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計劃再建一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學,預計後年9月開學

新京報訊(記者 樊朔)11月14日,記者從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組委會獲悉,由中國科學院和深圳市政府合作籌建的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暫定名,簡稱“中科院深理工”)在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公佈了規劃藍圖。該校計劃於2021年9月迎來首批學生入學。

據瞭解,中科院深理工由中國科學院與深圳市人民政府合作,依託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籌建,選址於深圳市光明科學城地塊。

規劃藍圖顯示,中科院深理工將在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生命健康、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創新創業等領域設置相關學科專業,形成以理、工、管為主要門類的學科體系,重點打造前沿交叉學科,形成和其他高校錯位發展的學科特色。在辦學層次上,中科院深理工將開展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建立本碩博一體化人才培養體系。此外,該校將建立學院、書院、研究院“三院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

據《深圳特區報》報道,中科院深理工瞄準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展及未來產業科技與人才需求,將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學。為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培養國際化、創新型、複合型領軍人才。

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目前其建設和合作建設的大學共有3所,分別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以及與上海市共建的上海科技大學。中科院深理工將成為中科院建設的第四所高校。今年7月18日,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高鴻鈞曾考察深圳光明科學城及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調研中科院深理工籌建進展情況。

近年來,深圳市正加速推動高等教育發展。深圳市政府數據顯示,2019年深圳市財政對高等教育投入預算為174億元,年增長達20%以上,僅次於北京、上海。2018年深圳市高校全日制在校生人數超10萬人,比2010年增長54.23%。

目前,深圳市已與哈爾濱工業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天津大學、佐治亞理工學院等多所高校簽署合作辦學協議。深圳市市長陳如桂曾表示:“深圳計劃未來10年投入1500億元,集中資源辦更多高水平大學,力爭到2025年高校數量達到20所左右、在校生超過25萬人,成為高等教育強市之一。”

新京報記者 樊朔 校對 李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