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文為什麼不搬到城裡去住?策劃師:這正是他的聰明之處

“大衣哥”朱之文是國內家喻戶曉的草根明星,可以說這麼說,朱之文是從《星光大道》走出來的最成功的草根明星了。現在經常能在媒體上看到朱之文的消息,這些消息大都是朱之文的一些生活記錄:朱之文下地幹活,朱之文在家練歌,朱之文出門被鄰居跟拍,朱之文的老婆搞直播,朱之文的鄰居拍朱之文月入過萬等等。最具有傳播效果的消息是村裡有個別人靠借了朱之文的錢去買車、買房,並且坦言他錢多不用還!網友看到這樣消息氣壞了,紛紛指責這些人厚顏無恥,人家錢太多也是人家辛苦賺的,跟你有毛關係!大家在媒體上看到,朱之文出名後給村裡辦了不少實事,修路、建水塔、給村裡添置健身器材等,但是極個別人不但不感激還指責朱之文說話不算話,做的不夠好。好多網友紛紛建議,朱之文搬到城裡去住。

朱之文為什麼不搬到城裡去住?策劃師:這正是他的聰明之處

對於一些村民的做法,確實有“吃大戶”的嫌疑,小編也是非常氣憤的,這些人真的是有些無恥了。但是對於讓朱之文搬到城裡去住的的看法,小編是不敢苟同,因為如果朱之文搬到城裡去住,他的演藝事業也許就會很快走下坡路。小編和一個在大型廣告公司做策劃的一個經理在一起聊過“朱之文現象”,朱之文的爆紅跟他農民的身份是分不開的。下面內容是我們談話內容的觀點。

朱之文為什麼不搬到城裡去住?策劃師:這正是他的聰明之處

一,巨大的反差讓朱之文在娛樂圈勝出。朱之文歌唱的非常好,但是能把歌唱好的人民群眾多的去了,朱之文能在選秀節目中脫穎而出跟他造出反差和驚喜是有很大關係的。高大上的選秀舞臺上,來了一個一臉憨厚老實穿著黃大衣的中年農民,一下子就抓住了觀眾和評委的眼球,同時人們觀眾對他的期望值也比其它選手要低的多。朱之文一開嗓,哇塞,唱的這麼好,評委的心裡一下子有輕視變成尊重。能讓評委從心理尊重,這就多了一些“感情分”。如果朱之文西裝革履的上臺,也許又會是另一番景象。

朱之文為什麼不搬到城裡去住?策劃師:這正是他的聰明之處

二,“大衣哥”的標籤是準確的定位和包裝。朱之文一身大衣的形象給人記憶深刻,“大衣哥”成了他的名片和標籤。朱之文的名字也許別人不一定記住,但是“大衣哥”好記又給人親切感,這就是標籤的作用。“芙蓉妹妹”、“鳳姐”“犀利哥”、“大衣哥”、“流浪大師”,一個特指的人,一個特定的標籤,就像一個成語一樣包含著故事迅速傳播開來。

朱之文為什麼不搬到城裡去住?策劃師:這正是他的聰明之處

三,家居農村,環境決定“農民歌手”氣質。不論人做什麼,時間久了就有了“職業氣質”。朱之文身上的農民氣質在歌手裡獨樹一幟,這是難能可貴的。觀眾看多了不食煙火味道的明星,就會覺得朱之文特別接地氣。人們喜歡王寶強也有這樣的原因在內。身在農村,受環境的影響,這種氣質就會特別明顯。

朱之文為什麼不搬到城裡去住?策劃師:這正是他的聰明之處

四,農村裡的“家長裡短”具有八卦屬性。這一點非常的重要,明星靠演技得到的關注度往往沒有靠炒“緋聞”來的容易,炒“緋聞”也要跟身份相匹配,這一點朱之文可是一點優勢都沒有。朱之文的優勢就在“農民歌手”這四個字裡面。朱之文呆在農村,他與村裡人的關係和一些衝突成了他的“八卦新聞”。現在自媒體發達,朱之文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對明星而言,知名度就是“出場價”。

朱之文為什麼不搬到城裡去住?策劃師:這正是他的聰明之處

基於以上的分析,朱之文只有呆在農村才是名副其實的“大衣哥”,朱之文的團隊很清楚這一點。各位網友,你們覺得小編說的有道理嗎?歡迎留言評論。

朱之文為什麼不搬到城裡去住?策劃師:這正是他的聰明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