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小時運回內蒙古滯銷農產品 平谷市場銷售一空

秋季本該是豐收的季節,但在內蒙古商都縣,早已成熟的土豆、小貝貝南瓜、辣椒等農產品卻滯銷了,它們或是扔在田間地頭無人問津,或是貯存在窖裡無人收購。隨著天氣轉冷,滯銷的農產品晚上開始上凍,若再不能及時賣出去,農民一年的勞動將化為烏有。

72小時運回內蒙古滯銷農產品 平谷市場銷售一空

滿載商都縣農產品的貨車抵達平谷,工人正在卸貨,準備發往平谷市場。平谷區青年創業協會、區電商協會供圖

“收到商都縣大量滯銷農產品的消息後,我們立即組織區電商協會、青年創業協會等有農產品銷售渠道的會員企業趕往商都,搶收貧困戶的農產品,直接帶回平谷進行售賣,減少他們的損失。”平谷區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相關負責人說,僅用72小時,來自商都貧困戶的15000公斤農產品便被拉到平谷市場銷售一空。

11月1日 星夜兼程 收購滯銷土豆南瓜

得知商都縣大量滯銷農產品的消息,10月31日晚6點,平谷區青創協會黨支部書記、電商協會消費扶貧分中心運維負責人熊宇金,區電商協會副會長、綠養道合作社社長楊新文,北京景文農輝科貿有限公司總經理皮景輝等一行6人啟程前往商都。

11月1日早上6點,熊宇金、楊新文、皮景輝等6人顧不上前一天連夜舟車勞頓,在商都縣委常委、副縣長王徵的帶領下,火速趕往十八頃鎮梁家村。熊宇金說:“在當地農畜協會、殘疾人創業協會的幫助下,我們瞭解到這個村有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裡有大量的土豆滯銷,所以第一站選擇了這裡。”

72小時運回內蒙古滯銷農產品 平谷市場銷售一空

在梁家村土窖邊,景文農輝總經理皮景輝負責拎土豆筐,楊新文等人蹲在旁邊進行挑選裝袋。平谷區青年創業協會、區電商協會供圖

梁家村距離縣城有1個多小時的路程,沿途要經過大片菜地。“在去梁家村的路上,看到道路兩旁那一望無際的菜地,辣椒、圓白菜等農產品沒能及時採收,任由其躺在地裡‘自生自滅’,我們感覺特別心痛。”熊宇金說,“這些菜的品質都很好,就是賣不上價兒,人工費用比菜價高,沒人願意來收。”此情此景,讓一行人心照不宣地打定主意:竭盡所能收購農戶的產品,用自己最大的能力減少農戶們的損失。

梁家村3戶貧困戶種植的土豆都儲存在3米多深的傳統土窖裡,約有3000公斤。由於未採用規模化種植,該村的土豆大小不一、“賣相不好”,這使得銷路成了問題。楊新文邊在窖裡查看土豆的情況邊說:“別看這些土豆長得不好看,但都是老百姓用農家肥種的,口感特別好。咱們得儘快運走,這裡有的土豆已經開始腐爛了。”

72小時運回內蒙古滯銷農產品 平谷市場銷售一空

平谷區電商協會副會長、綠養道合作社社長楊新文在梁家村貧困戶的土窖中查看土豆品質。平谷區青年創業協會、區電商協會供圖

“這些土豆我都要了,按市場價兒給。明天來拉貨!”皮景輝立刻決定。隨後,一行人又趕往下一站——小海子鎮田家村。在這裡,有近5萬公斤的小貝貝南瓜滯銷,其中有2600多公斤是低收入戶家裡的。南瓜被當地合作社統一收在地窖裡,保存較好且質量、標準統一。看著龐大數量的南瓜,大家犯了難:“這裡南瓜數量太多了,只能儘可能多幫點兒。”楊新文說:“我們打算收5000公斤,再多了拉不回去。”

“已經大大超過了我們的預期了。” 當地合作社的社長李登兵感激地說。“光靠這一次收購,簡直是杯水車薪啊,咱們得想個辦法,形成長效合作,幫他們徹底解決困難。”在確定好收購南瓜的數量和價格後,一行人又馬不停蹄地趕回縣城,準備和商都縣農畜產品流通協會、商都縣殘疾人創業協會商討如何解決當前大量農產品滯銷的問題。

此時已經是下午2點多,大家經過交流,最終兩地達成一致,建立商都縣農產品進平谷農產批發市場的流通模式,形成完整、可持續的對口支援幫扶工作方式。隨後,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一行人連夜為第二天拉貨做準備,一切準備妥當已經是2日凌晨2點多。

11月2日 臨時充當搬運工 加購胡蘿蔔

11月2日早6點,天還沒亮,一行人就已收拾妥當,準備先去收購梁家村的土豆。此時,天空下著大雨,車在泥濘的路上緩慢行駛,抵達梁家村已經8點多了。

“村裡有沒有年輕人能幫忙裝車?我們按時長給工錢。”到了之後,熊宇金問道。這一問卻問出了難題。原來,村裡只有30戶,還都是留守老人,根本沒有年輕人能來裝車。土豆滯銷不僅是因為商品化程度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沒人來裝車。此時,貨車已經到了,再回到縣城找人已來不及,顧不上多想,王徵說:“咱們自己裝車吧,找幾個身體好的村民幫我們挑揀土豆。”就這樣,4名同行的商都縣工作人員,再加上熊宇金、楊新文等人,都成了“臨時搬運工”。

“這一筐少說得40斤,我根本拎不上來啊。”由於在場的幾位都沒怎麼幹過體力活,除皮景輝以外,其他人幾乎沒有力氣把裝滿土豆的筐拎出來。“你們下去一個人裝筐,剩下的在上邊跟村民裝袋,我一個人來。”年近四十的皮景輝雙腳踩著土窖的邊緣,雙手拎著拴在筐上的繩子,一筐一筐地往上提。此時,雨更大了。大家也顧不上許多,冒著冷雨,有條不紊地把土豆裝袋再運上車。

3000公斤的土豆,1個多小時,皮景輝一人拎了150多次,終於把土豆運出了窖。眼看著臨近中午,此行除了要收購滯銷的農產品,還要給田家村的5戶貧困戶送去慰問品。大家立即決定兵分兩路,一路由副縣長王徵帶著幾個人去老人家裡送慰問品,一路留下來繼續裝車。

“我留下把剩下的土豆裝車,弄完咱們在田家村會合裝南瓜,這樣節省時間。”還沒歇口氣的皮景輝說道。

在慰問途中,一行人接到屯墾隊鎮海卜子村發來的求助信息——村裡有12萬公斤的胡蘿蔔滯銷,希望能得到幫助。“老皮,你那兒裝完車先去海卜子村,我把位置發給你。那裡說有胡蘿蔔滯銷,看看情況,一塊兒帶回去。咱們等會兒在那會合。”由於海卜子村離梁家村稍近,熊宇金趕緊聯繫了皮景輝。

72小時運回內蒙古滯銷農產品 平谷市場銷售一空

慰問途中,平谷區青創協會黨支部書記熊宇金一行人到海卜子村查看滯銷胡蘿蔔。平谷區青年創業協會、區電商協會供圖

中午12點,皮景輝把3000公斤的土豆裝好後,顧不上吃飯就趕到海卜子村。在現場,裝好袋的胡蘿蔔堆放在當地合作社的院子裡。通過對接,來自平谷的一行人計劃將12萬公斤滯銷的胡蘿蔔全部收購。“我們先帶走3000公斤,剩下的分批運。”熊宇金說。

離開海卜子村後,大家又趕往田家村。雨仍在下著,天也擦黑了,由於不熟悉路線,原本只需要40分鐘的路程走了1個半小時。抵達田家村時已是晚上7點多鐘。貨車停好後,一行人立刻開始核對斤數、安排裝車、給當地農戶結算貨款,一直忙到了晚上10點多。

一行人帶著滿滿一車的土豆、胡蘿蔔、南瓜等總計15000公斤的農產品,馬不停蹄地踏上了回平谷的路。

11月3日 返回平谷 滯銷農產品銷售一空

11月3日凌晨3點多,熊宇金、楊新文等6人先趕回平谷,眼看著快到經銷商們上貨的時間,大家又開始分別聯繫。等一切安排妥當,已近7點。此時,滿載商都縣農產品的貨車也到達平谷。隨後,大家又開始清點貨品,等著經銷商來到。

從趕往商都到運送回平谷,15000公斤、價值4萬多元的商都縣滯銷農產品已經被整齊地擺放在社區蔬菜店、批發市場。“這些農產品都是按市場零售價格收購的,因此,售賣價格和我們收購價格是一樣的。”熊宇金告訴記者。

“熊總,我這分銷的農產品都賣光了。”“小熊,剛囤星果蔬的店長跟我說,他們上午拉回去的農產品都賣完了……”下午6點,熊宇金的手機響個不停,電話、信息內容像商量好似的出奇得一致。一個個“報喜”的電話和信息,讓熊宇金格外興奮。雖然這兩三天他沒怎麼休息,但疲憊頓時一掃而空。

72小時運回內蒙古滯銷農產品 平谷市場銷售一空

熊宇金(右一)等人為田家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平谷區青年創業協會、區電商協會供圖

“我接到消息時別提多高興了。當時拉回農產品,只想著能幫多少就算多少,我們幾個都做好了農產品不能及時賣出去的心理準備,沒想到居然這麼快就都賣完了,真是意外驚喜。”熊宇金表示,通過這一次試水,發現商都的農產品在平谷很有市場,“下一步,我們將通過兩地協會的溝通聯繫,把商都的農產品搬到平谷市場上來,形成長效合作機制,更好地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記者瞭解到,這次搶售滯銷農產品只是平谷幫助受援地的第一步。近期,平谷還會組織區內有需求的、經營農產品的企業到商都去,分批次採購當地的滯銷農產品,緩解豐產不豐收的現狀。

新京報記者 楊亦靜 通訊員 康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