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縣河北承德縣:“抱團”鼓起農民“錢袋子”

河北承德縣河北承德縣:“抱團”鼓起農民“錢袋子”

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在食用菌園區採收杏鮑菇。鹹力東攝(中經視覺)

“以前我們這些貧困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現在變成了現實,政府採用龍頭企業、合作社加農戶的經營模式,讓我們加入了農業產業化經營。我家從金歷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承包了3個香菇大棚,這4年,年均收入達到8萬元。”通過農業合作化組織幫扶一舉脫貧的河北承德縣劉杖子鄉金廠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陳福利告訴記者。

承德縣緊緊抓住引導貧困農民進入農業產業化流程這個牛鼻子,最大限度地將他們納入產業化幫扶鏈條。通過產業化帶動,截至目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脫貧1.4萬多戶3.9萬多人,貧困發生率由精準識別時的11.13%下降到0.48%。

承德縣地處燕山深山區,有著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地貌,年平均氣溫僅在9℃左右,且常年乾旱少雨,給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巨大困難,被確定為國家級貧困縣。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承德縣意識到,要讓群眾穩定脫貧,就必須改變過去那種資金扶貧、物質扶貧的傳統做法,而應最大限度地將貧困群眾吸納進產業化生產經營進程,讓他們通過自己力所能及的勞動擺脫貧困。

為此,承德縣不僅制定出臺了“1+17”政策體系及《後續鞏固提升“三防四提一兜底”工作方案》,同時將全縣的扶貧資金打捆使用,集中全縣70%的項目資金重點扶持發展光伏、食用菌、果品、設施菜、規模養殖、電商等產業,這當中,他們把重點放到了發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的作用上,力求讓其做大做強來強化對貧困人口就業增收的帶動能力。通過不懈努力,全縣湧現出了15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建成31個千畝以上農業產業園,培育出172個農民專業合作社。

承德縣委書記齊建文表示,實施龍頭帶動型產業化扶貧,就是為了改變低小散種植戶單打獨鬥的局面,讓他們依託優勢群體,實現“抱團”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有兩個作用,一方面,將扶貧資金作為貧困群眾的股金參與產業經營,幫助企業提升競爭能力;另一方面,引導龍頭企業和合作組織吸納貧困人口土地資源,勞力進入產業化流程,通過“一地生四金”模式,帶動其增產增收。這樣一來,就使得企業做強和群眾致富做到了有機結合。

承德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帥宏介紹:“截至目前,承德縣依託種植養殖基地,通過專業合作社‘一地生四金’的模式,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穩定就業率達到95%以上。”其中以霧靈山、北大山、大黑山、南甲山等食用菌企業為龍頭,採取“企業+金融+園區+農戶”的發展模式打造的食用菌產業集群,栽培總量達到3億棒,年產量達30萬噸,總收益在20億元左右,帶動貧困戶4001戶1萬多人,年人均增收在8000元以上。

此外,以中紅、三融等企業為龍頭,通過建設園區化、規模化、自動化養殖基地,使得肉雞總飼養能力穩定在7000萬隻,帶動貧困戶4923戶1.3萬多人進入“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生產模式,使他們年均增收達到萬元以上。(本報記者 宋美倩 通訊員 鹹力東 2019-11-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