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的新支付野心:Facebook Pay

扎克伯格的新支付野心:Facebook Pay

美東時間 11 月 12 日,Facebook 宣佈推出移動支付應用 Facebook Pay。據 Facebook Pay 官網信息顯示,Facebook Pay 目前已在美國地區上線,並先將在一小部分國家地區落地,預計該支付工具可在 Facebook、Messenger、Instagram 和 WhatsApp 上使用 (目前 Facebook Pay 尚未正式接入 Instagram 和 WhatsApp)。

官方將 Facebook Pay 定位為一款無縫的、安全的,基於用戶熟悉的應用之上的支付方式。

扎克伯格的新支付野心:Facebook Pay

從官網目前發佈產品使用場景和使用方法來看,Facebook Pay 與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非常相似。Facebook Pay 是基於法幣(美元)交易,需要綁定銀行卡使用,之後可以在 Facebook 上購物、捐款以及購買遊戲或者票務類產品;可以在 Facebook 聊天應用 Messenger 中進行轉賬;以及目前仍在規劃中的在 Instagram 上進行購物和在 WhatsApp 上進行轉賬。

扎克伯格的新支付野心:Facebook Pay

圖 | Facebook Pay 的註冊及使用操作圖 (來源:CNET)

基於互聯網技術和法幣結算體系以及僅打算在一小部分國家地區推廣的 Facebook Pay 與 Facebook 此前曾試圖推行的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簡單的、無國界的、為數十億人服務”的穩定數字貨幣 Libra 及其錢包 Calibra 相比,產品中沒有過多的理想化色彩地宣傳和前沿技術的運用,更像是一個樸實而實用的支付工具。

缺少了前沿技術(如區塊鏈)的使用以及對現有貨幣和監管體系的挑戰,Facebook Pay 的問世路上面臨的阻力小了許多。反觀 Libra,自白皮書發佈起便引起了激烈的討論,以及全球監管的高度注意及戒備。Libra 在美國接受了監管多次的問詢與質疑,歐洲央行執行委員會委員諾特·科爾(Benoit Coeure)的“Libra 等穩定幣未經過大規模測試,將帶來嚴重的風險”的警告,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甚至直接表示“Libra不會成功”。

以上可以看出,Facebook Pay 的同類品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在美國國內的競品包括 Square、Google Pay 和 Apple Pay,都有著基於法幣支付,主要在本國運行,用於日常支付和轉賬的特點。

那麼,為什麼 Facebook 需要打造移動支付方式?為什麼要試圖同時兼有數字貨幣和法幣支付工具?下文會分別問題這兩個問題。

為什麼 Facebook 要做移動支付

從使用功能來看,Facebook Pay 和 Libra 都是移動支付工具。

這個部分可以拆分為 1)移動支付是門好生意嗎? 2)Facebook 和移動支付的適合性以及盈利的預期

在互聯網領域和商業世界中,評價是否為一門好生意的一個標準是是否能在未來實現長期持續的可觀盈利。

客觀現實是,在互聯網領域的許多巨頭和獨角獸公司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中都是處在虧損的狀態,而在虧損中維持著他們的高估值依據是“對未來盈利的預期”,其中預期都是基於產品可以實行規模化和網絡效應的假設。

而實現大規模的網絡效應中最為重要的因素:用戶數。從一個高頻且剛需的事物切入——支付,不失為提高用戶數量和保證用戶數量的可行之策。試想生活在社會中的人,有誰不消費呢?

因為高頻需求產生的用戶數和訪問量,以及因此產生的用戶行為數據,都可以成為 Web 2 時代互聯網企業實現變現和衝擊更高估值的基礎。

再衡量 Facebook 是否適合選擇移動支付這條賽道時,可以同類同為社交產品起家的微信。2014 年誕生的微信支付比支付寶晚了近十年,但是之後通過線下消費場景結合(與滴滴和O2O商家合作)以及拿下 2014 年春晚的合作力挽狂瀾,目前國內移動支付領域已經形成了微信支付與支付寶的雙寡頭格局。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微信支付(39.8%)和支付寶(53.8%)合計佔總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市場份額的 90%。

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時,在美國移動支付的發展不如中國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軟性因素”,比如消費者習慣的影響,首先美國有著強烈的信貸文化且銀行體系也比較完善,其次消費者也習慣於去用銀行卡或者現金支付,沒有足夠的激勵促使消費者完成從卡片支付到移動支付的轉換。這也導致移動支付在美國進展遠不如中國。

從用戶在產品上的停留時長或使用次數的維度來看,這本質是一個提高用戶粘性的問題。以至於在互聯網行業流傳著“因為用戶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本質上所有的產品都是競爭對手,都在做搶奪用戶時間這一件事情。”

未知的 Libra VS 被驗證的移動互聯網支付

Libra 是 一個目標宏大的項目,並試圖在全球範圍內建立流動的移動數字貨幣支付解決方案——Libra。過於理想的目標和挑戰現有體系的解決思路使得 Libra 是否能落地仍然成謎。

從大局來看,各國央行都提示“警惕” Libra,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此前談 Libra 時表示“中國應當未雨綢繆”;落實到行動上來,自 2014 開始的加密貨幣研究開發進程,在 Libra 白皮書誕生的刺激下明顯加快。黃奇帆在近日的演講中表示,中國央行可能在全球率先推出主權數字貨幣 DCEP。

從技術落地和合規的角度來看,Facebook Pay 也比 Libra 要容易實現得多。

歸根結底,還是 Libra 落地的難度太大,而推廣已經在全球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中國被證實可行的“微信支付/支付寶”同類品 Facebook Pay 不失為一個保險的、可行的支付方案備選 Plan B。

此外,對於在美國或者本國內的支付或轉賬,基於互聯網技術和法幣的支付方案從便利性和安全性的角度都優於數字貨幣同類品。

推特上知名的加密貨幣從業者@UDIWERTHEIMER,對此發表評論寫道“你能想象,當你可以選擇用美元在那些應用上支付時,你還選擇用 Libra嗎?我想象不了。”

扎克伯格的新支付野心:Facebook Pay

Facebook 在嘗試用 Libra 挑戰現有監管和國際貨幣體系的同時,仍然為自己選擇了一條更為平坦的移動互聯網支付之路。它是否會獲得成功,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