開“兄弟情”,兩部《琅琊榜》都不是一個人或者兩個人的故事,雖然電視劇中的男性角色佔據了大部分篇幅,但也有幾個女性角色讓人印象深刻。從第一部的霓凰郡主,到第二部的林奚,她們的身上都有一種古典女子獨有的溫婉、內斂和剋制,但她們也活出了現代女性最美好的樣子,這是最難得的。

9012年了,誰還在為《琅琊榜》裡的絕美“兄弟情”落淚?

蘇靖兩人之間是知己的關係,那麼梅長蘇和霓凰郡主之間的神仙愛情更讓人為之動容,一位武功高強的女性,霓凰在豆蔻年華失去了青梅竹馬的林殊哥哥,卻也是十五歲的時候上的戰場,浴血奮戰十年成為守護南境的一方諸侯,這樣的女性形象和大家心中柔柔弱弱的古代女子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也是老外最喜歡的中國女性形象,在外網的觀眾看到霓凰郡主出場的時候都紛紛表示不愧是“shero”(女英雄),他們覺得只有在中國古裝劇中,才能看到這樣又酷有強大的女性角色。

9012年了,誰還在為《琅琊榜》裡的絕美“兄弟情”落淚?

而梅長蘇和靖王之間,只是滿足了觀眾對一個CP的想象和期待,因此就算全劇中兩人沒有任何過度親密的言行,這一份真摯的感情都能成功的讓觀眾為這一對“兄弟情”流淚。

正如導演說的那樣:“《琅琊榜》中的所有感情表達都是非常‘剋制’的。”

所以這也是劇中最好的一個平衡點,畢竟有的觀眾只是想好好欣賞蘇靖兩人之間的友情,這其中本沒有誰對誰錯,是非黑白,最重要的還是大家能夠和和氣氣的坐在一起看一部劇,畢竟大家都是為同一份情誼而感動。

9012年了,誰還在為《琅琊榜》裡的絕美“兄弟情”落淚?

《琅琊榜》帶給觀眾的是浪漫和溫暖,是理想主義,它反對那些毫無底線的政治鬥爭,家國是信仰,在今天中國年輕人的心目中,彼此的分歧和鬥爭都是正常的,但絕不能毫無底線,《琅琊榜》的流行是必然的。

電視劇歸根結底是人的藝術,要以人物、人性和人情來審視和詮釋劇中的大千世界,劇中的每個人物都有鮮明的個性和標誌性的外形,這樣對電視劇的熱播奠定了基礎,通過對人物心境與行為的細膩描寫,向觀眾展現了一個關於家國的故事,符合廣大受眾的審美認可,看劇的時候就覺得這劇像一壺韻味悠長的好茶,初聞淡雅,入口清冽,繼而微苦,逾久,只覺意猶未盡……

9012年了,誰還在為《琅琊榜》裡的絕美“兄弟情”落淚?

一部改編自小說的電視劇集,最難得的就是尊重原著,當時《琅琊榜》的播出,也讓很多原著黨深深的舒了一口氣,它被改編的形神聚兼,無論從整個劇的制景道具,還是各個人物的形象,更多的是電視劇把小說的內涵也表現的淋漓盡致。

《琅琊榜》無疑是一部好劇,然而成為一部“現象級”電視劇並不容易,這種情況在古裝市場上並不常見,當然,任何成功都不會是偶然的,能夠緊跟潮流變化卻不盲目選擇,能夠精確定位而不隨波逐流,堅持人文本質與創新精神,堅持誠意創作和細節部分,這就是一部“現象級”電視劇該有的優點。

9012年了,誰還在為《琅琊榜》裡的絕美“兄弟情”落淚?

現在一部部製作精良的古裝劇上映,總會被人那來和《琅琊榜》比較,其實大家都是一樣的優秀,網絡小說在文學網站上的點擊率和知名度,都是為影視作品提供了收視率的基礎,而一部口碑不錯的電視劇也不只有原著粉絲的支持,更多的還是不瞭解這部作品的路人觀眾的良好評價。

9012年了,誰還在為《琅琊榜》裡的絕美“兄弟情”落淚?

2019年了,馬上就要過年了,不知道你有沒有再重溫

《琅琊榜》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